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張伯倫

Quick Facts The Rt Hon Joseph Chamberlain 約瑟夫·張伯倫閣下, 反對黨領袖 ...
The Rt Hon Joseph Chamberlain
約瑟夫·張伯倫閣下
Thumb
約瑟夫·張伯倫彩色像,攝於約1885年。
反對黨領袖
任期
1906年2月
君主愛德華七世
首相亨利·甘貝爾-班納曼爵士
前任阿瑟·貝爾福
繼任阿瑟·貝爾福
殖民地大臣
任期
1895年6月29日—1903年9月16日
總理梳士巴利侯爵
阿瑟·貝爾福
前任里彭侯爵
繼任阿爾弗雷德·利特爾頓
貿易委員會主席
任期
1880年5月3日—1885年6月9日
總理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
前任珊頓子爵
繼任列治文公爵
個人資料
出生(1836-07-08)1836年7月8日
英格蘭倫敦坎伯韋爾
逝世1914年7月2日(1914歲—07—02)(77歲)
英格蘭
墓地伯明罕啟伊山墓園
52.4911841°N 1.9143426°W / 52.4911841; -1.9143426
兒女奧斯丁·張伯倫
內維爾·張伯倫
職業商人、政治家
宗教信仰一位論派
簽名Thumb
Close

約瑟夫·張伯倫Joseph Chamberlain,1836年7月8日—1914年7月2日),英國政治家。與其他政治家不同的是,張伯倫是一個沒有讀過名校的、白手興家的商人。

張伯倫生於倫敦,起初在伯明罕經營一間螺絲公司。後來,他涉足政壇,擔任伯明罕市長。初入政壇時,張伯倫是一個自由黨激進派,爭取教育改革。他到了四十歲才當選議員,進入下議院,比其他政治家遲。威廉·格萊斯頓在第二次出任首相時,考慮到張伯倫對自由黨基層組織的影響力,邀請他出任貿易委員會主席。這段時間裡,他變得廣為人知。首先是因為他大加批評保守黨領袖梳士巴利勳爵,然後是因為他在1885年大選期間,提出一個使農業勞工受惠的「未經批准計劃」(Unauthorised Programme)。1886年,他因為不滿首相格萊斯頓推動愛爾蘭自治運動,辭職下野。自由黨分裂後,他加入了大部分黨員來自伯明罕及其周邊地區的自由統一黨

1895年大選起,自由統一黨就和梳士巴利勳爵所領導的保守黨合作。兩黨勝出後,梳士巴利勳爵邀請他加入政府,擔任殖民地大臣。殖民地大臣任內,第二次布爾戰爭爆發,張伯倫負責了戰時大部分軍務。他是在1900年的「卡其大選」中左右選情的人物之一。1903年,他辭去殖民地大臣一職,進行關稅改革運動。在這個議題上,雖然大部分自由統一黨議員都支持張伯倫,但是仍然有少部分人與他意見不合,自此與他分道揚鑣。結果,自由統一黨在1906年大選中完全失敗。幾個月後,剛滿七十歲的他換上了中風,從此退出政壇。

雖然張伯倫未能成為首相,但是他仍然被視為19世紀、20世紀之交最重要的英國政治家之一。他既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又是一個有趣的人物,曾使兩個政黨分裂。溫斯頓·邱吉爾稱他為一個「呼風喚雨」的人。張伯倫是奧斯丁·張伯倫爵士和首相內維爾·張伯倫的父親。

商業生涯

張伯倫生於坎伯韋爾,父親是一個成功的製鞋商人,和他一樣,叫約瑟夫·張伯倫(1796年 - 1874年)。他的母親是亨利·哈本(Henry Harben)之女,卡羅林·哈本(Caroline Harben)。1850年,張伯倫入讀大學學院學校(University College School),成績優異,而法文、數學兩科更獲過獎。

從學校畢業後,張伯倫的父親並無安排他到大學深造,所以,在他16歲那年起,他到倫敦皮革業協會(Worshipful Company of Cordwainers)當學徒,又參與到家族生意中。在張伯倫18歲那年,他到伯明罕幫叔父經營一間螺絲公司,叫Nettlefolds(現為GKN的一部分)。他的父親投資了這間公司後,公司隨即改名為Nettlefold and Chamberlain。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到了1874年,張伯倫退出這間公司的時候,其產品已遠銷美國、歐洲、印度、日本、加拿大和澳洲。公司螺絲產量一度占全英螺絲產量三分之二。

