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信義區輕軌捷運系統,簡稱信義輕軌,又名新都心捷運線,原為預定建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之磁懸浮自動旅客捷運系統,但興建計畫已遭否決。此線與臺北捷運其他路線不同,並非由臺北市政府官方單位營運、規劃,而是由民營的艾思博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提出[1]。2004年送臺北市政府初審時規劃採用中運量膠輪路軌系統,2006年再次送審時改採用與日本愛知縣「東部丘陵線」相同的HSST磁懸浮系統。
本系統規劃兩線,分別作為台北捷運綠、藍、紅三線接駁轉乘及信義計畫區之行人運輸,另預留往北延伸至內湖區及經信義快速道路往南延伸至文山區之空間。
原先另規劃服務三張犁舊社區之信義環狀線,因為莊敬路太窄,莊敬路居民強烈反對而中止[2]。
此後兩條路線合併為一期路網,往北至內湖的延伸則成為二期路網。其中松山路的商家不願高架的捷運路段通過不夠寬的道路,是本線興建的主要反對者。
2007年7月,信義輕軌正式被臺北市政府「新都心捷運-信義區輕軌捷運系統興建及營運專案」推動委員會否決。[3]
(註:除了轉乘站的站名已經確定外,其餘中英文站名皆尚未正式確定。)
(註:台北101站位於松智路,與淡水信義線之台北101/世貿站位置不同)
一期路網原先分為三線,2004年送審,信義環狀線因為莊敬路沿線居民反對而取消,信義松山線及內環線則合併為一條線[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