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暹(5世紀—538年8月1日),字叔照,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孫,夏州刺史、衛尉卿、西河康王元太興之子,北魏宗室、官員。
元暹在魏孝莊帝元子攸初年擔任南兗州刺史,在州中兇猛暴虐,殺人很多。元顥攻入洛陽後,元暹占據南兗州州城不歸附元顥[1]。魏孝莊帝回宮後,於永安二年七月己卯(529年7月26日)封元暹為汝陽王[2][3]。元暹之後轉任調任秦州刺史,此前秦州城內百姓屢次反叛,元暹將他們全部誅殺,倖存者只有十之一二。普泰元年(531年),元暹擔任涼州刺史,貪婪暴烈沒有極限,想要謀取庫府官員和胡商富人的財物,假稱一個尚書台的符命,誆騙一些富豪說要加以賞賜,一時之間加以殺戮,將他們的所有資產奴僕都歸於自己名下。永熙三年,魏孝武帝認為濟州是要衝之地,想要讓心腹大臣掌握,就暗中詔令御史構陷高歡的黨羽濟州刺史蔡俊,任命元暹為濟州刺史。高歡上言說:「蔡俊功勳卓著,不可以解除他的職務剝奪他的權力,汝陽王德行美好,應該管轄大州,臣的弟弟高琛現任定州刺史,應該為賢能的人讓路。」魏孝武帝不聽[4][5]。六月丁卯(534年7月12日),魏孝武帝元修命令元暹鎮守石濟,防備高歡[6][7][8][9]。魏孝武帝元修西入關中後,清河王元亶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任命元暹為齊州刺史,元暹停留在齊州城西,原任齊州刺史侯淵占據州城,不按時接納元暹。城民劉桃符等人悄悄引著元暹進入占據了西城,侯淵爭奪城門不成功,率領起兵出城逃走,妻兒及部曲為元暹俘虜。侯淵行進到廣里,遇到清河王元亶任命侯淵代理青州刺史,高歡又給侯淵寫信說:「卿不要因為部曲人馬少,就難以向東前進。齊人風氣淺薄,唯利是圖,齊州城民尚且能接受汝陽王,青州百姓豈能不歡迎呢你?盡力去做吧。」侯淵這才回去,元暹開始送還侯淵的部曲[10][11][12][13][14]。
天平三年十二月丁丑(537年1月7日),高歡從晉陽討伐西魏,派遣兼僕射行台元暹和司徒高昂進攻上洛郡[15][16]。天平四年(537年)正月丁巳(537年2月16日),元暹擔任侍中、錄尚書事[17][18]。元象元年六月戊申(538年8月1日),元暹去世[19][20],朝廷贈予太師、錄尚書,諡號文獻[21][22]。
- 元昴,北魏青州刺史、西河穆王
- 元仲景,西魏豳州刺史、順陽王
- 元賥,東魏散騎侍郎、汝陽王[23]
- 元安,嫁驃騎將軍、荊州刺史賀拔勝,西魏封樂安公主,北周封章武郡君,追贈頓丘國夫人[24]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三》:於是襄州刺史賈思同、廣州刺史鄭先護、南兗州刺史元暹亦不受顥命。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己卯,以鎮東將軍、南青州刺史元旭為襄城王,平南將軍、南兗州刺史元暹為汝陽王。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己卯,以南青州刺史元旭為襄城王,南兗州刺史元暹為汝陽王。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魏武帝貳於高祖,以濟州要重,欲令腹心據之。陰詔御史構俊罪狀,欲以汝陽王代俊,由是轉行兗州事。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六》:建州刺史韓賢,濟州刺史蔡俊,皆歡黨也。帝省建州以去賢,使御史舉俊罪,以汝陽王叔昭代之。歡上言:「俊勛重,不可解奪;汝陽懿德,當受大藩;臣弟永寶,猥任定州,宜避賢路。」帝不聽。
