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歷山大三世(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III,羅馬化:Aleksandr III,發音:[ɐlʲɪˈksandr ˈtrʲetʲɪj];1845年3月10日—1894年11月1日,1881年-1894年在位),原名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羅曼諾夫,亦稱「薩沙」,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歷山大二世次子。亞歷山大三世統治時期沒有國內戰爭且和平穩定,是俄羅斯帝國後期最繁榮的時期,被譽為和平締造者。
亞歷山大三世·亞歷山德羅維奇 Александр I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 |||||
---|---|---|---|---|---|
俄羅斯帝國皇帝及獨裁者、芬蘭大公、波蘭國王 | |||||
統治 | 1881年3月13日-1894年11月1日(13年233天) | ||||
加冕 | 1883年5月27日 | ||||
前任 | 亞歷山大二世 | ||||
繼任 | 尼古拉二世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亞歷山大皇宮 | 1845年3月10日||||
逝世 | 1894年11月1日 俄羅斯帝國塔夫里切斯基省 | (49歲)||||
配偶 | 丹麥的達格瑪公主 | ||||
子嗣 | 尼古拉二世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 格奧爾基·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 謝妮亞·亞歷山德羅夫娜女大公 米哈伊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 奧麗加·亞歷山德羅夫娜 | ||||
| |||||
王朝 | 霍爾斯坦-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 ||||
父親 | 亞歷山大二世 | ||||
母親 | 黑森-達姆施塔特的瑪麗 | ||||
宗教信仰 | 俄羅斯正教會 | ||||
簽名 |
1845年3月10日,亞歷山大三世出生於聖彼得堡冬宮。父親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1855年—1881年在位),母親是黑森-達姆施塔特(黑森-萊茵)的瑪克西米蓮妮·威廉明妮·奧古斯塔·蘇菲·瑪麗公主。他是父親的次子。
1865年4月24日,亞歷山大二世長子皇儲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1843-1865)死於肺結核,20歲的亞歷山大三世成為皇儲,尼古拉原本將於當年與丹麥公主瑪麗·蘇菲·弗雷德里卡·達格瑪(瑪麗亞·費奧多羅芙娜)(1847年11月26日-1928年10月13日)成婚,長兄尼古拉在離世前不久,自知來日無多,特意囑咐二弟亞歷山大要娶達格瑪公主為妻,亞歷山大答應哥哥娶他的未婚妻丹麥公主,兩人於1866年11月9日結婚,婚後頗為和睦,育有4子2女。
1881年3月1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遭到民意黨人扔炸彈襲擊,沙皇在下車查看衛兵時被歹徒丟過來的第二顆炸彈炸傷,當日15時30分駕崩,3月13日,36歲的亞歷山大繼位,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第十三位皇帝,並後於1883年5月27日在莫斯科正式舉行沙皇加冕典禮。
亞歷山大三世即位初期採取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實施地方長官制防止地方分權。他的統治是在亞歷山大二世開創的繁榮局面下開始的,亞歷山大三世也無意樹立新政,無意過多干涉實際政務。他採取了類似董事長式的治國方法:組織、任命了一批有能力的人,形成了一個智囊團,讓這些人先對國家政務進行研究,拿出幾個處理方案,然後報呈沙皇本人,作出最後決定。
在亞歷山大三世統治時期,俄羅斯只發動了一次對外戰爭:1884年征服梅爾夫。斯科別列夫指揮的小規模的梅爾夫綠洲之戰,在梅爾夫併入俄羅斯版圖之後,土庫曼斯坦正式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