1860年,張伯倫遇上了阿奇博爾德·肯里克(Archibald Kenrick)之女哈麗特·肯里克(Harriet Kenrick)。肯里克家族都是一位論派,來自威爾斯域斯咸魯阿本(Ruabon),是韋恩堂(Wynn Hall)的屋主。1861年,兩人成親,次年5月,得一女。1863年10月,哈麗特誕下一子,名約瑟夫·奧斯丁。兩日後,哈麗特病重,次日隨即逝世,應驗了她自己的預言。

張伯倫醉心於公司業務,無暇照顧子女,兩個兒子都交由岳父母照顧。

1868年,張伯倫第二次結婚,娶亡妻堂姊妹佛羅倫斯·肯里克(Florence Kenrick)為妻。佛羅倫斯的父親是蒂莫西·肯里克(Timothy Kenrick)。佛羅倫斯為張伯倫誕下四名子女:阿瑟·內維爾(Arthur Neville)、艾達(Ida)、希爾達(Hilda)和埃塞爾(Ethel)。1875年2月13日,在誕下第五名子女時,佛羅倫斯逝世,嬰兒亦於同日逝世。

佛羅倫斯的姊妹路易莎(Louisa),為張伯倫的兄弟,阿瑟·張伯倫迎娶。兩人的孫女是作家伊莉莎白·郎福德(Elizabeth Longford),而兩人的曾孫女則是工黨女政治家夏雅雯(Harriet Harman)。

早年政治生涯

呼籲改革

伯明罕製鞋業有著濃厚的激進主義和自由主義傳統,而張伯倫本人所信奉的一元論派也有著歷史悠久的社會行動傳統。他切合時宜地涉足了自由主義政治運動,要求重新劃分國會選區、擴大選民範圍。1866年,自由黨首相羅素勳爵引入法令,企圖改革下議院,新增四十萬個選民。黨內保守派Adullamites反對這個法令,認為這個改革擾亂了社會秩序,而激進派則批評,法令沒有規定不記名投票,也沒有賦予家庭投票權。法令最終未獲國會通過,羅素勳爵政府亦隨之倒台,由德比勳爵所領導的少數派政府接替。1866年8月27日,伯明罕出現了大規模的請願活動,二十五萬人參與了活動,當地市長和張伯倫亦參與其中。約翰·布萊特(John Bright)向廣大中下階層發表了演說,張伯倫回憶道:「大堂里擠滿了人,都很髒,因為他們在工廠里工作......人們就像鯡魚一樣,疊在一起。」1867年,保守黨政府引入另一個改革法令,並獲得國會通過。選民數量幾乎翻倍,由一百四十三萬人增至二百四十七萬人。次年大選,自由黨獲得了主導地位,格萊斯頓組閣執政。張伯倫在大選期間十分活躍,不斷宣傳布萊特和伯明罕選區國會議員候選人喬治·迪克遜(George Dixon)。

1867年,張伯倫和傑西·科林斯(Jesse Collings)一起創立了伯明罕教育聯盟(Birmingham Education League)。聯盟發現,全英大概有四十五萬適齡兒童失學,另有四十萬兒童在沒有政府監管的學校里就讀,這些兒童,大部分都住在市區。極具爭議的是,政府的資助,大部分都流入了國教會學校,聯盟認為,這體現了國家對其他教派的觀點。張伯倫大力主張免費、世俗、綜合的教育,還說:「國家有義務讓孩子接受教育,正如它有義務讓孩子吃飽一樣。」他還讚揚了美國和普魯士的公眾教育。後來,伯明罕教育聯盟和國家教育聯盟(後者的第一屆會議在伯明罕召開)合併。聯盟提出,教育經費由地方和國家一起承擔,地方政府代替倫敦政府監管學校。(到了1870年,教育聯盟的分會已經超過100個,大部分都在城市裡,成員多數是工會成員。)

