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ㄅㄛˊ)為西部古族,之類。

四川宜賓石城山僰人崖墓群

漢代僰人

漢魏時期,僰多與氐羌同時提及,而且曾經北達湟中,為氐羌之類。[1] [2][3][4][5] [6][7]

明代僰人

明代僰人即今日白族之先民。從族姓上來看,明代僰人的段、楊、高、尹諸姓,都是現在白族中的大姓。[8]

明代僰人分佈地和當今白族大致相同。[9][10][11][12]

萬曆元年(1573年)——以「僰人拒稅」理由,派總兵劉顯帶領14萬大軍討伐。

僰文

僰文,也被稱爲方塊白文、漢字白文、漢字型白文或古白文,是白族人民仿照漢字創造的書寫白語的意音文字書寫系統。

僰人懸棺

懸棺是俗而非僰俗,懸棺為宋明時期事,明時所謂的僰人指的都只是白、彝這樣的人群,僰人懸棺的說法卻最早出現在明以後。[13]

雲南鹽津乃至於整個川滇間敘南片區的「僰人懸棺」在歷史文獻上只在清代地方志的記載中才出現的,例如清乾隆餓縣勘「藝文志」載: 「僰棺崖,縣南上下羅計諸山中,僰酋懸棺之崖甚多,世代姓名皆無考」。又如清光緒供文縣劫「墳墓」載: 「古僰人墓,建武一帶,凡懸崖峭壁上,鑿岩為穴,置棺其中,重疊相望,今其棺尚有存者」。而在較早的歷史文獻中並沒有把「懸棺」與「僰人」相連的。現知最早記載敘南崖葬的當是北宋的《太平寰宇記》,其卷八「瀘州風俗」中載: 「其夷僚則與漢不同,⋯巢居岩谷,因險憑高。著斑布,擊銅鼓,弄鞘刀。男則露髻跣足,女則椎髻橫裙。夫亡婦不歸家,葬之崖穴」。北宋時昭通一帶是與烏蠻交界的「敘州領羈縻州」及「瀘州領羈縻州」地,此地早已沒有「僰人」的蹤跡,流行崖葬習俗的是「夷僚」的「僚人」而不是「僰人」或「烏蠻」。

外部連結

  1. 滇僰古道上的僰人(孤人) 調查研究[永久失效連結]
  2. 析「僚人入蜀」的影響[永久失效連結]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