《魏書·卷十一·帝紀第十一》:六月丁卯,大都督源子恭鎮胡陽,汝陽王暹守石濟,儀同三司賈顯智率豫州刺史斛斯壽東趨濟州。
《北齊書·卷二·帝紀第二》:魏帝徵兵關右,召賀拔勝赴行在所,遣大行台長孫承業、大都督潁川王斌之、斛斯椿共鎮武牢,汝陽王暹鎮石濟,行台長孫子彥帥前恆農太守元洪略鎮陝,賈顯智率豫州刺史斛斯元壽伐蔡儁。
《北史·卷六·齊本紀上第六》:魏帝徵兵關右,召賀拔勝赴行在所,遣大行台長孫承業、大都督潁川王斌之、斛斯椿共鎮武牢,汝陽王暹鎮石濟,行台長孫子彥帥前恆農太守元洪略鎮陝,賈顯智率豫州刺史斛斯元壽伐蔡儁。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六》:丁卯,帝使大都督源子恭守陽胡,汝陽王暹守石濟,又以儀同三司賈顯智為濟州刺史,帥豫州刺史斛斯元壽東趣濟州。
《魏書·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汝陽王暹既除齊州刺史,次於城西,淵擁部據城,不時迎納。民劉桃符等潛引暹入據西城,淵爭門不克,率騎出奔,妻兒部曲為暹所虜。行達廣里,會承制以淵行青州事。齊獻武王又遺淵書曰:「卿勿以部曲輕少,難於東邁。齊人澆薄,唯利是從,齊州城民尚能迎汝陽王,青州之人豈不能開門待卿也。但當勉之。」淵乃復還,暹始歸其部曲。
《北史·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孝武帝末,深與兗州刺史樊子鵠、青州刺史東萊王貴平使信往來,以相連結。
《北史·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汝陽王暹既除齊州刺史,深不時迎納。城人劉桃符等潛引暹入,據西城。深爭門不克,率騎出奔,妻兒部曲,為暹所虜。
《北史·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行達廣里,會承制以深行青州事,齊神武又遺深書曰:「卿勿以部曲輕少,難於東邁,齊人澆薄,齊州人尚能迎汝陽王,青州人豈不能開門待卿也?」深乃復還,暹始歸其部曲。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六·梁紀十二》:及孝武帝入關,清河王亶承制,以汝陽王暹為齊州刺史。暹至城西,淵不時納。城民劉桃符等潛引暹入城,淵帥騎出走,妻子部曲悉為暹所虜。行及廣里,會承制以淵行青州事。歡遺淵書曰:"卿勿以部曲單少,憚於東行,齊人澆薄,唯利是從,齊州尚能迎汝陽王,青州豈不能開門待卿也!"淵乃復東,暹歸其妻子部曲。
《北齊書·卷二·帝紀第二》:十二月丁丑,神武自晉陽西討,遣兼僕射行台汝陽王暹、司徒高昂等趣上洛,大都督竇泰入自潼關。
《北史·卷六·齊本紀上第六》:十二月丁丑,神武自晉陽西討,遣兼僕射行台、汝陽王暹、司徒高昂等趣上洛,大都督竇泰入自潼關。
《魏書·卷十二·帝紀第十二》:丁巳,高敖曹攻上洛,克之,擒寶炬驃騎大將軍、洛州刺史泉企。以汝陽王暹為錄尚書事。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四年春正月,以汝陽王暹為錄尚書事。
《魏書·卷十二·帝紀第十二》:戊申,開府儀同三司、汝陽王暹薨。
《北史·卷五·魏本紀第五》:戊申,開府儀同三司、汝陽王暹薨。
《魏書·卷十九上·列傳第七上》:仲景弟暹,字叔照。莊帝初,除南兗州刺史,在州猛暴,多所殺害。元顥入洛,暹據州不屈。莊帝還宮,封汝陽王,遷秦州刺史。先時,秦州城人屢為反覆,暹盡誅之,存者十一二。普泰元年,除涼州刺史,貪暴無極。欲規府人及商胡富人財物,詐一台符,誑諸豪等雲欲加賞,一時屠戮,所有資財生口,悉沒自入。孝靜時,位侍中、錄尚書事。薨,贈太師、錄尚書。