張伯倫還在伯明罕發起了一個運動,支持格萊斯頓引入解散愛爾蘭國教會的法令(法令遭到上議院阻撓)。在伯明罕大會堂舉行的一次辯論中,張伯倫再次要求解散愛爾蘭國教會。他之前還曾經在這裡,向一大群反對上議院世襲席位的示威者發表演說。張伯倫成為了當地有影響力的自由主義者。1869年11月,他代表聖保羅區,入選市議會。

1870年1月,自由黨政府引入1870年初等教育法令,並獲得國會通過。國教會學校從此會被納入國家教育系統,資金由國家提供,國會教育委員會副主席,負責立法事宜的威廉·愛德華·福斯特(William Edward Forster)因此遭到了不信任其他教派的國教會人士(Nonconformists)批評。政府沒有監管學校、沒有規定全免學費、採用綜合教育,教育聯盟因此大為震驚。張伯倫還安排了一個人數不少的代表團,到唐寧街10號拜訪首相格萊斯頓,爭取削弱國教會在國家教育系統中的影響力。1870年3月9日,教育聯盟代表團抵達倫敦,會見首相。代表團成員包括400個分會成員和46個國會議員。在首次會面中,格萊斯頓僅同意在法令二讀時,修改部分條文,使納稅人不再控制學校,學校資金由政府提供。自由黨其他成員被此舉激怒,紛紛投票反對法令,法令在保守黨的支持下才得以通過。張伯倫亦反對這個法令(首當其衝的是第25條),發起了運動,因為它允許英格蘭、威爾斯的學校董事會要求貧窮學生交納學費,等於讓窮人供養國教會學校。一些反對刪去第25條的自由黨議員,更遭到了教育聯盟成員的挑戰,試圖把前者逐出國會。1873年,自由黨在伯明罕校董會取得了強勢地位,其主席由張伯倫出任。最終,國教會和教育聯盟達成妥協,前者同意,納稅人的稅金只用在補助和教育有關的協會上。

不久後,張伯倫放棄了反對運動,致力於維護工人權益,為他們爭取選舉權,要求降低土地價格。後來,他在一篇發表在半月評論(Fortnightly Review)的文章中提出了四個F的口號:「宗教自由、教育自由、土地自由與勞工自由」。在另一篇題為「自由黨及其領袖」的文章中,張伯倫批評了格萊斯頓的領導能力,主張激進派一致向自由黨發起挑戰。1873年,他已成為了伯明罕一位有魅力的激進派政治家,準備在地方發揮更多政治影響力。

伯明罕市長

1873年11月,張伯倫以自由黨人身份參選伯明罕市長選舉,受到了保守黨人批評他太過激進,稱他為「壟斷者和獨裁者」。他提出了「人民高於教士」的口號,和高級托利主義(High Toryism)相對。張伯倫隨後高票當選市長。市長任內,他施行多項政策,科林斯說,他免城市於被種種危險。在張伯倫上台之前,市政府是出了名的拖沓,許多居民處於極度貧困的狀態之中。

不少時人認為,伯明罕的供水系統危害了公眾健康 - 大約有一半的市民用受過污染的井水。而每周只有兩天有自來水供應,剩下的日子只能用井水或推車運來的水。城內兩間天然氣公司,伯明罕天然氣公司(Birmingham Gas Company)和伯明罕及施他佛郡天然氣公司(Birmingham and Staffordshire Gas Company)陷入了惡性競爭,不斷挖開街道以鋪設管道。張伯倫建立了一間天然氣公司,要求其餘兩間天然氣公司買下它(價值1,953,050英鎊),不然他本人就買下該公司。此舉十分成功,這間公司第一年運營,就有34,000英鎊盈利。

1876年1月,為應對城內貧民區日漸升高的死亡率,張伯倫買下了伯明罕的供水系統(價值1,350,000英鎊),建立了伯明罕供水公司(Birmingham Corporation Water Department),並向下議院一個委員會宣稱,「我們無意盈利......盈利應用於改善城鎮環境,改善市民健康。」儘管他多次作出這種舉動,但是他並不相信中央集權、官僚制度,主張地方自治。

