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維奇·法捷耶夫(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Фаде́ев;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蘇聯作家、政治人物。以描繪俄國內戰的《毀滅》和蘇德戰爭中的地下抵抗運動的《青年近衛軍》知名,曾長期擔任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協會主席和蘇聯作家協會總書記。1956年5月13日在赫魯雪夫的迫害和折磨中自殺身亡。
早年經歷
法捷耶夫的父親亞歷山大·伊凡諾維奇·法捷耶夫是一名鄉村教師,曾參加民意黨人的革命活動,在流放地與一位助理醫生結婚。夫妻被生活所迫,居無定所,1901年他們住在特維爾州的基姆雷時,生下了法捷耶夫。1905年後法捷耶夫的父親脫離家庭專心革命活動。1907年格里伯·斯維德奇成了法捷耶夫的繼父,第二年全家遷往遠東地區,最後在濱海邊疆州的丘古耶夫卡定居下來。
1912年-1918年法捷耶夫在離家較遠的海參崴商業學院讀書,平時住在當地的親戚家,暑假時才回丘古耶夫卡。他的兩個表哥都是布爾什維克,這使他接觸到革命思想。1918年6月他化名「布雷加」參加了工人紅十字會的地下活動,9月加入俄共(布)。1919年到1921年他參加了蘇俄與日本干涉軍的戰鬥。1921年參加全俄第十次黨代表大會,之後參與了紅軍對喀琅施塔得要塞的進攻並再次負傷,傷愈之後復員,進入莫斯科礦業學院學習。
早期創作
在莫斯科礦業學院學習期間,法捷耶夫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創作生涯。1922-1924年間他發表了中篇小說《泛濫》和《逆流》,在這兩部作品中,他希望可以闡明共產黨員在革命事業中的重要作用。1924年,法捷耶夫還沒完成礦業學院的學習就被調離到高加索地區和邊疆州作黨的工作。這段時間他深入地接觸了村鎮居民、礦工和採油工人,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於1925年開始創作小說《毀滅》。
《毀滅》的單行本於1927年出版,小說描寫了1919年夏秋活動在遠東濱海地區的一支一百五十人的紅軍游擊隊,在隊長萊奮生的領導下同追擊他們的高爾察克軍隊和日本干涉軍浴血奮戰。在面臨全隊毀滅的險境中,剩餘的十九個人臨危不懼,突出重圍,迎接新的戰鬥。小說刻畫了一批革命者的成長過程,和綏拉菲摩維奇的《鐵流》、富曼諾夫的《恰巴耶夫》一起成為描繪俄羅斯內戰時期的代表作品。
政治活動
1926年法捷耶夫被調到莫斯科,進入全俄無產階級作家協會(簡稱「拉普」)的執行委員會。在「拉普」期間,他積極組織各種文學活動,發表文藝理論文章,號召作家把革命思想和文學創作結合起來。而他的文學良知和自身創作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活動的干擾,比如一方面他積極參與對帕斯捷爾納克、扎米亞京和馬雅可夫斯基等作家的批判,一方面又在自己主編的報刊上發表普拉東諾夫的諷刺官僚主義的作品。
1930年法捷耶夫開始寫長篇小說《最後一個烏德蓋人》。故事發生在遠東的濱海地區。起始時間比《毀滅》早兩個月,是1919年的春夏之間,描寫面遠比《毀滅》要廣闊,不僅涉及了軍事鬥爭,還包括南烏蘇里邊區的烏德蓋人民在俄國內戰和日本干涉時期方方面面的生活,以及他們在社會主義時期的轉變。[1]。他原計劃寫六部和一個尾聲,到1932年他已經完成了兩部,但各種政治活動對他寫作的干擾越來越大,使得到逝世為止,也只寫成了四部。