《北史·卷十七·列傳第五》:仲景弟暹,字叔照。孝莊初,除南兗州刺史。在州猛暴,多所殺害。元顥入洛,暹據州不屈。莊帝還宮,封汝陽王,累遷秦州刺史。先秦州城人屢為反覆,暹盡誅之,存者十一二。普泰元年,除涼州刺史,貪暴無極。欲規府人及商胡富人財物,詐一台符,誑諸豪等,雲欲加賞。一時屠戮,所有資財生口,悉沒自入。孝靜時,位侍中、錄尚書事。薨,贈太師、錄尚書。子沖襲。無子,國絕。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散侍郎汝陽王墓誌銘」王諱賥,字子沖,河南洛陽人也。恭宗景穆皇帝之玄孫,儀同京兆」康王之曾孫。穆帝諸子封王者十有二國,莫不政如魯衛,德勵問平,」入長百僚,出踰五等,故能積慶流祉,本枝實繁。祖使持節征南大將」軍雍汾二州刺史西河王。父使持節侍中太師錄尚書事都督定」冀瀛殷四州諸軍事定州刺史汝陽文獻王。並將相應期,才賢繼軌,」盛德百世,自古然哉。王降神山嶽,資靈辰昂,生不肅之深宮,稟自然」之秀氣。裁離繈褓,便遊庠塾,月習禮儀之事,體安仁義之風。幼以宗」室入隨朝覲,容止閑華,風神通敏,折旋合度,笑語中規,眾共異之,咸」以遠大相許。及長風搖樹,欲養無期,毀不勝喪,幾將滅性。雖濟北之」草廬土席,甄城之居哀過禮,即事望彼,曾何足稱。服闋,襲爵,除散騎」侍郎。爰以弱冠,膺夫多福,既謁承明,仍●青瑣,博觀舊史,泛愛通德,」禮過申穆之賓,流連枚馬之容。良辰美景,滿座盈樽,神王一時,自得」千載。庭儀六佾,驂駕四馬,內奉蒸堂,外脩朝聘。庶當齊齡衛武,同壽」杞桓,得以輔佐王室,剋隆根本。而天道茫茫,翻成寡思,春秋卅八,武」定三年閏月廿日薨於位。福謙之言,於茲罔信,與善之望,自此難期。」粵以其年十一月廿九日遷葬於鄴城西北十五里武城之陰。陵谷」方遷,縑竹易朽,聊因玄石,用垂於後。其詞曰:」崇基邐迤,鴻源浩汗,別嶺崑峰,分流天漢。周封千八,姬實居半,是稱」蕃屏,斯為枝幹。必復其始,復挺賢王,多才多藝,剋構剋堂。論議衍衍,」車服煌煌,來自國邸,□□瞻望。方窮八命,庶極三壽,晨露俄晞,朝華」非久。世多夭折,民鮮皓首,氣反清虛,形歸山阜。遠日有期,虞歌已切,」同盟畢會,內宗成列。蒿里既召,郭門行閱,城闕長辭,榮華永絕。昏霾」氣色,悽慘行露,大夜無晨,千齡不寤。莫辯螻蟻,安知狐兔,罕鐫金石,」徒封丘墓。
《文苑英華·九百六十三·後魏驃騎將軍荊州刺史賀拔夫人元氏墓志銘》:在河之洲,聞君子之配德,言采其蕨,見夫人之有禮。用之風化,人倫厚焉。夫人諱安,字大羅,河南洛陽人也。祖某,京兆康王,父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司州牧、汝陽郡王。跗萼雄圖,階基霸跡,公卿之室,將相維家。
夫人能修法度,無思犯禮,恭儉節用,憂在進賢。大統五年,封樂安公主,歸於賀拔氏,時年十三,思事憂勤,化成婦德,彤管載暉,棠棣早茂。及乎謳歌有歸,褕狄降等,輔佐君子,猶安其室,周天和元年,乃封章武郡君。霜露不居,風煙飄民,遘疾累旬,奄捐館舍。以周天和四年二月二十六日薨於長安萬年裡,春秋五十有二,詔贈頓丘國夫人,禮也。即以其年三月二十日歸葬於咸陽之石安原。既異乘鸞,翻然永去,雖非舞鶴,即掩泉門,欲志佳城,乃為銘曰:
逖矣雄謀,悠哉霸轍。九服潛運,三川中竭。卿相連鑣,賢才舞絕。琬琰令淑,施衿結衤離。方之棠棣,譬以螽斯。既全婦德,還稱母儀。逝水滔滔,危途冉冉。問藥無對,蒸丹不驗。狄服空陳,弦機虛掩。郭門路轉,哀輓途窮。隴深結霧,松高聚風。春蘭秋菊,唯始唯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