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慧遠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教慧遠中學(英語:Buddhist Hui Yuan College)是大埔區內一所已結束的中學,由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創立,前身為附設於香港能仁書院佛教英文中學,於1970年創立。

快速預覽 佛教慧遠中學 Buddhist Hui Yuan College, 地址 ...
佛教慧遠中學
Buddhist Hui Yuan College
地址 香港新界大埔區大埔馬聰路6號
宗教背景佛教
辦學團體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
創辦日期1970年
關閉日期2012年
學區香港新界大埔區
校監釋張亮法師(末任校監)
校長凌冠偉先生(末任校長)
校園面積5,770 平方米
校訓明心見性
Thumb
關閉

由於收生不足,加上富有經驗的師資流失,以及合併失敗,佛教慧遠中學於2012年8月尾被殺校,原址現改為由中東背景財團營運的國際學校-香港美國學校粵語香港美國學校

校政管理

歷任校監
  • 1970年至1985年:釋洗塵 法師[1]
  • 1985年至1997年:釋寶燈 法師[2](任內逝世)
  • 1997年至2004年:釋達道 法師[3](2013年病逝)
  • 2004年至2008年:釋法亮 法師[4]
  • 2008年至2012年:釋張亮 法師(末任校監)[5]
歷任校長
  • 1970年至1982年:白志忠 先生[1](創校校長;任內腦出血身亡)
  • 1982年至1986年:周國正 博士(後轉職至浸會學院[3]
  • 1986年[6]至2004年:何治中 先生
  • 2004年至2009年:宋濂平 先生[4]
  • 2009年[7]至2012年:凌冠偉 先生(末任校長)

歷史

此校於1970年創立,初名為佛教英文中學,為附設於香港能仁書院的中學[8],並於1973年在荃灣開設分校(即後來的釋慧文中學)。在1979年之前,此校是一所私立中學,直至1984年由買位中學轉為政府津貼中學。原址設於醫局街176至178號及荔枝角道325至329號[1]

及後,由於與能仁共用校舍空間不足,加上新市鎮中學學位需求上升,故此校參與校舍分配計劃。初時,此校獲分配位於觀塘福建中學樂華天主教小學現址的土地建校,但最後政府決定改為分配位於大埔鄰近運頭塘邨、一所建築中但仍未分配的平禧校舍。隨後,此校於1991年遷入大埔借校,易名佛教慧遠中學;然而,由於校舍興建進度受阻,故永久校舍要到1993年才竣工啟用[9][10],較原訂的1992年5月延誤接近一年[11]。至於深水埗校最後一屆學生,則於1996年全部畢業,至此結束一校兩址的過渡期。

適逢1990年代大埔區初中學額不足,此校在搬遷初期曾出現中一超收情況,至1994/95學年班數更由14班暴升至28班[12]。然而,隨著適齡學童數目減少,加上師資流失(尤其是2004年初具資深經驗的時任校長何治中退休[13])及學生涉及嚴重罪案等不利因素,此校於2000年代反陷入收生不足危機,並曾打算與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合併,但不果[14]。至2007年,此校被教育局下令停辦中一,面臨殺校[15]。及後,校方先獲准以「按人數資助模式」於2009年開辦最後一屆中一[5],再決定在三年內以「留師不留生」方式,併入同一辦學團體創立、同樣面臨殺校的釋慧文中學,並獲批准[16]

然而,由於上述合併方案失敗,佛教慧遠中學最後在2011/12學年後正式結束,而釋慧文中學亦在2017年結束。

校舍

校舍位於大埔馬聰路,毗鄰羅定邦中學運頭塘邨,佔地5770平方米[17],為一所1988年版中學靈活式校舍,並已加建新翼。

佛教慧遠中學於2012年停辦後,由於無人管理,校舍一度雜草叢生及疑被破壞,相關情況更被列入審計署署長報告書中[18]。值得一提的,此校校舍曾經是全港唯一一所空置的中學靈活式校舍。

事件

  • 2009年5月22日,此校發生童黨毆鬥案,6名高中生因與同學發生衝突,在放學時被對方糾集的20多名童黨打傷。及後,其中2名兇手被捕[19]
  • 2010年10月6日,此校兩名中五生涉嫌替其未婚產子的朋友私埋嬰屍,在離開埋屍地點時被警方拘捕[20]

著名/傑出校友

香港佛教英文中學舊生
  • 麥長青(初中):香港男演員
  • 鍾志明(1982年中五):旺角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警司、「辣手神探」
  • 黃麗英(1982年中五):1986年亞洲小姐競選亞軍
佛教慧遠中學舊生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