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即政治的,也被稱為私人的即政治的,是一種政治論點,被用於1960年代後期學生運動第二波女權主義的口號。在1960和1970年代女權運動的背景下,這是對核心家庭和家庭價值觀的挑戰.1970年,女權主義者卡羅爾·哈尼施英語Carol Hanisch發表了一篇題為「個人的即政治的」的文章,使該詞廣為流行,並多次被描述為第二波女權主義、激進女權主義女性研究或女權主義的標誌性特徵。一些女性藝術家也把它作為一種基本理念運用於她們藝術作品中。

起源與含義

「個人的即政治的」這句話出現在1960年代後期的學生運動和第二波女權主義中。它強調了個人經歷與更大的社會和政治結構之間的聯繫。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女權運動的背景下,這是對核心家庭和家庭價值觀的挑戰。[1]

女性對家庭主婦和母親的角色不滿意的想法被視為私人問題;然而,「個人的即政治的」強調女性的個人問題(例如性、育兒和女性不滿足於家庭生活的想法)都是需要政治干預才能產生變化的政治問題。此外,該口號通過鼓勵個人從政治角度思考個人經歷,擁抱女性作為一個整體而超越個人身份的觀念,而無論族群、種族、階級、文化、婚姻狀況、性取向和殘疾與否。[2]

第二波女權主義浪潮接受了這一口號,因為正是這一浪潮將女權主義問題帶入了政治活動家的思考。女性為了追求不受制於父權制陷阱影響,掌握自己生活的主動權而遠離她們的家庭角色。它改變了由男性完全控制自己家庭的情況,並挑戰了完美順從的妻子和母親的觀念。

1970年,女權主義者卡羅爾·哈尼施英語Carol Hanisch發表了一篇題為「個人的即政治的」的文章,1969年的文章使這句話流行起來,[3]但她本人否認這句話的作者身份,她說:「據我所知,這是由收錄文章的《第二年: 1970年婦女解放運動的筆記》論文集編輯 Shulie Firestone 和 Anne Koedt (在 Kathie Sarachild 之後)將其作為引人注目的標題在早期印刷品中引入的」。[4]根據克里·伯奇的說法,舒拉米斯·費爾斯通、羅賓·摩根和其他因創造這個詞而受到讚譽的女權主義者也拒絕了作者身份。 「相反,」伯奇寫道,「他們在公共和私人談話中引用了數百萬女性作為這句話的集體作者。」 [5]格洛麗亞·斯泰納姆將該短語的作者身份比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5]

但這句話一再被描述為第二波女權主義、激進女權主義女性研究或一般女權主義的定義特徵。[6][7]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