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源橋,又名水滸橋,位於中國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東源鄉東源村,是一座南北橫跨東源溪的木拱廊橋,始建於元朝至元元年(1335年)。2005年,東源橋成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東源橋作為閩東北廊橋的一部分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
閩東北廊橋 | |
---|---|
東源橋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東源鄉東源村 |
座標 | 27°12′55.39″N 119°53′40.3″E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6-593 |
認定時間 | 2006年5月25日 |
東源橋始建於元朝至元元年(1335年),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民國33年(1944年)和1956年四次重修[3]。1989年10月,柘榮縣人民政府將東源橋公布為第二批柘榮縣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5月,東源橋入選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東源橋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009年,東源橋營造技藝作為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的一部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於多次經受颱風攻擊,以及電動車過橋對橋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傷,2015年國家文物局撥款100萬元人民幣對其進行重修,並加裝了消防設施、只允許行人通過的路樁等[5]。2020年代,柘榮縣博物館在東源橋設置展板,向遊客展示柘榮古橋梁的歷史與文化[6]。
東源橋是一座木構單孔懸臂式廊屋橋,有「北派」南遷的建築風格[3],長41.9公尺,跨徑26.4公尺,寬6.9公尺,高8.2公尺。廊屋18扇、17開間,為抬梁穿斗混合式單檐雙坡頂,橋柱有108柱,數量正好與水滸傳一百單八將的數目對應,故也是該橋別名「水滸橋」的由來,據說橋內有一柱為代表武松的松木,和一柱代表李逵的黑桕木[7]。每扇6根立柱的建造技藝亦為中國同類型木拱廊橋所獨有[4]。橋的北側6.4公尺處有一座元代泗洲佛石塔,為三層方形,邊長1公尺,素面須彌座,第一層為素面方石,第二層的四角飾有浮雕,第三層為佛龕,內有三面浮雕佛像,塔頂為方形,翹角葫蘆剎。[2][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