城內天然氣、食水供應都為政府操控之後,張伯倫開始推行其他計劃,改善伯明罕生活質素。1875年7月,他提出了一個旨在改善伯明罕市中心衛生的計劃。內政大臣理察·阿什頓·克羅斯(Richard Assheton Cross)在準備1875年手工業者及勞工住所改善法令(Artisan's and Labourers' Dwellings Improvement Act 1875)時,諮詢了張伯倫。為開闢新路(公司路,Corporation Rd.),張伯倫計劃買下貧民區50英畝土地。此舉遭到了地主反對,地方政府委員會的官員開始徵求意見,張伯倫直接上書地方政府委員會主席(Presiden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Board)喬治·斯克萊特-布斯(George Sclater-Booth)。上級首肯之後,張伯倫調高了購買價,他的購地計劃得以繼續(為此,他還私人補貼了市政府10,000英鎊)。改善委員會卻得出這樣的結論:將貧民區改為市政房,成本過高。結果,該幅土地改為商業用途出租,為期75年。貧民區居民唯有移居郊區,整個計劃花費政府300,000英鎊。計劃完成後,該區死亡率顯著下降,由1873年的每1,000人中有53人死亡,降低到1875年的每1,000人中有21人死亡。

張伯倫市長任期內,也大力促進文化事業。他運用公帑興建圖書館、游泳池、學校和公園。伯明罕博物館及畫廊(Birmingham Museum & Art Gallery)亦得到了擴建。張伯倫興建了議會大樓,而法院則建於公司路。

張伯倫的建樹得到了地方,乃至全國讚許,時人亦注意到他的年紀、衣著,「身穿絲絨大衣,頭戴新潮眼鏡,頸系紅色領帶,套著一個環」。他身邊聚集了一群人,形成了「伯明罕派」,一直在支持他,直到他的政治生涯結束。

全國政治

國會議員及自由黨聯盟

1874年大選期間,張伯倫首次參選下議院議員選舉。自由黨市內分部錫菲改革協會(Sheffield Reform Association)邀請還是伯明罕市長的他參選議員選舉。選舉十分激烈,張伯倫被對手稱為共和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在他發表演說時,憤怒的觀眾甚至向他投擲死貓。他最終落敗選舉,得票率第三,此後,張伯倫繼續專注於市政工作。1876年5月,代表伯明罕選區的喬治·迪克遜(George Dixon)退休,張伯倫入選下議院的機會再次來臨。1876年6月17日,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張伯倫當選伯明罕選區下議院議員。他獲得提名後,渡過了一段緊張的時期,期間他痛訴了時任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後者後來說:「他從不說真話,除非發生了意外。」張伯倫隨後公開道歉。

嘉內德·沃爾斯利,第一代沃爾斯利子爵

Quick Facts 出生, 逝世 ...
陸軍元帥沃爾斯利子爵
KP GCB OM GCMG VD PC
Thumb
陸軍元帥沃爾斯利勳爵
出生1833年6月4日
愛爾蘭都柏林金橋
逝世1913年3月25日 (享年79歲)
法國芒通
墓地倫敦聖保羅座堂
效命英國 大英帝國
軍種 英國陸軍
服役年份1852年 - 1900年
軍階陸軍元帥
統率陸軍總軍需官
陸軍副官
愛爾蘭陸軍總指揮官
陸軍總指揮官
皇家愛爾蘭步兵團榮譽團長
參與戰爭第二次英緬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
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印軍譁變
勒克瑙圍城戰
奪取勒克瑙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三次大沽口之戰
芬尼亞突襲
紅河叛亂
第三次英阿戰爭
祖魯戰爭
英埃戰爭
伊斯梅利亞戰役
馬赫迪戰爭
尼羅河遠征
獲得勳章聖派翠克勳章
巴斯勳章
功績勳章
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
自願勳章
其他工作黃金海岸總督
納塔爾及德蘭士瓦總督
Close

陸軍元帥嘉內德·約瑟夫·沃爾斯利,第一代沃爾斯利子爵KPGCBOMGCMGVDPCGarnet Joseph Wolseley, 1st Viscount Wolseley,1833年6月4日—1913年3月25日),英國軍人。曾在緬甸、克里米亞半島、印度、中國、非洲等多個地區領兵作戰,戰績輝煌。他在1895年獲任為英國陸軍總指揮官,統轄全英陸軍至1900年。沃爾斯利效率極高,令當時的社會出現了一句意為「一切就緒」的短語,「所有事情已經嘉內德爵士了。」

