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ocket是一種網路傳輸協定,可在單個TCP連接上進行全雙工通訊,位於OSI模型應用層。WebSocket協定在2011年由IETF標準化為RFC 6455,後由RFC 7936補充規範。Web IDL英語Web IDL中的WebSocket API由W3C標準化。

WebSocket使得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資料交換變得更加簡單,允許伺服器端主動向客戶端推播資料。在WebSocket API中,瀏覽器和伺服器只需要完成一次交握,兩者之間就可以建立永續性的連接,並進行雙向資料傳輸。

簡介

WebSocket是一種與HTTP不同的協定。兩者都位於OSI模型應用層,並且都依賴於傳輸層的TCP協定。 雖然它們不同,但是RFC 6455中規定:it is designed to work over HTTP ports 80 and 443 as well as to support HTTP proxies and intermediaries(WebSocket通過HTTP埠80和443進行工作,並支援HTTP代理和中介),從而使其與HTTP協定相容。 為了實現相容性,WebSocket交握使用HTTP Upgrade頭[1]從HTTP協定更改為WebSocket協定。

WebSocket協定支援Web瀏覽器(或其他客戶端應用程式)與Web伺服器之間的互動,具有較低的開銷,便於實現客戶端與伺服器的即時資料傳輸。 伺服器可以通過標準化的方式來實現,而無需客戶端首先請求內容,並允許訊息在保持連接打開的同時來回傳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進行雙向持續對話。 通訊通過TCP埠80或443完成,這在防火牆阻止非Web網路連接的環境下是有益的。另外,Comet之類的技術以非標準化的方式實現了類似的雙向通訊。

大多數瀏覽器都支援該協定,包括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Microsoft EdgeInternet ExplorerOpera

與HTTP不同,WebSocket提供全雙工通訊。[2][3]此外,WebSocket還可以在TCP之上實現訊息流。TCP單獨處理位元組流,沒有原生的訊息概念。 在WebSocket之前,使用Comet可以實現全雙工通訊。但是Comet存在TCP交握和HTTP頭的開銷,因此對於小訊息來說效率很低。WebSocket協定旨在解決這些問題。

WebSocket協定規範將ws(WebSocket)和wss(WebSocket Secure)定義為兩個新的統一資源識別碼(URI)方案[4],分別對應明文和加密連接。除了方案名稱和片段ID(不支援#)之外,其餘的URI組件都被定義為此URI的通用語法。[5]

使用瀏覽器開發人員工具,開發人員可以檢查WebSocket交握以及WebSocket框架。[6]

歷史

WebSocket最初在HTML5規範中被參照為TCPConnection,作為基於TCP的通訊端API的預留位置。[7]2008年6月,Michael Carter英語Michael Carter (entrepreneur)進行了一系列討論,最終形成了稱為WebSocket的協定。[8]

「WebSocket」這個名字是Ian Hickson和Michael Carter之後在 #whatwg IRC聊天室創造的[9],隨後由Ian Hickson撰寫並列入HTML5規範,並在Michael Carter的Cometdaily部落格上宣布[10]。 2009年12月,Google Chrome 4是第一個提供標準支援的瀏覽器,預設情況下啟用了WebSocket。[11]WebSocket協定的開發隨後於2010年2月從W3C和WHATWG小組轉移到IETF,並在Ian Hickson的指導下進行了兩次修訂。[12]

該協定被多個瀏覽器預設支援並啟用後,RFC於2011年12月在Ian Fette下完成。[13]

背景

早期,很多網站為了實現推播技術,所用的技術都是輪詢。輪詢是指由瀏覽器每隔一段時間(如每秒)向伺服器發出HTTP請求,然後伺服器返回最新的資料給客戶端。這種傳統的模式帶來很明顯的缺點,即瀏覽器需要不斷的向伺服器發出請求,然而HTTP請求與回覆可能會包含較長的頭部,其中真正有效的資料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這樣會消耗很多頻寬資源。

比較新的輪詢技術是Comet。這種技術雖然可以實現雙向通訊,但仍然需要反覆發出請求。而且在Comet中普遍採用的HTTP長連接也會消耗伺服器資源。

在這種情況下,HTML5定義了WebSocket協定,能更好的節省伺服器資源和頻寬,並且能夠更即時地進行通訊。

Websocket使用wswss統一資源標誌符(URI)。其中wss表示使用了TLS的Websocket。如:

ws://example.com/wsapi
wss://secure.example.com/wsapi

Websocket與HTTP和HTTPS使用相同的TCP,可以繞過大多數防火牆的限制。預設情況下,Websocket協定使用80埠;執行在TLS之上時,預設使用443埠。

