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直接領導下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施行業領導與產供銷、內外貿統一生產經營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5月) |
1950年10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設立中央有色金屬工業局,局長王逸群,副局長孫艷清。1952年9月,東北人民政府撤銷,東北人民政府有色金屬管理局併入中央重工業部中央有色金屬工業局。
組建中央重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東北分局,統管東三省有色金屬工業和黃金礦山的生產建設。1952年12月8日,中央有色金屬工業局改為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
1954年冬,根據中央 「把重點轉到基本建設上來」的指示,重工業部進行了機構改組,取消了全能的有色金屬工業局,建立了基本建設的龍頭--有色冶金設計總院(李華任院長。孫鴻儒、陳健、洪戈、王永修、江風、吳際霖為副院長),統管各省市設計院,還有瀋陽鋁鎂設計院,長沙、南昌、蘭州、昆明等有色冶金設計院,後成立的貴州鋁鎂設計院。蘇聯援建13項有色冶金項目:撫順鋁廠、,哈爾濱鋁加工廠、吉林電極廠、株洲硬質合金廠、洛陽銅加工廠、楊家杖子鉬礦、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江西大吉山、西華山、巋美山三個鎢礦、雲南錫業公司、東川銅礦、會澤鉛鋅礦。自行新建、擴建、改建重點項目主要有瀋陽冶煉廠、山東鋁廠、安徽銅官山銅礦、雲南易門銅礦、湖北陽新銅礦、河北壽王墳銅礦、湖南水口山鉛鋅礦、凡口鉛鋅礦、錫礦山銻礦、江西盤古山鎢礦、廣西平桂錫礦、遼寧葫蘆島煉鋅廠、蘇家屯有色金屬加工廠、瀋陽冶金機械廠、衡陽冶金機械修造廠、昆明冶煉廠、株洲冶煉廠等。中條山銅礦和德興銅礦,雖是「二五」初期開始,但大量準備工作和決策也是在「一五」期間進行的。此外,還有一批中小項目也是「一五」期間上馬。還創建了中南礦冶學院,昆明、南昌兩個學院和一批中等專業學校。
1955年1月,中央重工業部撤消東北有色金屬分局,成立東北銅鉛鋅礦務局。1956年5月12日,撤銷重工業部,成立冶金工業部、化學工業部、建築材料工業部。1956年6月1日,冶金工業部成立,部長王鶴壽,副部長呂東,夏耘。1957年末,冶金工業部根據國務院文件精神,決定撤消冶金工業部東北銅鉛鋅礦務局,各省成立有色金屬管理局,並將已收歸部直接領導的工廠和學校下放給各省有色金屬管理局領導。1958年1月1日,冶金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改為有色金屬生產技術司(有色司),在吉林、遼寧、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甘肅9省區設立有色金屬管理局。
1958年4月5日在中央成都會議期間,冶金工業部黨組向中共中央提交了題為《爭取有色金屬產量的飛躍,占領有色金屬的全部領域》的報告說:無論重工業或輕工業,對各種有色金屬的需要愈來愈大。原子工業、電子工業以及國防工業中的噴氣飛機、飛彈等,如果沒有有色金屬(特別是稀有金屬),就不可能建立和發展;必須以快於其他部門的速度,提高有色金屬的產量;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有色金屬增長三倍以上,才能逐漸趕上我國其他工業水平;建議把64種有色金屬全部研製出來。這份報告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視和毛澤東的肯定,毛澤東批示:「64種有色金屬沒有它不行」。鄧小平批示:「把64種有色金屬當64個堡壘,要一個一個地攻下來」。中共中央批示說:同意冶金工業部黨組所提的關於有色金屬工業的規劃和措施。至1962年,冶金部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研製出全部64種有色金屬。1959年9月20日有色司增設黃金處(實際稱貴金屬處)。
1965年1月30日,冶金工業部把「冶金工業部吉林省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的基礎上成立「冶金工業部黃金公司」。1965年3月25日冶金部報經國務院批准,「冶金工業部黃金專業公司」改為「中國黃金礦產公司」,統一管理中國黃金生產和開發工作。(其他)有色金屬礦山交由東北有色局管理。1965年9月8日冶金部轉發中組部通知,決定石豁任黨委書記,楊銳敏任副書記、經理,華裕民任副書記、副經理。趙祝華、張天和、周恕先後任副經理。1968年9月18日,中國黃金礦產公司革命委員會成立,革委會主任趙祝華,副主任辛龍儉、夏峰、李興。1969年6月16日,冶金工業部軍代表通知撤消中國黃金礦產公司,企業下放到各省管理。1973年冶金部根據《黃金生產會議紀要》,在有色司內設地方中小黃金處。1976年1月1日,冶金部成立黃金管理局,石豁、段丁波、楊銳敏、黃玉珩為負責人。