生平

早年

他的父親是國王直屬蘇格蘭邊民團(King's Own Scottish Borderers,第25步兵團)的一名少校,姓名和他一樣,都是嘉內德·約瑟夫·沃爾斯利,而他母親的姓名則是弗朗西絲·安寧·史密斯(Frances Anne Smith)。沃爾斯利在都柏林讀完書後,到測量員辦公室工作。[1]

1852年3月12日,沃爾斯利獲委任為第12步兵團少尉,因為他父親曾經是軍人的關係,他無需為此付出任何金錢[2][1]1852年4月13日,他加入第80步兵團到緬甸作戰,參加第二次英緬戰爭[3][4]1853年3月19日,沃爾斯利在Donabyu作戰時,大腿受傷,受上級表揚,還因此獲得了勳章。同年5月16日,沃爾斯利獲提拔為中尉,並返國養傷。痊癒後,他先後加入第84輕步兵團、第90步兵團。[5][6][4]1854年12月29日,沃爾斯利再獲提拔為上尉[7]

克里米亞戰爭

1854年12月,他隨部隊在巴拉克拉瓦(Balaklava)登陸,參與克里米亞戰爭。沃爾斯利獲任為助理工程兵,加入皇家工程兵(Royal Engineers)協助英法聯軍圍攻塞瓦斯托波爾。[4]這場戰役持續的時間達一年之久,這段時間裡,他都沒有離開崗位。1855年6月7日,沃爾斯利在進攻採石場時受傷。同年8月30日,他在戰壕時受到流彈擊中,再次受傷,左眼還因此失明。[4]

英法聯軍攻陷巴拉克拉瓦後,沃爾斯利到軍需官處,幫助軍需官清點部隊、軍需品,協助部隊、軍需品登船返國。因此,他到了1856年7月才撤離克里米亞。[4]上級兩次在匯報中表揚了沃爾斯利,又頒給他勳章。沃爾斯利還獲得了五等法國榮譽軍團勳章,五等土耳其Order of the Medjidie。[8][9]

加入第90步兵團半年後,他乘船前往中國,參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沃爾斯利所乘坐的船隻,中途在邦加海峽沉沒,幸運的是,船上士兵全部獲救。步兵團在海難中失去了大部分武器與軍需品,無法繼續行程,唯有到新加坡休整。不久後,部隊又啟程前往印度加爾各答,鎮壓譁變印軍。[10]

印軍譁變

1857年11月,科林·坎貝爾爵士(Sir Colin Campbell)領兵開入印度北方邦,為堅守該省首府勒克瑙的英軍解圍。次月,詹姆斯·歐南爵士(Sir James Outram)帶領小股部隊,在勒克瑙附近的Alambagh阻擊敵軍,為大部隊爭取時間,撤離勒克瑙。[1]在兩次行動中都沃爾斯利表現傑出。1858年3月,坎貝爾帶領人數達31,000人的大軍,收復勒克瑙。沃爾斯利也參與了這場戰役。

註腳

克里斯蒂娜·斯卡貝克

早年

倫敦

匈牙利及波蘭

開羅

註腳

茂茂起義

辭源

起義的性質

後續發展

註腳

維多利亞時代女性

婚姻及家庭

離婚及法律歧視

生育控制及有關問題

教育

注釋

東印度公司治下的印度

領土擴張

歷任總督列表

規章制度

徵收稅款

注釋

黑暗之心

背景

出版

情節簡介

特雷比亞河戰役

來源

前奏

阿道夫·梯也爾

早年

七月王朝

第二共和、第二帝國

第二帝國的滅亡、巴黎公社

第三共和

晚年

註腳

來源

進階閱讀

外部連結

軒尼詩 (香港總督)

生平

以其命名的事物

注釋

標準石油

早期歷史

鼎盛時期

後繼公司

參考資料

生產要素

歷史中的學派與要素

第四要素

參考

英國

地理

注釋

瑪麗·安托瓦內特

注釋

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