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無政府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資訊無政府主義是一個雨傘術語,指代許多反對智慧財產權的人群和組織。反對的內容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和審查制度。這個詞語是在《時代雜誌》2000年七月的一篇名為《資訊無政府主義者》中首次出現的。[1]這篇文章介紹了以自由網的設計者和開發領頭人而聞名的Ian Clarke。反著作權運動涵蓋了相當廣泛的觀念和組織。資訊無政府主義者是作為對著作權制度爭議的一部分而產生的。而資訊無政府主義者對個人隱私權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些積極支援立法,而另一些則認為這只是公民自身的責任。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6月8日) |
![]() | 此條目翻譯自其他語言維基百科,需要相關領域的編者協助校對翻譯。 |
資訊無政府主義常常鼓勵和實踐匿名網路,如自由網、Entropy,Tor或I2P的使用,使得網路流量對於觀察者和任何中間人變得難以監測,來抵抗法律攻擊 —— 這些技術可以被舉報者、異見人士使用,也可以用來進行無限制拷貝。
一方面,密碼學無政府主義通常注重個體之間不可追蹤的機密通訊,而資訊無政府主義則更專注於取得公共資訊資源的匿名性。
突出的資訊無政府主義部落格,包括Anarcho-Queer和RageMovement都設立在微部落格網站Tumblr上。這些無政府主義者由工團主義者、共產主義者和社會無政府主義者主導,並主張這些線上資訊是私有的,然而可以被使用者集體使用而無需付費。線上資訊無政府主義者認為當刻意公布的資訊變得可用,反而意味著無限制地使用這些資訊的權利。
參見
參考文獻
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