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尚書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萬壽尚書廟是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的一座廟宇,供奉水部尚書陳文龍。現址位於三通路2號,在上下杭景區之內。
萬壽尚書廟原位於塢尾街2號,本是陳文龍的官邸。洪武八年(1375年),陳文龍被冊封為福州的城隍,其官邸被改造為「陳忠肅公神祠」[1]。永樂二年(1404年)被敕封為水部尚書,因此被稱為尚書廟。
根據清代齊鯤、費錫章所著的《續琉球國志畧》記載,在清朝時期,每當冊封船隊出使琉球時,都要將媽祖和拿公的神像奉安頭號封舟,陳尚書公的神像奉安二號封舟,以祈求海路平安。[2]其中陳尚書公的神像就是從萬壽尚書廟請的。此外,馬祖的北竿水部尚書公府是由萬壽尚書廟分爐出去的。[3]
清朝道光年間奉旨重修。後其址成為民宅,僅存廳堂[4]:638。1988年被列為臺江區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臺江區政府將其收回並原貌修復重建為陳文龍紀念館,翌年對外開放[4]:638。2005年塢尾街拆遷時,臺江區投資一千多萬元對其異地原樣移位重建,搬遷至今日上下杭的三通路2號,位於三捷河畔,正門前為異地重建後的三通橋[4]:635。現建築面積為1378平方米,坐北朝南,分為前殿和後殿,面濶5間、進深5間,為風火山墻、硬山頂穿斗式的木構建築[4]:638。前殿為正殿,供奉尚書公陳文龍及其下屬的水部十四司。後殿為天后宮,供奉天上聖母(媽祖)、順天聖母(臨水夫人)、協佑尊王(拿公)、文昌帝君、五方財神。尚書廟內保留有陳尚書牌匾一共9方,另有「朝宗利濟」、「效順報功」、「海澨昭靈」三方御賜匾額,分別為康熙、嘉慶、道光三朝琉球冊封使歸國時御筆親書賜予的。尚書廟內還收藏有歷次冊封琉球時的小型軟木雕像一共十五尊[4]:635,嘉慶、道光年間多處牌刻、壁刻,以及李殿圖、林則徐、閩安協副將楊廷輝手書楹聯等珍貴文物[4]:638。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