凱特人(俄語:Кеты凱特語: Ostygan),是居住在西伯利亞的一支操凱特語的民族。在沙皇俄國時期,他們與其他一些族群(如漢特人)一起不加區分地被稱作「奧斯佳亞克人英語Ostyak」,隨後,又因其居住在葉尼塞河的中下游地區而被稱作「葉尼塞-奧斯佳亞克人」。現在,凱特人居住於葉尼塞河的中東部地區。

Quick Facts 凱特人Кеты, 總人口 ...
凱特人
Кеты
Thumb
薩滿,1914年
總人口
1494
分佈地區
 俄羅斯
語言
凱特語俄語
宗教信仰
俄國東正教薩滿教
相關族群
尤格人
Close
Thumb
凱特族房船, 1914年
Thumb
挪威探險家南森攝於1914年,篝火旁的凱特人,後排著皮帽者為俄羅斯人

族源

凱特人是葉尼塞人的一支,與其他西伯利亞原住民和一部分美洲原住民有關。他們的Y染色體單倍群Q為主。

一項2016年的研究[1]指包括凱特人在內的葉尼塞人可能起源於阿爾泰山附近。該研究認為,阿爾泰山北麓的突厥語族群紹爾人哈卡斯人阿爾泰人鐵列烏特人與凱特人共享大量的基因組分(最高可達20%),顯示阿爾泰山地區曾由葉尼塞人居住,直至他們被迫北遷。

歷史

凱特人被認為是曾游牧於西伯利亞中南地區的古族群的唯一後裔。今天的凱特人是葉尼塞林區漁獵民族的後代,他們繼承了西伯利亞南部地區凱特族的文化。早期的部落從事漁獵活動,並飼養馴鹿加拿大學者蒲立本推測凱特人和古代匈奴或胡羯民族有關。根據傳說,凱特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石人」(Tystad)的侵襲,於兩千年前翻越阿爾泰山和薩彥嶺沿著葉尼塞河遷徙而來。到達葉尼塞河中游一帶,又受到了「契里契」(Kiliki)人的攻擊,被迫再次北逃。[來源請求]葉尼塞河下游地區的凱特人自稱尤克人,尤克一詞在愛斯基摩語中意為「人類」。

凱特人地區於17世紀併入沙俄。凱特人的反抗最終無效,並被逐入分散的地區。原本組織嚴密的父系社會因此逐漸瓦解。

20世紀,蘇聯在此推行農業集體化。1930年代,蘇聯實行原住民族民族自定族屬政策時,凱特人的民族地位得到承認。

凱特族人口自1923年至今相對穩定。根據2002年人口普查結果,俄國境內現有1494人,而1970年時為1200人。今天,凱特人居住於沿河的小城鎮中,不再從事游牧。

語言

凱特語與西伯利亞其它語言迥然不同,卻與北美的德內-葉尼塞語門納-德內語系阿薩巴斯卡語支)關係密切。

Ket一詞本意為「人」(複數:deng)。 卡斯河瑟姆河杜布切斯河沿岸的凱特人自稱為"jugun"。1788年,彼得·西蒙·帕拉斯在其旅行日記中首次發表了關於凱特語的調查報告。

1926年,曾有1428名凱特人,其中1225人(約占85.8%)使用凱特語。1989年人口普查表明,凱特語的使用者只剩537人(約占48.3%)。[來源請求]

宗教

1930年代前,薩滿教曾是傳統宗教,但到1960年代幾乎無法找出真正的薩滿。

分支

據蒲立本等人研究,羯人匈奴人可能起源自凱特人。

腳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