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旅顺大屠杀遇难者集体墓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萬忠墓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遼寧省大連市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6-914 |
認定時間 | 2006年 |
萬忠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九三路23號,是旅順大屠殺遇難者的集體墓葬。該墓葬初建於1895年,1896年重建並重立墓碑,還在墓前修建了享殿。1905年墓碑被移走,1922年重立墓碑。此後1948年和1994年先後兩次得以重建,享殿前增建山門。2006年,萬忠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日甲午戰爭期間,1894年11月21日,日軍攻陷旅順,並於當天開始至11月24日屠殺旅順城內的平民[2][a]。1895年2月,日軍將掩埋在各處的死難者的屍體集中焚燒,之後裝入三口棺材之中,埋葬在白玉山東麓。日軍還在埋葬地前豎起一塊寫有「清軍將士陣亡之所」的木牌[4][5]。1896年,清政府委派顧元勛接受旅順[6]。顧元勛抵達旅順後重修了甲午戰爭遇難同胞墓,在重修過程中移除了日軍所立木牌,改立「萬忠墓」墓碑。墓前建起一座面闊三間的享殿,門框上方安放一塊包著鐵板的匾額「萬忠墓」。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後再次侵占旅順,並將萬忠墓墓碑偷運至關東廳旅順醫院內[7][8]:92-93[9]。1922年,旅順華商公議會會長陶旭亭等人決定重修萬忠墓並發起募捐,最終在墓前重立一座書有「萬忠墓」字樣的石碑,該石碑高1.44公尺、寬0.64公尺、厚0.15公尺。1931年年中,日本旅順民政署企圖將萬忠墓遷走,被當地居民強烈抵制後作罷;此後日方在萬忠墓周圍建設鐵絲網,並在鐵絲網內栽種果樹,這種做法不久即被當地居民阻止[10]。1948年,因萬忠墓年久失修,旅順市民主政府成立了重修萬忠墓委員會。這次重修工程自1948年10月開工,至11月下旬竣工。該工程重修了萬忠墓享殿,重建了墓室外表,並重立了墓碑。但由於本次重修的設計師為日本人矢口浩,墓碑被改在了墓室的正上方。1896年顧元勛所立的墓碑也被尋回,安放在墓室旁。本次工程完工後,當地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63年,萬忠墓被列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1年3月,萬忠墓後新建了一座展室。1994年11月,旅順大屠殺遇難同胞百年祭奠時,中共旅順口區委和旅順口區政府重修並擴建了萬忠墓[b],還在萬忠墓附近修建了甲午死難同胞百年祭紀念碑、祭祀廣場和萬忠墓紀念館,總建築面積達到9,200平方公尺。當年清明節時,萬忠墓舉行儀式,重新安葬了遇難者的遺骨[13][14]。1997年,旅順萬忠墓被定為「全國百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萬忠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604。
萬忠墓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九三路23號,由墓室、享殿和山門組成。墓室呈立方體,初建成時邊長約3.4公尺,上面用條石覆蓋。墓前立有一塊墓碑,高1.4公尺、寬0.54公尺、厚0.16公尺,正面為顧元勛所題「萬忠墓」,落款為「光緒二十二年十月穀旦太倉顧元勛題石」。背面為顧元勛所寫墓志銘[c]。[11][9][15]:604
1948年的重修工程在原墓室基礎上增築,高約1.1公尺,四周各邊長5.25公尺。墓碑立於墓室正上方,新墓碑的碑體高1.8公尺,寬0.87公尺,厚0.7公尺,正面寫有「萬忠墓」,背面寫有旅順大屠殺和重建萬忠墓的經過。墓碑兩側建有花崗岩條石砌成的階梯式護牆。墓室前5公尺處為萬忠墓享殿,為一座面闊三間的硬山式廟宇建築,面闊11.5公尺,進深5.7公尺,正門上方懸掛有長3公尺、寬1.07公尺的「永矢不忘」匾額。享殿前興建一座山門,山門正中央為大門,寬2.85公尺;左右兩側各一座便門,寬0.93公尺。大門正上方寫有「萬忠墓」三字。山門至享殿之間用花崗岩鋪設台階。墓葬外圍用青磚修建圍牆。1994年重修後,墓葬區重新改為中式墓葬,墓室上方培土建墓塋,墓塋前立有漢白玉墓碑「萬忠墓」。[9][11][12][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