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

瑞典音樂串流服務平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potify

Spotify/ˈspɒtɪf/),是一家源自瑞典音樂串流英語Music streaming service平台,並提供Podcast有聲書影片串流媒體服務[4][5]。其由丹尼爾·埃克馬丁·洛倫松英語Martin Lorentzon於2006年4月在瑞典創立,以數位版權管理保護的音樂為主要業務[6],使用者規模截至2021年6月有3.65億,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音樂串流平台。其音樂授權來源由唱片公司、分銷商或是創作者本人提供直接授權。[7]

快速預覽 公司類型, 網站類型 ...
Spotify
Thumb
Spotify官方標誌
截圖
Thumb
iOS使用Spotify的螢幕截圖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網站類型
流媒體
語言74種語言
語言列表
英文阿拉伯文繁體中文希伯來文匈牙利文捷克文德文西班牙文國際西班牙文芬蘭文法文加拿大法文希臘文印度尼西亞文義大利文日文馬來文荷文波蘭文巴西葡萄牙文俄文瑞典文泰文土耳其文越南文阿非利卡文阿姆哈拉文亞塞拜然文巴斯克文孟加拉文博杰普爾保加利亞文波士尼亞文簡體中文克羅埃西亞文丹麥文愛沙尼亞文菲律賓文加利西亞文古吉拉特文印地文冰島文卡納達文拉脫維亞文立陶宛文馬其頓文馬拉雅拉姆文馬拉地文尼泊爾文挪威文奧里亞文波斯文葡萄牙文東旁遮普文西旁遮普文羅馬尼亞文塞爾維亞文斯洛伐克文斯洛維尼亞文斯瓦希里文塔米爾文泰盧固文烏克蘭文烏爾都文祖魯文
股票代號NYSESPOT
成立2006年4月23日​(18年前)​(2006-04-23
總部 瑞典斯德哥爾摩[1]
原產地 瑞典
營業據點數16[2]
創始人丹尼爾·埃克
馬丁·洛倫松英語Martin Lorentzon
執行長丹尼爾·埃克
代表人物讓-米歇爾·勒米厄技術長艾米·斯佩德羅財務總監哈利·芬克爾斯坦營運長傑夫·韋澤行銷長
產業流媒體
營業額96.68億歐元(2021財政年度[3]
稅後盈餘3400萬歐元(2021財政年度[3]
員工9646(2023年3月)
網址www.spotify.com 編輯維基數據鏈結
IPv6支援
廣告
商業性質
註冊選擇性
使用者4.33億
現狀線上
系統平台Microsoft WindowsiOSAndroidLinux
關閉

Spotify的總部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公司則於盧森堡註冊設立。除了美國由當地註冊的Spotify USA, Inc.提供服務外,其他地區由Spotify AB提供服務,在歐洲、美洲及亞洲設有多個子公司及聯絡處。[8]

2018年4月3日,Spotify以直接上市模式在紐交所上市,當日市值265億美元。Spotify的營收來自兩個方面。其中,免費服務的收入主要來自廣告,而付費服務的收入來自Spotify Premium使用者每月支付的費用。

Spotify提供免費增值服務模式,有兩種串流音樂:Spotify Free(160kbit/s)和Spotify Premium(320kbit/s以上)。Spotify支付按照歌曲中的點擊率和播放次數比例,每次播放大約為0.04-0.1 美分。全球音樂串流媒體服務商中,Spotify以32%的市場份額居第一,Apple Music 16%緊隨其後,Amazon Music與TME(騰訊音樂集團)均為13%,YouTube Music 8%,四家占據80%以上市場份額。

商業模式

Spotify採用免費增值模式,基本服務是免費的,而附加功能是透過付費訂閱提供。Spotify靠流媒體訂閱Premium使用者和第三方的廣告來做為其營收收入。

Spotify以使用者訂閱作為其主要的收入來源。付費版的Premium訂閱去除廣告和限制,並增加了更高音質的歌曲為320 kbit/s。提升了音樂音質外,更允許該訂閱使用者可以下載進行離線收聽。另外,有家庭版Premium訂閲,可以供六個帳號使用,功能一樣,但價錢不同。BBC音樂周刊主編Tim Ingham說:「不像購買CD或音樂下載,串流音樂不是一次性支付金錢給音樂人,而是每一天數以億計正在點擊播放的串流音樂流,迅速的提供音樂人所需要的潛在收入。這些收入提供音樂人穩定而長期的收入來源」[9]

Spotify為免費使用者提供七種不同類型的廣告,包含音樂廣告、顯示廣告、廣告商廣告、首頁廣告、品牌化播放清單、燈箱和廣告商的網頁[10],這些廣告的尺寸,類型和使用者參與度有所不同[11]。2009年2月,非付費使用者的廣告為15秒[12]。2009年5月,Neowin網站報導這已經上升到約30秒[13]

Spotify的收益中近70%是給予著作權方(唱片公司),這也是Spotify最大的支出[14]

