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簡稱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直機關工委中直工委),是已被合併、不再保留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派出機構,領導中央直屬機關黨的工作,職責被中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所整合。

快速預覽 主要領導, 書記 ...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Thumb
主要領導
書記丁薛祥
常務副書記孟祥鋒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機構類型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派出機構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豐盛胡同21號
電話號碼+86 (0)10
對外官網中直黨建網
關閉

沿革

192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議案中,首次在黨章中明確在機關內建立黨的基層組織[1]。1928年,按照中共六大精神,中央各工作部門逐漸恢復並健全,隨之成立了中共中央直屬支部,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機關黨組織,也是第一個中央直屬機關基層黨組織。當時中央機關駐上海,由鄧穎超任中共中央直屬支部書記[2]。此後,中央直屬機關基層黨組織不斷發展。1941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抗日根據地的建立,黨和政府領導機關均建立了黨組織,中共中央政治局乃在1941年7月1日通過《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決定從中央委員以至每個黨部的負責領導者,都必須參加支部組織,過一定的黨的組織生活,虛心聽取黨員群眾對於自己的批評,增強自己黨性的鍛鍊。」[2][3]1945年,中共七大黨章對機關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作了規定,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首次明確規定各級黨政機關都要設立機關基層黨組織[2]

1948年5月23日,《中央辦公廳關於撤銷中央工委和中央後委、調整中央及軍委各部門負責人的通知》發出,稱經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以楊尚昆同志兼中央直屬黨委書記,曾三同志、夏之栩同志為副書記」[4][5]。1948年6月13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成立,設常務委員4名,中直各機關黨總支書記為委員,並召開第一次聯席會議[5]

1950年2月,中共中央決定,改變過去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直屬機關統一建立中軍直機關黨委的體制,組建新的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簡稱中直機關黨委),直接領導中共中央各直屬機關以及各人民團體的全國機關的黨的工作,任命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兼任中直機關黨委(臨時)書記。中直機關臨時黨委初建時,僅設一個書記,不設副書記,黨委機關僅設一個綜合性的辦公室承辦日常工作。1951年9月,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選舉中直機關第一屆黨委,楊尚昆任書記,曾三鄧典桃為副書記。此後,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中直黨的代表大會上,楊尚昆均當選為中直機關黨委書記(按照中共八大黨章規定,第六屆中直機關黨委設書記處,楊尚昆任黨委第一書記),一直任至1961年11月[6]

1957年,在整風反右運動中,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室群眾戚本禹、林克等人對該室負責人何載(同時兼任中南海黨總支書記)進行揭發批判。當時中共中央辦公廳不設一級黨委,由中直機關黨委直接領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各局黨委和中南海黨總支。中直機關黨委根據群眾揭發的材料及當時運動的情況,對何載的問題提出「問題嚴重,內部性質,批深批透,治病救人」的方針,發動群眾繼續揭批。1957年9月,楊尚昆與田家英商定調中共中央辦公廳「後樓」幹部王剛到秘書室主持日常工作。1957年12月,秘書室原負責人何載下放勞動。1958年春,圍繞何載的問題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還是敵我矛盾,是否應劃為右派分子問題發生爭論。1958年4月14日,王剛代表秘書室黨政領導在秘書室全室大會上宣布原負責人何載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引起一部分人不滿。有人將秘書室批判何載的情況反映到毛澤東處,毛澤東指責中直機關黨委「扶右反左、插黑旗」,並責令立即查處。由此該事件被稱為「黑旗事件[7]。隨後,連日在中南海春耦齋舉行有中共中央辦公廳各單位十七級以上幹部旁聽的揭批大會。會議結束後,何載被定為右派分子,開除黨籍,降6級工資,下放勞動;王剛及中直機關黨委書記處書記曾三、劉華峰、中南海總支書記李東冶等許多幹部受到黨紀處分[6][8]。中直機關黨委第一書記楊尚昆受到批評。因受「黑旗事件」影響,楊尚昆、曾三、劉華峰均未參加第七屆中直機關黨委。中直機關黨委也因為「黑旗事件」而不再受毛澤東信任,工作很困難。「黑旗事件」以後,楊尚昆雖不再兼任中直機關黨委書記,但作為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仍指導中直機關黨委和中央國家機關黨委的工作。毛澤東對此日益擔心,後來甚至懷疑中直機關黨委包庇了一批壞人。1965年9月,經中央同意,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被撤銷[6]