在來自丹麥的妻子的影響下(其時丹麥在普丹戰爭中失敗,被迫割讓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地區),對俾斯麥及威廉一世的德意志國產生反感。儘管此前的六位俄羅斯君主都為德意志血統,但是從亞歷山大三世時代起,宮廷和貴族社會開始了俄羅斯化的進程。80年代末之後,因俄德關係惡化而親近法國。
亞歷山大三世在位時推出114艘新型戰艦,其中包括17艘戰列艦和10裝甲巡洋艦; 俄羅斯海軍上升到世界第三名,僅次於英國和法國,俄羅斯海軍艦隊總噸位的達到了30萬噸[1],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軍艦隊,激化英國之間的矛盾。
亞歷山大三世晚年,由長子尼古拉二世監督建造連接莫斯科和海參崴的西伯利亞鐵路(1891年動工,1916年完成),征服中亞。
亞歷山大三世在位期間,是俄羅斯工業化的時代。俄羅斯帝國的經濟成就:[2][3][4]
而同時期英國的生產總值只增長了2.5倍、法國2.6倍。
亞歷山大三世時期可以說是俄羅斯十九世紀歷史上最強大的統治者,是俄羅斯和歐洲在文化和經濟上最為接近的時期,和歐洲之間有相互的認同感,幾乎可以不用武力,而用外交努力實現政治意圖。
亞歷山大三世統治時,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階級矛盾日趨激化,除了農民反對地主的鬥爭外,出現了初期的工人運動,民粹派、人民意志黨等激進工農民粹思潮此起彼落,暗殺及恐怖主義活動更蔚然成風。由於害怕暗殺,亞歷山大三世而經常住在首都郊外的行宮加特契納,被稱為「加特契納的隱士」或「革命的俘虜」。革命運動的浪潮並未伴隨著亞歷山大加緊君主專制而有所消減,民意黨人仍在從事秘裁等恐怖主義活動,並計畫在1887年3月1日這一天行刺他,但是警察機關及時察覺了民意黨人的活動,提前就逮捕了所有的刺客,所有參與者被法庭判處絞刑。亞歷山大三世宣佈,將對懺悔者實行大赦,赦免他們的罪行。但是還是有五名民意黨徒拒絕懺悔,主動走上絞刑架,其中包括列寧(原名弗拉基米爾·烏裡揚諾夫)胞兄、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
1888年10月的一天,在離哈爾科夫不遠的一個名叫博爾基的小站附近,因鐵路工作人員失誤,造成亞歷山大三世的御用列車出軌。事故造成23人死亡,19人受傷。沙皇全家安然無恙,但亞歷山大三世在幫助家屬脫險時受了風寒,加上事故造成的心理陰影,亞歷山大三世患病。此後他開始暗中酗酒,逐漸地遠離國政。
1894年11月1日(儒略曆10月20日),亞歷山大三世因腎臟炎去世,此病很有可能是那次列車意外的後遺症,尼古拉二世繼位。
1866年亞歷山大三世娶丹麥的德格瑪公主(俄羅斯名為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為妻,二人的父系祖先可以追溯到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一世。德格瑪公主原先是與亞歷山大的哥哥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皇儲訂婚,但未及完婚該皇儲就因病死在巴黎。二人婚後有4子2女:
姓名 | 出生 | 逝世 | 備註 |
---|---|---|---|
尼古拉二世 | 1868年5月18日 | 1918年7月17日 | 1894年11月26日娶黑森和萊茵大公國的阿歷克絲郡主,俄羅斯名為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 |
亞歷山大大公 | 1869年6月7日 | 1870年5月2日 | 未滿周歲死於腦膜炎。 |
格奧爾基大公 | 1871年5月6日 | 1899年8月9日 | 28歲死於肺癆。 |
謝妮亞女大公 | 1875年4月6日 | 1960年4月20日 | 在1894年同堂叔亞歷山大大公〔1866年-1933年〕結婚; 有6子1女。 |
米哈伊爾大公 | 1878年12月4日 | 1918年6月12日 | 1912年以貴庶通婚法同兩度離婚的平民Natalia Sergeievna Cheremetevskaya結婚〔1880年-1952年〕;有1子, 本人被處死。 |
奧麗加女大公 | 1882年 | 1960年 | 1901年同奧登堡的彼德公爵〔1844年-1900年〕結婚, 1916離婚。 同年與平民Nikolai Alexandrovich Kulikovsky再婚。 |
先祖 |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