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1923年2月—2021年7月3日),出生於河北大名,祖籍福建福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家、農學家、農業管理專家[1],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牧漁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部長[2],在擔任部長期間,進行農業改革,因此於1993年獲得世界糧食獎。
生平
何康1923年出生於河北大名,父親何遂是辛亥革命元老[1]。193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中學,同年入讀馬尾海軍學校,1937年退學。1938年進入時在重慶辦學的天津南開中學[3]。
1939年,受家庭革命影響的何康也要去延安學習,偷跑到湖北,被八路軍辦事處接待。周恩來把何康找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談話,由董必武介紹何康入黨,並任重慶南開中學地下黨支部書記,與兄長共同組成特別黨小組[1]。1941年皖南事變後,何康奉命退學離校。時值廣西的白崇禧、李濟深請何康父親何遂去做桂林行營總顧問,何康遂隨父來到桂林,進入廣西大學就讀經濟系[4]。在董必武的指導下,他放棄經濟學專業,轉而攻讀廣西大學農學院的農業科學課程,立志為國家農業建設服務[1]。
1946年夏天畢業後[2],回到南京家中。此時國共全面內戰已經爆發,由於擔心失去黨的關係,冒險闖進梅園新村找到即將回解放區的董必武。董必武指示他回家隱蔽,會有人上門聯絡。不久聯絡人帶何康去見了中共上海局組織部長錢瑛。何遂和繆秋傑合辦了瑞明公司,何康在公司任總經理,財務主任繆希霞。何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為解放區提供急需物資[1]。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任上海市軍管會農林處處長、華東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副部長。1952年至1957年任林業部特種林業司司長,農業部、農墾部熱帶作物司司長。1957年至1978年,在海南工作,任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華南熱帶作物學院院長、黨委書記。1971年底任廣東省農墾總局副局長,主管教育和科研,同時兼兩院院長。
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任農林部副部長。1979年2月至1982年5月任國家農業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兼農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2年4月起兼任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任農牧漁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兼國家計委副主任。
1983年起任農牧漁業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計委副主任(兼),中國科協副主席。在擔任部長期間,推行農業改革,使農業產品在80年代增長達百分之八,並設立農業研究所,推動了中國的農業改革,這使他於1993年獲得世界糧食獎榮譽。1986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選舉產生第三屆全國委員會。6月28日,第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推舉其擔任副主席[5][6][7]。
1993年卸任農業部長職務後,何康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致力研究農業及農業的法律。並且擔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顧問。1995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並選舉產生第四屆全國委員會。5月27日,第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其被選為副主席[8][9][10]。
2021年7月3日08時0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11]
家庭
- 父:何遂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