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標示單詞或詞位之字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語素文字(英語:logogram,logograph,lexigraph)又稱意音文字[1]、詞符文字[2],舊稱表意文字[3],是表示詞或語素(語言的最小語義單位)的文字,其符號可同時表示語詞和音節,即表意兼表音,故稱「意音」文字。語素文字和表音文字不同處:後者是表示語音的文字,其一個字位表示一個音位或者音位的組合。
術語 logogram 的詞根 logo- 和 -gram 源自古希臘語 λόγος(lógos;word,speech)「詞,言語」之義,和 γράμμα(grámma;written character,letter)「書寫字符,字母」之義。
語素文字容易與象形符號和形意符號觀念相混淆,三者的區別主要有兩點:
語素文字一般指最小單位為語素的文字(如漢字在漢語中除遇連綿詞外均對應語素且無法細分)。韓語新綴字法和藏文等雖帶有一定的語素信息,但由於每個語素單位都能細拆出古音位信息(且多音節語素量遠超漢語)而不被歸入語素文字。
歷史上發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語素文字,只有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中部美洲瑪雅文字、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象形文字和中國的漢字、古彝文、東巴文、水書。語素文字發展得早且在文明長河中漸漸失傳,楔形文字和聖書字早已廢止和不再使用,漢字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採用的語素文字,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等地使用。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曾長期使用漢語文言文和漢字。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音節文字)分別源自漢字的草書及楷書(大化革新時傳入),現代日文也使用漢字穿插其中。過去在朝鮮文中通常用漢字來書寫由漢語、日語傳入的漢字詞,但如今大韓民國和中國朝鮮族已很少用,一般都轉由諺文(朝鮮語音素文字)書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則完全不用漢字;儘管如此,由於金日成的指示,從50年代後期以「漢文」的名義恢復了漢字教學,在中學到大學階段是必學課[4]。
其他如契丹文(限契丹大字,契丹小字為拼音文字)、女真文、西夏文及越南的喃字(字喃)等,均是模仿漢字創造的語素文字。現在契丹文、西夏文已經失傳,而越南於19世紀被法國殖民統治後,法國殖民當局在越南開始推廣由拉丁字母組成為基礎的越南國語字,喃字(字喃)便不再使用,但如今越南依舊在部分場合(如古籍等)使用喃字。古彝文也是一種語素文字。而現時流通於四川的涼山規範彝文,是一種人為改造的音節文字,幾乎沒有表意的功能。雲南規範彝文仍然是語素文字,但使用不廣泛。位於雲南麗江的東巴文也是語素文字之一,目前仍然頻繁地被使用著。水書也是語素文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