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東耶路撒冷猶太教堂槍擊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3年1月27日,一名巴勒斯坦槍手[1]在約旦河西岸地區東耶路撒冷的一個以色列定居點向前往猶太教堂進行朝拜的人群進行射擊,其中包括幾名以色列警員在內[2],共造成7名平民死亡。該事件是自2008年耶路撒冷葉史瓦恐襲以來以色列在和平時期內發生的傷亡人數最多的巴勒斯坦恐襲事件[3]。[4][5][6][7][8][9][10]。
事件發生前一天,巴勒斯坦的傑寧地區也發生了一場襲擊,造成1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巴勒斯坦國內普遍認為襲擊與以色列有關,許多巴勒斯坦人認為這次襲擊是一次報復行動。
根據國土報報道,襲擊者先是沿著尼夫亞可夫大道步行了大約200米,在經過教堂時開槍殺死了4名行人及一名摩托車手。一些教堂中的人在聽到槍聲後立即衝出大門試圖逃離,襲擊者遂繼續向人群射擊,其後在返回汽車途中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再次開槍射殺兩名路人[11]。
槍手在發動襲擊後駕車逃往巴勒斯坦人聚居的貝特哈尼納社區,並在遭遇警察後試圖棄車步行逃離,最終被警方擊斃[3]
襲擊共造成7人死亡,其中有2名女性,死者年齡介於14歲到68歲之間[12],另有至少3人受傷[3][10]。經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證實,其中一名遇害的女性是烏克蘭人[13]。
尼夫亞可夫是東耶路撒冷的一個以色列定居點,為1972年以色列政府從附近三個巴勒斯坦人社區奪取部分土地後所建立,是東耶路撒冷環形定居點的一部分,而該環形定居點則散布在巴勒斯坦人社區之中。記者賈拉勒·阿布哈特表示尼夫亞可夫所用土地全部是巴勒斯坦人的私人用地或登記土地,以色列政府在占去之前並未徵求這些人的意見,而占去之後亦沒有給予任何補償。另外以色列國防軍還在該地設立了負責約旦河西岸地區的中央司令部。阿布哈特認為襲擊事件與上述事實存在必然聯繫[15]。
以色列警方將襲擊者描述為21歲的東耶路撒冷居民卡利·阿爾卡姆[3][16]。卡利有一個19歲的親戚曾在兩天前使用玩具槍威脅以色列軍人,並在被發現後被以軍擊斃[17],卡利的祖父則於1998年在耶路撒冷死於一場以色凱煦黨成員發起的持刀傷人事件[17][18]。
卡利的父親在事後表示之前從未聽說過兒子有任何計劃,也不清楚他是否是為了報復[19]。他向阿拉伯媒體表示為卡利感到自豪,並表示在他心中,事發當天是他與卡利的「婚禮」[20][21][22]。
據以巴兩國媒體報道,自襲擊事件爆發後已有42—50人遭到逮捕,被捕人士多為襲擊者的家庭成員[23][24]。此外,以色列政府計劃將兇手的房屋拆毀。1月28日,卡利的住所被正式貼上封條[25]。
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辦公室對外表示內閣正在推動剝奪襲擊者家人在境內的居留權及公民權,且不排除會將他們驅逐至約旦河西岸地區[19],同時將會免除他們的社保福利[26]。人權組織及巴勒斯坦外交部認為這樣的懲罰屬於連坐[19],巴勒斯坦外交部另表示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國際法及日內瓦公約,進一步表明以色列試圖降低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所占的比例[27] 。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認為以色列政府應對這次襲擊負全責[29]。巴勒斯坦民兵組織表示襲擊者與他們並無關係,但表示相信這是對昨日的傑寧襲擊的報復,且對這種報復的發生並不意外[30]。哈馬斯發言人哈澤姆·卡西姆認為襲擊是對以色列占領行為的一次反抗,並稱這種反抗仍將持續發生[31]。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發言人塔里克·伊茲-埃爾丁也認為這次行動是對傑寧襲擊的「自殺性報復」,並對襲擊者提出稱讚[31]。
事件發生後,加沙、拉姆安拉、納布盧斯、傑寧、希伯倫及貝特哈尼納社區等地出現數十名巴勒斯坦人臨時聚集進行慶祝,慶祝方法包括燃放煙花、派發糖果、鳴槍、鳴笛等[4][32][8][33]。
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針對此次事件作出了譴責,亦有一些國家呼籲各方保持克制[34]。兩名聯合國外交官表示,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舉行的內部會議中,15個成員國也一致對此事表示譴責[3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