2023年11月,Spotify宣布2024年開始實施新的版稅制度,目的是更妥善分配藝人未領取的小額款項以及進一步遏止人工造假串流、試圖以噪音音樂操縱系統的行為。追蹤曲目營利的資格條件,曲目在前12個月的串流播放次數必須達到至少1000次的門檻,才會產生版稅收入。對噪音音樂採用新政策,「功能性」噪音音樂的最短曲目長度提高至兩分鐘,才有資格產生版稅收入。「功能性」曲風包括白噪音、大自然聲音、機械噪音、音效、非言語的ASMR和無聲錄音[15]

財報

Spotify在2024財年報告了其首個盈利年度[16],以下是一些趨勢[17]

更多資訊 年, 收入 (US$ bn) ...
收入
(US$ bn)
營業毛利潤[a]
(US$ m)
淨利潤
(US$ m)
總資產
(US$ bn)[18]
員工人數
(k)[19]
2017 4.6 −366 −1,395 3.5 2.9
2018 6.2 −12.9 −92.1 5.1 3.6
2019 7.5 15.6 −208 5.7 4.4
2020 9.0 −207 −663 7.2 3.6
2021 11.4 261 −40.2 8.4 6.6
2022 12.3 −514 −453 8.0 8.3
2023 14.3 −311 −575 9.0 9.1
2024 15.7 1,365 1,138 12.0 7.2
關閉

服務地區

Thumb
Spotify 在全球服務的地區(截至2016年12月

軟體資訊

Spotify的軟體是專有的,並且使用數位版權管理(DRM),以防止未經授權的使用,系統將在使用者點選歌曲時,找出儲存在手機或電腦桌面已經加密的音樂進行播放。[20]其中,會限制播放期限(例如:七天免費試用,只可七天內離線下載,而其後必須升級為Premium[21])。

音訊串流使用「Ogg Vorbis」格式有3個音質等級:Spotify Mobile Q3(96kbit/s)、Spotify Free Q5(160kbit/s)[22]、Spotify Premium Q9(320kbit/s)[23]

Spotify有265毫秒或390毫秒本機的暫存播放延遲功能[24],0.4.3軟體版本可以播放電腦儲存的MP3AAC音樂檔案。除了在電腦或手機播放,Spotify也可透過藍牙在一些廠牌的車載娛樂系統中操作播放,例如福特SYNC系統

可使用的裝置平台為WindowsSymbianWindows PhoneLinuxBlackBerry OSAndroidiOSChrome OSmacOSSonyPlayStation 3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等。

爭議

Spotify和其他串流媒體行業共同面臨著,因為串流媒體造成實體專輯銷售下滑,導致歌手、詞曲作家及音樂製作人聲稱得到不公平的工作報酬作等一些批評。Spotify會與歌手進行收入分為3:7,即為唱片公司和歌手獲得收入的70%,而Spotify抽30%。Spotify會將應支付的版稅全部一起透過演算法去計算,每位藝人應當獲得多少的比例。解釋起來很簡單,但操作時並不容易。[25]除了上述的版稅支付差異之外,唱片公司和歌手還認為,免費服務帶來了更大的問題,因為Spotify為這類服務支付的版稅太低。

2014年,美國創作歌手泰勒絲在其專輯《1989》發行後宣布從Spotify下架所有音樂。[26]斯威夫特對Spotify免費增值商業模式提出:「我不同意音樂不僅沒有價值,還應該是免費的這一觀念。」[27]

亞太區總監Sunita Kaur澄清,Spotify取得授權只面對著作權所有人,如唱片公司、發行單位、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等居中、匯聚內容單位,Spotify也只會與匯聚所有音樂著作權、將音樂數位化的著作權所有人進行分潤。Sunita Kaur強調平台不會直接面對歌手、樂團或詞曲作家,是由這些著作權所有人自行與音樂人協商分潤,Spotify一直以來都無從置喙。而Spotify近年都如實支出七成以上的營收都作為權利金,支付給著作權所有人;所以在著作權所有者與音樂人之間如何溝通分潤、比率,並不是Spotify卸責,是因為此類合議行為平台根本無權居中干涉。「Spotify為求公開透明,自2013年開始便提供上架的音樂人申請帳號進入後台、瀏覽Dashboard的服務,讓音樂人直接了解自己的作品被串流的次數等數據,方便與權利所有人進行款項核對,音樂人有所疑慮皆可主動申請此項服務[28]

另請參閱

延伸閱讀

  • Eriksson, Maria et al. (2019). Spotify Teardown: Inside the Black Box of Streaming Music. The MIT Press. ISBN 978-0262038904.
  • Pelly, Liz. Mood Machine: The Rise of Spotify and the Costs of the Perfect Playlist. New York: Atria/One Signal Publishers. 2025. ISBN 9781668083505. OCLC 1438666130.
  • Šmite, Darja; Moe, Nils Brede; Floryan, Marcin; Gonzalez-Huerta, Javier; Dorner, Michael; Sablis, Aivars. Decentralized Decision-making and Scaled Autonomy at Spotify.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June 2023, 200. ISSN 0164-1212. S2CID 256931802. doi:10.1016/j.jss.2023.111649可免費查閱. hdl:11250/3131849可免費查閱.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