優點

  • 較少的控制開銷。在連接建立後,伺服器和客戶端之間交換資料時,用於協定控制的封包頭部相對較小。在不包含擴充的情況下,對於伺服器到客戶端的內容,此頭部大小只有2至10位元組(和封包長度有關);對於客戶端到伺服器的內容,此頭部還需要加上額外的4位元組的遮罩。相對於HTTP請求每次都要攜帶完整的頭部,此項開銷顯著減少了。
  • 更強的即時性。由於協定是全雙工的,所以伺服器可以隨時主動給客戶端下發資料。相對於HTTP請求需要等待客戶端發起請求伺服器端才能回應,延遲明顯更少;即使是和Comet等類似的長輪詢比較,其也能在短時間內更多次地傳遞資料。
  • 保持連接狀態。與HTTP不同的是,Websocket需要先建立連接,這就使得其成為一種有狀態的協定,之後通訊時可以省略部分狀態資訊。而HTTP請求可能需要在每個請求都攜帶狀態資訊(如身分認證等)。
  • 更好的二進制支援。Websocket定義了二進制影格,相對HTTP,可以更輕鬆地處理二進制內容。
  • 可以支援擴充。Websocket定義了擴充,使用者可以擴充協定、實現部分自訂的子協定。如部分瀏覽器支援壓縮等。
  • 更好的壓縮效果。相對於HTTP壓縮,Websocket在適當的擴充支援下,可以沿用之前內容的上下文,在傳遞類似的資料時,可以顯著地提高壓縮率。[14]

交握協定

WebSocket 是獨立的、建立在TCP上的協定。

Websocket 通過 HTTP/1.1 協定的101狀態碼進行交握。

為了建立Websocket連接,需要通過瀏覽器發出請求,之後伺服器進行回應,這個過程通常稱為「交握」(Handshaking)。

例子

一個典型的Websocket交握請求如下[15]

客戶端請求:

GET /chat HTTP/1.1
Host: server.example.com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Sec-WebSocket-Key: dGhlIHNhbXBsZSBub25jZQ==
Origin: http://example.com
Sec-WebSocket-Protocol: chat, superchat
Sec-WebSocket-Version: 13

伺服器回應:

HTTP/1.1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Sec-WebSocket-Accept: s3pPLMBiTxaQ9kYGzzhZRbK+xOo=
Sec-WebSocket-Protocol: chat

欄位說明

  • Connection必須設定Upgrade,表示客戶端希望連接升級。
  • Upgrade欄位必須設定Websocket,表示希望升級到Websocket協定。
  • Sec-WebSocket-Key是隨機的字串,伺服器端會用這些資料來構造出一個SHA-1的資訊摘要。把「Sec-WebSocket-Key」加上一個特殊字串「258EAFA5-E914-47DA-95CA-C5AB0DC85B11」,然後計算SHA-1摘要,之後進行Base64編碼,將結果做為「Sec-WebSocket-Accept」頭的值,返回給客戶端。如此操作,可以儘量避免普通HTTP請求被誤認為Websocket協定。
  • Sec-WebSocket-Version 表示支援的Websocket版本。RFC6455要求使用的版本是13,之前草案的版本均應當棄用。
  • Origin欄位是必須的。如果缺少origin欄位,WebSocket伺服器需要回覆HTTP 403 狀態碼(禁止訪問)。[16]
  • 其他一些定義在HTTP協定中的欄位,如Cookie等,也可以在Websocket中使用。

瀏覽器支援

WebSocket協定的安全版本在Firefox 6[17]、Safari 6、Google Chrome 14[18]、Opera 12.10和Internet Explorer 10中實現。[19]詳細的協定測試套件報告[20]列出了這些瀏覽器與特定協定方面的一致性。

Opera 11和Safari 5中實現了較舊的,不太安全的協定版本,以及iOS 4.2中的Safari行動版本。[21]OS7中的BlackBerry Browser實現了WebSockets。[22]由於存在漏洞,它在Firefox 4和5[23]以及Opera 11中被禁用。[24]

所有最新的瀏覽器支援最新規範(RFC 6455)的WebSocket協定。一個詳細的測試報告[20]列出了這些瀏覽器支援的Websocket版本。

More information 協定, 發布日期 ...
瀏覽器支援現狀
協定 發布日期 IE Firefox[25](個人電腦) Firefox (Android) Chrome(個人電腦,手機) Safari(Mac, iOS) Opera(個人電腦,手機) Android瀏覽器
hixie-7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0年2月4日 4 5.0.0
hixie-7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ybi-0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0年5月10日,
2010年5月23日
4.0(已禁用) 6 5.0.1 11.00(已禁用)
7 hybi-0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1年4月22日 6[26]1
8 hybi-1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1年7月11日 7[27]1 7 14[28]
13 RFC 6455 2011年12月 10[29] 11 11 16[30] 6 12.10[31] 4.4[32]
Close

1基於Gecko 6–10版本的瀏覽器的WebSocket對象為「mozwebsocket」,[33]需要添加額外的代碼。

伺服器

在伺服器方面,網上都有不同對websocket支援的伺服器: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