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藍茲維工業大學是德國最早的工業大學,前身為布藍茲維—呂內堡公爵卡爾一世與威廉公爵建立於1745年的Collegium Carolinum。現今是德國頂級工科大學之一。同時,布藍茲維工業大學隸屬於德國卓越工業大學聯盟TU9以及歐洲進階工程教育和研究學校協會CESAER。
布藍茲維工業大學 | |||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raunschweig | |||
創辦時間 | 1745年 | ||
學校類型 | 公立大學 | ||
網站 | www | ||
|
發展歷程
布藍茲維工業大學於1745年在布藍茲維建立,前身為向綜合大學過渡的學院 Collegium Carolinum, 直至1862年學校更為Polytechnische Schule。後於1878年作為Technische Hochschule,並在1968年成為Universität。其中,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暫停授課,後在學院被毀七成的情況下重新開放,成為德國首批戰後複課的大學。在該大學共誕生了3位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學院組態
布藍茲維工業大學下設6個學院,分別是:
- 第一學院:高斯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第二學院:生物科技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第三學院:建築工程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第四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第五學院:電氣資訊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第六學院:人文教育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其中電氣資訊學院與機械工程學院是擁有最多註冊學生數的學院。整個大學共有1.85萬註冊學生。
科學研究實力
布藍茲維工業大學作為德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理工大學,在機械,資訊科技,材料,建築上頗有建樹。其中建築工程在德國屬於最高評級,和德國最頂級的建築事務所有著很深的關聯。而在機械與電氣方面領導了德國的磁浮技術,並且在航空太空領域中,研發了先進的材料以及控制系統。同時布藍茲維工業大學也為大眾等頂級公司進行深入交流並負責其部分開發計畫,如大眾的無人駕駛技術等。除此之外,大學也開設針對年輕大學生的科學研究比賽計畫,世界上最大的大學生自動汽車競賽「Carolo Cup」 就是由布藍茲維工業大學舉辦的。
同時為了紀念該大學在軌道交通建設上的貢獻,從1992年起行駛於柏林東火車站與慕尼黑中央火車站之間的ICE 597與ICE 596被命名為「Carolo-Wilhelmina」。
院校排名
布藍茲維在德國屬於小而精緻的理工大學,其強勢學系無論在聲望還是學術排名均在德國前列。
校友
- 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德國著名數學家,曾在布藍茲維工業大學的前身卡羅琳學院(Collegium Carolinum)學習。
- 克勞斯·馮·克利青,德國物理學家,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曾在布藍茲維工業大學學習物理,1969年3月大學畢業。
- 恩斯特·奧托·貝克曼,德國化學家,發明貝克曼溫度計和發現貝克曼重排反應,曾在布藍茲維工業大學學習毒物學。
- 理察·戴德金,德國數學家。
- 曼弗雷德·艾根,德國化學家及生物物理學家,196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 約翰·卡爾·威廉·伊利格,德國昆蟲學家和動物學家。
- 格奧爾格·維蒂希,德國化學家,197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 埃伯哈德·奧古斯特·威廉·馮·齊默爾曼,德國地理學家、動物學家。
- 陳霆,維基媒體理事會的第四任主席,1989-1993年在布藍茲維學習電機工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