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擲千金 (電視節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擲千金》(英語:Deal or No Deal)是一個源自荷蘭的電視遊戲節目,由遊戲節目製作公司Endemol製作。
該遊戲最初為荷蘭遊戲節目《Miljoenenjacht》的最終遊戲環節,於2002年12月22日首次出現,最高獎金為500萬歐元。
世界多處地方均有製作當地版本,當中香港粵語版由無綫電視製作。馬來西亞華語版由ntv7製作,於2007年3月12日開始播出,節目名稱與香港粵語版同為《一擲千金》。中國大陸普通話版由北京電視台製作,節目名稱為《動感秀場》,其第一季「心跳選擇」採用一擲千金的遊戲規則,於2007年2月1日起播放,由程前主持。《幸運52》於2007年6月1日起新增的「幸運箱」環節也採用類似此節目的遊戲規則。浙江衛視的《愛唱才會贏》亦採用一擲千金的遊戲規則,於2008年11月15日至2010年10月31日播放,不過該節目帶有慈善性質。
遊戲形式
本節目的關鍵道具是手提箱。大部分版本均有26個手提箱,各個箱裏藏有的金額都不一樣。例如,香港粵語版也有26個手提箱,金額由港幣1元到300萬元不等;台灣國語版也有26個手提箱,金額由新台幣1元到50萬元不等。參賽者不知道箱裏所藏有的金額,隨意選擇一個作為自己的獎金。然後,參賽者以刪去法逐一開啟沒有選擇的手提箱。飾演「Banker」的神秘人會定時交易買下參賽者之前所選定的手提箱。交易金額視Banker推算參賽者手提箱的金額而定。參賽者可以接受交易,或是繼續開啟剩下手提箱。如果後來開啟的手提箱金額數目低,Banker提出交易的金額則會提高,因為這表示參賽者的手提箱價值也是比較高的。反之,參賽者也要面對剩下手提箱價值偏高的風險,如是者Banker提出的交易金額也會相對較低。參賽者與Banker的交涉過程,營造出緊張的節目氣氛。
本節目的形式涉及經濟學中的預期效用理論。參賽者要根據已經開啟的手提箱,推算出自己的手提箱的價值,然後比較Banker所交易的金額。假設參賽者是完全理性的人,Banker開價比自己預期的價值要高,那參賽者就會接受交易金額帶回家,遊戲結束;反之,參賽者到最後都不接受交易,此時參賽者一開始所選擇的手提箱裏藏有的金額就可帶回家,遊戲結束。
但另一方面,Banker開價時也要考慮參賽者的風險趨避程度。參賽者對比過Banker開價與自己預期價值後,可能願意博取Banker下一次開價更高,於是繼續開啟剩下手提箱。
手提箱價值
- 有關香港粵語版的手提箱價值和其他資料請參看一擲千金 (香港)。
- 有關馬來西亞華語版的手提箱價值和其他資料請參看一擲千金 (馬來西亞)。
- 有關台灣國語版的手提箱價值和其他資料請參看平民大富翁。
- 有關愛唱才會贏的手提箱價值和其他資料請參看愛唱才會贏。
荷蘭原創版
|
澳大利亞版
|
英國版
|
美國英語版
|
中國大陸普通話版動感秀場第一季!!!!以下所有金額均以積分點計算。
|
|
世界各地版本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