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清專案是中華民國政府,針對檢肅流氓條例、組織犯罪條例等衍生的全國同步大掃黑的治安政策之一。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10年9月29日) |
此條目形似評論,須要清理。 (2009年12月21日) |
1984年「一清專案」,是由臺灣戒嚴時期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主導,依據「臺灣省戒嚴時期取締流氓辦法」執行,鎖定的首要黑幫為日漸坐大的「竹聯幫」,後續接著連續實施全國同步大掃黑的1990年「迅雷專案」和1995年「治平專案」,分別被代稱為「二清專案」、「三清專案」。[1][2]
1984年11月12日,時任內政部部長吳伯雄在內政部警政署宣布開始執行「一清專案」,針對當時國內主要的幫派及流氓進行掃蕩,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當日便奉令將竹聯幫精神領袖陳啟禮逮捕入監。[3][4]
據相關媒體及評論指出,此次行動起因應是要逮捕江南案主嫌陳啟禮。1984年,陳啟禮被當時的國防部情報局局長汪希苓中將吸收成為情報員,接受訓練後奉令秘密赴美國與吳敦及董桂森刺殺《蔣經國傳》的作者劉江南(美籍華人作家劉宜良)(參見江南案),案情曝光後,一度造成台美關係緊張。在此壓力下,蔣經國政府於陳啟禮等人回台後發動一清專案,逮捕陳啟禮、吳敦等人,並宣稱江南案為「情報官員專橫霸道所致,非蔣孝武授意」;最終,國防部情報局局長汪希苓中將、國防部情報局副局長胡儀敏少將、國防部情報局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上校等人都被定罪。[5][3][6][7][8]
部份人士認為,這是蔣經國、蔣孝武父子的脫罪之舉,而一清專案便是蔣經國政府及蔣家為了滅除刺殺之事而成立的專案。[9][8]但學者吳建國認為,此種看法缺乏進一步的人證、物證支持,蔣經國跟蔣家人都不是主謀,主要策劃者是情報局的高層。[10]
一清專案是以戒嚴時期「取締流氓辦法」為依據,而該辦法性質上是一個行政命令,且遭到逮捕者毋須經過法院的審判,便可以裁定管訓,明顯有違反法律保留原則及中華民國憲法第8條之虞,規避憲政體制保障人權的基本原則[11][12],被視為白色恐怖的延續。
一清專案將鎖定對象以黑道竹聯幫為主,4,000名檢肅對象中,竹聯幫份子就佔三分之一。全台各幫派組織領導者被掃蕩入獄,首惡份子豬屠口幫吳瑞開是警方第一波一清專案主要掃蕩對象 ,豬屠口幫成立於五十年間,具有首要、成員之指揮從屬層級,以臺北市大同區大龍街、昌吉街等地為主要勢力範圍 該幫派均屬角頭型之不良幫派組合,因治安機關大力取締、掃蕩,該幫成員多 人為警察機關依檢肅流氓條例提報、檢肅,致活動較為收斂,
幫派列管等情, 在獄中管理卻問題叢生,一位飛鷹幫張永良落單,受到外省人為主的竹聯幫欺凌,讓許多本省籍的角頭老大不謀而合一致譴責竹聯幫,因而結盟,反而成為獄中內的最大勢力,1986年10月31日在臺北土城看守所以「替天行道」為號召,創立「天道盟」,此後並成為臺灣三大黑幫之一。[1][13]
另一方面,黑道大哥掃蕩入獄後,各幫派繼而由原先的小弟領導,在黑道大哥獲釋回到幫派中時,黑道倫理大亂,新舊領導世代的衝突造成為數不少的流血事件。[14][15]
部分黑道和幫派人物在一清專案出獄後,如鄭太吉、羅福助、顏清標、李信茂、張安樂、蔡永常、許海清、黃承國等台灣黑幫人物或地方角頭領袖為求安身立命,與天道盟、四海幫、竹聯幫等幫派在選舉的時候,更大力參與各方政黨和聯盟的活動,以爭取介入參選人資格或組建政黨的機會,企圖透過選舉進入立法院及各級縣市地方議會或地方民代和村里長,更成為日後台灣「黑道治國」、「台灣黑金政治」現象的遠因。[12][16][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