不久,「文化大革命」爆發,原中直機關黨委的幹部絕大多數被編入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學習班」參加「鬥批改」,揭批楊尚昆,後又下放到中共中央辦公廳五七幹校勞動改造[6]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決定恢復中直機關黨委[6]。1979年8月1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中央直屬機關領導體制問題的通知》發出,內稱「中共中央辦公廳和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中央直屬機關建立部務會議和部長辦公會議制度,實行集體領導,不再成立部黨委,另在部內選舉產生機關黨委,管理本機關黨的日常工作的報告,已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現轉發給你們。請黨中央各部委和各人民團體黨組照此執行。」該《通知》轉發的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報告稱,「關於恢復中央直屬機關黨委統管中直系統黨務工作的問題,中央組織部已提出,中央調查部也有此建議。我們意見,擬分兩步進行:第一步,中央直屬各部先選舉產生機關黨委;第二步,大體到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在各部組成機關黨委以後,再著手選舉產生中央直屬機關黨委。」[9]

1979年,中央批准恢復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起初為中共中央直屬機關臨時委員會)。1980年初,中直機關黨代表會議召開,這是「文革」後第一次中直機關黨代表會議,會議由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姚依林主持,主題是學習貫徹鄧小平關於「堅持黨的領導,改善黨的領導」的講話。會上,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的四位代表(研究室副主任梅行、研究室機關黨委書記丁樹奇、研究室室務委員郝盛琦、研究室工作人員楊明)做了個書面發言,對當時中南海內正在大搞土木工程之事(即「五一九」工程)作了批評,點名指責汪東興「為自己蓋的特別高級的住宅,為自己所管的部分單位和幹部蓋的造價很高的辦公樓、禮堂和宿舍。」後來,這些新蓋的「特別高級的住宅」未按原計劃供個人使用,而是用作中央集體辦公用房[10]

1980年2月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第一副主任馮文彬在中直機關黨代表會議上代表中央為原中直機關黨委平反,宣布:「原中直黨委多年來執行的路線是正確的,中直黨委逐步形成的一套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風都是好的,中直黨委的領導成員和機關黨委幹部的絕大多數是好的和比較好的,他們做了大量工作,雖有缺點和錯誤,但成績是主要的。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林彪康生江青等人誣衊中直黨委是『爛攤子』,『做了許多壞事』,純屬誣衊不實之詞,應予徹底平反,恢復名譽。」[6]

1981年10月7日至14日,中直機關臨時黨委召開黨代表大會,會議傳達、學習、貫徹胡耀邦關於「中央機關(也叫首腦機關)必須做全國表率」的講話,會議的工作報告為《中直機關要做全國的表率》,號召中直系統全體同志開展「雙先」(爭做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活動[10][11]

1982年,正式成立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簡稱中直機關黨委)、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委員會(簡稱中央國家機關黨委)。但兩個黨委在機關主持工作的副書記和委員加在一起不夠黨章要求的半數,很難召開黨代會。為進一步理順工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充分發揮機關黨組織的作用,中央決定將這兩個黨委改成派出機構。這也是落實中央要求的責、權、利結合,管人、管事相結合,讓管事的人有發言權、有決策權[2]

1988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就批轉《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委員會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央黨政機關黨的工作的意見》發出通知(3號文件[2]),決定將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和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委員會分別改為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作為中共中央的派出機構,分別領導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和中央國家機關黨的工作[12][13]。中央批轉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直到縣,將機關基層黨組織統一改為「機關工委」,作為地方各級黨委的派出機構[2]。1988年2月28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改為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14](簡稱中直機關工委)。

1998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2]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稱,「組建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為加強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統一部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建工作,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將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和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作為黨中央派出機構。」「不再保留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15]

Remove ads

職責

根據《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主要職責及內設機構》(中央辦公廳字〔2000〕35號),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是中共中央的派出機構,領導中央直屬機關黨的工作。

  1. 負責制訂中央直屬機關黨的建設的規劃,領導中央直屬機關黨的工作。
  2. 指導中央直屬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3. 指導中央直屬機關各級黨組織做好黨員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4. 指導中央直屬機關各級黨組織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做好對黨員的管理和黨內法規教育工作。
  5. 協同中央有關部門指導、規劃、協調、監督、檢查中央直屬機關的幹部教育和培訓工作。
  6. 指導中央直屬機關各級黨組織加強黨風和廉政建設,實施對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監督,及時向中央反映中央直屬機關部、委、辦、局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的情況。
  7. 審批中央直屬機關各機關黨委和機關紀委領導班子的組成及書記、副書記的職務任免。
  8. 領導中央直屬機關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的工作。審議中央直屬機關部級黨員幹部的黨紀處分,審批中央直屬機關局級黨員幹部撤銷黨內職務以上的黨紀處分。
  9. 領導中央直屬機關工會聯合會、共青團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和中央直屬機關婦女工作委員會等群眾組織的工作。審批中央直屬機關工會聯合會領導班子的組成及主席、副主席的職務任免,中央直屬機關團工委領導班子的組成及書記、副書記的職務任免和中央直屬機關婦工委領導班子的組成及主任、副主任的職務任免等。
  10. 負責綜合指導中央直屬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11. 協助有關部門協調中央直屬機關各單位做好老齡工作。
  12. 完成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16][17]

