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不空金剛(梵語:अमोघवज्र,羅馬化:Amoghavajra,705年—774年),音譯阿目佉跋折羅,佛教譯經師,唐密祖師之一,力於金剛頂瑜伽部及雜密中金剛大道場經的一字佛頂法,和文殊咒藏的閻曼德迦法、金翅鳥法、摩利支法等,撰有《總釋陀羅尼義讚》等著作。
不空是南天竺師子國人 ,自幼聰穎,十四歲時(718年,開元六年),在闍婆國 依止金剛智。720年(開元八年)左右,隨金剛智到洛陽。724年(開元十二年),於廣福寺依說一切有部律儀受具足戒。由於才華出眾,通曉多種語言,金剛智出經時,常請不空作譯語。
不空欲得瑜伽五部三密法,但金剛智三年未允,於是準備遠赴天竺求法,金剛智觀察夢兆,知是真法器,於是將五部灌頂、護摩阿闍黎教法、大日經悉地儀軌、諸佛頂部諸多真言儀軌等,悉數教授不空。
741年(開元二十九年),玄宗准許金剛智返回天竺,8月行至洛陽時金剛智圓寂。12月,不空率弟子含光、惠辯等三十七人從廣州出發,過訶陵國 ,歷經艱險,次年到達獅子國,受到國王隆重歡迎,國王甚至親自為不空沐浴。而後不空拜見普賢阿闍黎,恭敬供養,求十八會金剛頂瑜伽法門毗盧遮那大悲胎藏,普賢遂給不空及含光、惠辯授五部灌頂,此外還傳授了其他一些密法。不空非常勤奮,「經餘三歲,寢食無安」,將各種儀軌、造像、壇法,都學得很精通。通過到天竺各地遊歷,搜集了許多經論梵本。
746年(天寶五年),攜獅子國王國書及各種法寶鴻臚寺。不久入宮為玄宗灌頂。後移居淨影寺進行翻譯、傳法。因祈雨止風有神效,玄宗贈號「智藏」。
,回到大唐首都長安,奉敕暫住749年(天寶八年),玄宗允其回國,但途中不空染疾,止於韶州 ,玄宗敕令且住,不空「卷不釋手,扶疾翻譯」。
753年(天寶十二年),因西平王哥舒翰奏請,赴長安居保壽寺,一個多月後前往武威城住開元寺灌頂傳法。
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第二年長安陷落,玄宗逃往四川,肅宗在靈武登基。
757年(至德二年),肅宗還都,不空奏表祝賀。住錫大興善寺。
758年(至德三年,乾元元年),上表奏請搜求梵本,以備翻譯,獲許 。
766年(永泰二年),不空奏請於五台山建金閣寺 ,代宗敕准。
774年(大曆九年)六月十五日,圓寂,遺言「無殉利以辱身,勿為名而喪道」,世壽七十,僧臘五十。代宗輟朝三日,追贈司空,諡大辨正。
以下為不空三藏在肅宗、代宗時所譯出諸經共一百四十二卷,出自《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另據開元錄等,不空(智藏)亦於其師金剛智在開元年間出經時,充當譯語。
若據《諸阿闍梨真言密教部類總錄》,不空還譯出蕤呬耶經(秘密總持,Sarva-maṇḍala-sāmānya-vidhi-guhya-tantra)、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入法界品字輪瑜伽儀軌、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大佛頂真言等。在大藏經中,尚收有藥師如來念誦儀軌等,題為不空譯。
〔經藏〕
〔密教部經藏,含密續〕
〔論藏,含義疏 〕
〔行法〕
〔其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