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瑪射線(或γ射線)是原子衰變裂解時放出的射線之一。此種電磁波波長在0.01奈米以下,穿透力很強[1],又攜帶高能量,容易造成生物體細胞內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斷裂進而引起基因突變,因此也可以作醫療之用。[2]1900年由法國科學家保羅·維拉爾發現,他將含鐳的氯化鋇通過陰極射線,從照片記錄上看到輻射穿過0.2毫米的鉛箔,拉塞福稱這一貫穿力非常強的輻射為γ射線,是繼α射線、β射線後發現的第三種原子核射線。[3]1913年,γ射線被證實為是電磁波,波長短於0.2 埃,本質上和X射線是同一射線,只是γ射線與X射線的來源不同而已。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γ射線通過物質並與原子相互作用時會產生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和正負電子對效應。γ射線即使使用較厚材料阻擋一般也仍然有部分射線洩漏,所以通常只能用半吸收厚度來定量材料的阻隔效果。半吸收厚度是指入射射線強度減弱到一半時阻隔物體的厚度。半吸收厚度其數值 ,μ表示阻隔物材料的射線吸收係數。材料的射線吸收係數與射線頻率、能量以及材料種類有關,一般原子序數高和密度高的元素構成的材料其γ射線吸收係數也較高。普通放射源如Cs-137放射源產生的γ射線在鋁、鐵、銅、鉛中的半吸收厚度分別約為3.2cm、2.6cm、1.4cm和0.6cm。
應用
當人類觀察太空時,看到的為「可見光」,然而電磁波譜的大部份是由不同輻射組成,當中的輻射的波長有較可見光長,亦有較短,大部份單靠肉眼並不能看到。通過探測伽瑪射線能提供肉眼所看不到的太空影像。
在太空中產生的伽瑪射線是由恆星核心的核融合產生的,因為無法穿透地球大氣層,因此無法到達地球的低層大氣層,只能在太空中被探測到。太空中的伽瑪射線是在1967年由一顆名為「維拉斯」的人造衛星首次觀測到。從20世紀70年代初由不同人造衛星所探測到的伽瑪射線圖片,提供了關於幾百顆此前並未發現到的恆星及可能的黑洞。於90年代發射的人造衛星(包括康普頓伽瑪射線觀測台),提供了關於超新星、年輕星團、類星體等不同的天文信息。
伽馬射線具有穿透性和對生物細胞的破壞作用,因此被用於對醫療用品、化妝品、香料進行滅菌。通常使用鈷-60作為輻射源頭。具有滅菌速度快、滅菌徹底,無化學殘留無環境污染等優點。[4]
傳統放射治療有在使用鈷-60作為單一射源進行治療病人;現在已經較少使用。 伽馬射線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又稱為伽馬刀,屬於使用多顆鈷-60來同時照射病人,而病人需要戴上特定的定位器,用於對特定腫瘤(大部份為頭部腫瘤)患者的治療。[5]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