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又譯作《瞬息京華》)是中華民國作家林語堂以英語創作的歷史小說,也是林語堂的首部小說,於1939年11月出版。本書描寫1900年至1938年中國歷經的庚子事變、辛亥革命、洪憲帝制、軍閥當政,記載民族主義及共產主義的崛起,以及抗日戰爭的發端之時動盪不安的局面。
京華煙雲 | |
---|---|
原名 | Moment in Peking |
作者 | 林語堂 |
譯者 | 張振玉 |
類型 | 歷史小說 |
語言 | 英文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John Day |
出版時間 | 1939 |
出版地點 | 美國 |
系列作品 | |
續作 | 風聲鶴唳 |
因為中國二十世紀初紛擾戰亂不斷,所以林語堂並未摻雜太多個人評論於角色。因為在那時代,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每個角色都帶有一絲理智、真實,同時也含有不理性。林在序言裡也提到,這本小說只是個關於人們如何生存以及思考模式如何形成的故事。最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們如何適應世俗的大環境和反抗上帝的規則。
雖然林語堂沒有明確的表露出對日本人的憎惡,他卻透過書中角色以現實狀況反應出中國人對日本入侵中國的過往感到仇恨。本書以扣人心弦的高潮結尾,使讀者希望主角能由戰亂頻繁的沿海地帶逃亡至不受戰火波及的內陸。
1935年,賽珍珠支持《吾國與吾民》的出版。1935年8月,林語堂去了紐約,出版更加暢銷的《生活的藝術》。1938年林語堂到達巴黎,完成《京華煙雲》。
書中所提之人物有不少是真人真事,如:傅先生即乃中國近代學者傅增湘,書中那位在戲院裡和外國人吵架的辜姓哲學家即清末民初狂士辜鴻銘。另外還有在十九章提到的翻譯名家林琴南也是確有其人。
1940年,林語堂以此書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京華煙雲》亦獲選為「每月讀書會」十二月特別推薦書,為最自豪的作品。
林語堂起先屬意由浪漫派詩人郁達夫從事中文版翻譯工作,但是郁達夫只完成第一章便於日軍入侵行動中於蘇門答臘身亡。郁達夫之子郁飛繼承父親遺願,於1991年完成富有老北京口語的版本《瞬息京華》,然並未被讀者廣為接受,現在市面流行的版本乃是張振玉翻譯的《京華煙雲》。[1]
2023年,台灣好讀出版社獲林語堂家屬授權重新翻譯出版。[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