黨的關係隸屬中央直屬機關工委管理的部門和單位有[18]

Remove ads

機構設置

中央紀委派出機構
  •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副部級)(簡稱中央直屬機關紀工委)
    • 辦公室(副局級)
    • 黨風教育室(副局級)
    • 紀律檢查室(副局級)
    • 案件審理室(副局級)[19]
內設機構
  • 辦公室
  • 研究室
  • 組織部
  • 宣傳部
  • 群眾工作部
  • 協會黨建部(中直機關協會工作局)
  • 中直團工委[19]
機關黨委
  • 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機關黨委[19]
事業單位
  • 中央直屬機關黨校(中共中央黨校中央直屬機關分校、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幹部教育辦公室)
  • 《中直黨建》雜誌社
  • 機關服務中心[19]

歷任領導

書記
  • 楊尚昆(1948年6月-1961年11月)(1948年5月23日至1950年2月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書記,1950年2月至1951年9月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臨時)書記,1951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書記,1956年起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第一書記)
  • 侯維煜(1961年11月-1965年9月)(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第一書記)
  • 馮文彬(1980年5月-1985年5月)(1980年5月-1982年6月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臨時委員會第一書記,此後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書記)
  • 王兆國(1985年5月-1987年8月)(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書記)
  • 溫家寶(1987年8月-1993年3月)(1987年8月-1988年2月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委員會書記)[20]
  • 曾慶紅(1993年3月-1999年3月)[21]
  • 王剛(1999年3月-2007年9月)[22][23]
  • 令計劃(2008年-2012年10月)[24][25]
  • 栗戰書(2012年10月-2017年10月)[26][27]
  • 丁薛祥(2017年10月-2018年3月)
副書記
  • 曾三(1948年6月-1950年2月;1951年5月-1961年11月)
  • 夏之栩(1948年6月-1950年2月)
  • 鄧典桃(1951年5月-1956年8月;1957年12月-1965年9月)
  • 栗再溫(1952年7月-1955年5月)
  • 榮高棠(1952年7月-1953年11月)
  • 侯維煜(1953年11月-1961年11月)
  • 羅毅(1956年8月-1961年11月)
  • 李之璉(1956年8月-1957年12月)
  • 安建平(1956年8月-1957年12月)
  • 戚元德(1956年8月-1961年11月)
  • 劉華峰(1956年8月-1961年11月;1980年4月-1986年8月)
  • 劉火(1956年8月-1965年9月;1980年4月-1982年4月;1982年6月-1986年8月,常務副書記)
  • 陳野苹(1961年11月-1965年7月)
  • 王濤江(1961年11月-1965年9月)
  • 向明華(1961年11月-1965年9月)
  • 李鑒(1961年11月-1965年9月)
  • 彭達彰(1980年4月-1980年7月)
  • 高登榜(1980年4月-1982年4月)
  • 劉新權(1980年4月-1982年4月)
  • 李望淮(1980年4月-1982年4月)
  • 郁文(1982年6月-1986年8月)
  • 馮嶺安(1985年2月-1986年8月)
  • 趙宗鼐(1986年4月-1988年1月,常務副書記)
  • 顧雲飛(1988年3月-1997年8月,常務副書記)
  • 李岩(1986年8月-1993年12月)
  • 王景茂(1990年4月-1997年9月)
  • 李登柱(1993年12月-1997年5月)
  • 尹克升(1997年2月-1998年4月,常務副書記)
  • 賈祥(1997年5月-2002年11月)
  • 武連元(1997年8月-2002年8月,常務副書記)(正部長級)
  • 伍紹祖(2000年5月-2002年8月;2002年8月-2004年7月,常務副書記)(正部長級)[28]
  • 吳毓萍(2002年2月-2011年10月)[29]
  • 何虎林(2003年3月-2006年8月)
  • 陳希明(2003年3月-2006年8月)
  • 孫曉群(2004年7月-2009年9月,常務副書記)(正部長級)[30]
  • 趙凱(2004年7月-2013年6月)[31]
  • 楊金永(2006年6月-2014年6月)[32]
  • 孫淦(2006年12月-2009年9月;2009年9月-2012年4月,常務副書記)(正部長級)[33][30]
  • 孟學農(2010年1月-2012年3月;2012年3月-2013年1月,常務副書記)(正部長級)[34][35]
  • 周福啟(2011年10月-2016年12月)[29]
  • 張建平(2013年1月-2017年4月,常務副書記)(正部長級)[36]
  • 李勇(2013年6月-2018年3月)[37]
  • 王秀峰(2014年6月-2018年3月)[38]
  • 段余應(2015年6月-2018年3月)[39]
  • 侯凱(2016年12月-2018年3月)[40]
  • 孟祥鋒(2017年4月-2018年3月,常務副書記)(正部長級)[3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