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馱是日本傳統的木屐,使用於室外。屐,日語訓讀「阿師太」(あしだ)[1],意思是足下[2],屐稱為「足下」來自平安風俗。[3]平安時期稱作「屐子」。[4]屐糸,和名「阿之太乎(あしだお)」[5],日語俚語稱為鼻繩。[6] 快速預覽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日語寫法日語原文下駄假名げた平文式羅馬字geta關閉 參見 足袋 浴衣 草履 草鞋 雪馱 人字拖 參考資料 [1]『倭名類聚抄』には「屐,一名足下,和名阿師太(あしだ)」とある。 [2]《枕草紙》:「はかまきたるわらはのあしだはきたるそれはいまやうのもの」 [3]僧遠年 撰,唐,《兼名菀》:“屐〔音奇逆反〕一名足下。”. [201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1). [4]清少納言,平安時期,《枕草紙》 [5]和漢三才図会「履襪類」. [201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6]《俚言集覧》,江戶時代,「屐糸鼻繩,糸、和名阿之太乎。本草雲鼻繩なあく」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下馱(分類) 日本鞋類博物館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