1981年初,國家經委提出有色金屬工業從冶金工業部分出來成立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管理總局的方案上報國務院。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管理總局於1981年5月12日成立,直屬於國務院,由冶金工業部代管。下屬12個司局級單位。編制控制在三百人以內。人員、經費、辦公用房等,均應本著精簡和節約的原則,在冶金部機關內調劑解決,不要增加開支。負責人葉志強。1982年初,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先後多次聽取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管理總局領導的匯報,同意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管理總局逐步過渡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辦成經濟實體,實行利潤包幹、工貿結合,並提出在西北地區搞水、電、鋁聯合開發。要求發展有色金屬不能齊頭並進,要認真考慮經濟效益。要發揮有色金屬資源優勢,10年內要有所作為等。1982年9月24日,國務院決定將國家有色局改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82年10月,國家經委領導袁寶華親自掛帥,組成一個九人有色金屬開發規劃小組,於1982年年底提出《突出優勢品種,加快發展速度,開創有色金屬工業生產建設新局面》的規劃報告。在冶金工業部李華、張凡和葉志強等副部長推動下,1983年初國家經委副主任袁寶華、國家經委顧問邱純甫、冶金工業部副部長林澤生組織起草了成立有色金屬總公司的報告,並草擬了總公司的領導班子。1983年3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和批准了這個報告。國務院同意國家經委《關於成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的報告》。3月16日,中共中央下文批准了這個領導班子。1983年4月4日總公司正式成立,邱純甫任董事長、黨組書記,林澤生任副董事長,費子文任總經理。常務董事與黨組成員在內的領導班子共20人,包括葉志強、郭超、王哲、孫鴻儒、李光榮、陳健、朱國平、江風和王文海、高洪橋等。國務院要求公司的組建要有新的突破,要真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產銷結合、工貿一體的經濟實體。並原則同意上收一部分企業,使公司對企業的人財物、產供銷實行集中領導,統一經營管理。按照國務院文件,總公司協同國家經委、財政部組成專門領導小組,與有關省區領導協商從地方上收回原來從中央下放的二百多個企事業單位。經過一年多的工作,最後的上收企業中增加了一批非重點企業,因此比原定的企業數增加了一倍多。創辦《中國有色金屬報》,成立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1984年4月,調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吳建常任副總經理,分管辦公廳、財務、人事及經濟特區有色金屬經濟開發等工作。[1]
1986年總公司董事會到屆,老一輩領導退出工作一線;中央決定總公司不再設立董事會,改為總經理負責制。費子文任總經理兼黨組書記。
從1996至1998年,有色企業出現了全行業虧損。有色金屬國有企業經歷了三年改革脫困階段。國家採取了債轉股、資源枯竭礦山實行政策性關閉和貼息技術改造三項措施,198戶企業先後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涉及在職職工39萬人。
1998年3月,新一屆國務院實施機構改革,撤銷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了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2]及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3]、中國鋁業集團公司[4]、中國稀有稀土金屬集團公司[5]三大專業集團公司。[6]3大專業集團公司組建後與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脫鉤,由中央領導,接受國家經貿委管理。
楊家杖子礦務局群體事件的經驗教訓出發,指出現行的管理體制不利於有色金屬礦山、企業關閉破產工作穩妥進行;不利於地方統一規劃、調整結構、更好發展;不利於克服體制上的一些缺陷;不利於發揮地方黨委和政府統籌推動企業發展與改革的積極性。[7]2000年7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體制調整,撤消三大專業集團公司,下屬各公司由中央下放地方管理。[8]同時以山西鋁廠、山東鋁廠、中州鋁廠3家氧化鋁企業,青海鋁廠、貴州鋁廠和廣西平果鋁廠3家電解鋁企業,成立央企中國鋁業公司。
2001年2月19日撤消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成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