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40號,是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從事國際青年交流的職能機構,是中國共青團中央直屬事業單位。
1984年,來華訪問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共同倡議,利用日本政府對華無償援助以及中國政府撥款,在北京共同建設中日青年交流中心[1]。經過3年零8個月的施工,以及8個月的試運營,1991年5月3日中日青年交流中心舉行開業典禮[2]。
1991年4月30日至5月6日,應全國青聯邀請,日本總務廳、自民黨青年對策特別委員會、社會黨青少年局、日本中國友好協會、日本青年會議所、世界青少年交流協會、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委員會日方委員會等20餘家日本政府、黨派、民間團體的代表及社會名人共80多人訪問中國並參加了1991年5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開業典禮。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王震、中國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宋德福分別會見和宴請了日本客人[3]。王震等中國國家領導人以及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和上述日本訪華團成員出席了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開業典禮[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鵬代表中國政府致詞祝賀開業[5]。1991年,訪華的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海部俊樹在世紀劇院發表《新的世紀與日中關係》政策演講,稱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是「一個對兩國別具意義、值得紀念的場所」,演講結束後海部俊樹首相及夫人參觀了中日青年交流中心[6]。1996年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開業5周年之際,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又發來祝辭[7]。
1979年,在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中國共青團中央引進國外智力工作開始,並在1987年成立中國共青團中央引進國外智力領導小組。1993年,經中國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批准,成立了中國共青團中央引進國外智力工作的實施機構中國青年國際人才交流中心。中國青年國際人才交流中心是中國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從事青年國際人才培訓交流的專業機構[8]。
2004年,經中國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研究決定,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和中國青年國際人才交流中心合併成立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籌)[6]。後來去「籌」轉為正式。
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設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40號的原「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建築內。原「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建築是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築師李宗澤與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合作設計。李宗澤為該組建築提出了「和合」構思方案,以體現「中日青年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思想[9]。原「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主體建築由世紀劇院、教育研修樓、銀橄欖游泳館及網球場、二十一世紀飯店、留學生公寓等組成。2009年又建成了二十一世紀大廈,位於亮馬橋路甲40號。
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的下屬單位主要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