1932年史達林突然解散了「拉普」,拉普的領導層在對史達林的態度上發生了分歧。與有個性的「拉普」總書記阿維爾巴赫不同,法捷耶夫完全支持史達林,得以繼續擔任蘇聯作家協會組織委員會委員[2]。並在1932年8月的作協第一次大會上作關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報告,其地位僅次於馬克西姆·高爾基。高爾基去世後,法捷耶夫負責作家協會的日常工作。1939年他當選蘇聯作家協會書記,負責作協日常工作。同年成為蘇共中央委員。這一段時間他遵照史達林的指示,對很多作家如進行了批判,但同時也盡力幫助了布爾加科夫等作家。
戰地特寫與《青年近衛軍》
二戰爆發後,法捷耶夫和肖洛霍夫、阿列克賽·托爾斯泰、列昂諾夫、愛倫堡等作家都以特寫作者和特邀戰地記者的身份奔赴前線。他曾兩次前往被圍困的列寧格勒,發表廣播講話,鼓舞人們樹立克服困難、戰勝敵人、發表了《以基洛夫之名》等戰地特寫[3],後收入戰地特寫集《封鎖期間的列寧格勒》。
1944年1月-1945年12月他創作了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小說取材於頓巴斯礦區小鎮克拉斯諾頓的地下抵抗運動。1942年7月,德軍占領了克拉斯諾頓不久,城裡就出現了共青團員為核心的「青年近衛軍」,使德軍受到了重大的損失,後來由於叛徒出賣,大部分成員被德軍處決。法捷耶夫進行了調查走訪之後,寫出了這部長篇小說,謳歌了被占領地區的青年戰士的英勇。小說出版後受到各方歡迎,獲得了史達林文學獎。
戰後的精神危機
1946年負責蘇聯意識形態的日丹諾夫作了批判左琴科和安娜·阿赫瑪托娃的報告,兩位作家失去了稿費,生計無著。法捷耶夫一面寫文章擁護日丹諾夫的批判,一面讓左琴科和艾赫瑪托娃進行翻譯工作,解決了他們的生計問題。1946起,法捷耶夫擔任蘇聯作家協會總書記。1947年有人提出他的《青年近衛軍》沒有突出黨對地下抵抗運動的領導,他不得不按照這一意見,罔顧事實對小說進行了全篇修改,到1951年才修改完成。
1949年法捷耶夫在烏克蘭作家代表大會上作了《論蘇聯戲劇落後的某些原因》的發言,揭開了全文藝界批判「無愛國心的世界主義」的浪潮,致使大量知識分子,特別是猶太作家受到迫害[4]。進入五十年代之後,法捷耶夫的精神危機加重,對史達林和蘇共在文學上的嚴密控制的不滿在逐漸加強。1951年同年他接受馬林科夫的委託,開始寫一部頌揚西伯利亞科學家發明新冶金技術的小說《黑色冶金業》,兩年之後他發現整個事件是偽造出來的,就停止了寫作。
1953年史達林死後,法捷耶夫給新的領導層寫信,希望能見到最高領導人,並希望黨在文藝政策上有所改變,但並沒有任何回應。赫魯雪夫上台後,全盤否定史達林,法捷耶夫被撤銷職務療養。整個文學界開始把史達林時期對作家的迫害歸罪到他身上,赫魯雪夫也對法捷耶夫不斷進行政治迫害和誣衊。情緒低落的法捷列夫開始酗酒,1956年留下對文藝政策批判的絕命信後,不堪赫魯雪夫的侮辱和折磨的法捷耶夫選擇自殺,在絕命信中他寫到:
文學——這新制度的最高產物——已被玷污、戕害、扼殺。暴發戶們在以列寧學說宣誓時他們的自負就已背離偉大的列寧學說,令我對他們完全不信任,因為他們將比暴君史達林更惡劣。後者還算有知識,而這些人不學無術。……作為作家我的生活失去任何意義,我極其愉快地擺脫這種生活,有如離開向我潑卑鄙、謊言和誹謗髒水的世間。」[5]
在法捷耶夫遺體身邊,帕斯捷爾納克說道:「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維奇自己恢復了自己的名譽!……」儘管法捷耶夫在遺書中要求和自己的母親葬在一起,但實際上他被葬於新聖母公墓。
著作列表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