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舒鐵路是自吉林省吉林市舒蘭市,原稱龍舒支線,始建於1941年的一條鐵路。全長90千米,全線單線,線路條件較差。2011年末傳聞欲動工修建複線鐵路,後未聞任何消息。

Quick Facts 吉舒鐵路, 概覽 ...
吉舒鐵路
概覽
營運範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舒蘭市
服務類型客貨兩用
主要車站吉林站舒蘭站
技術數據
營運長度90公里
正線數目1(單線鐵路)
軌距1435毫米(標準軌
Close

線路由長圖線上的江北站岔出,在吉林北站過牤牛河,經棋盤、金珠,越大口欽河,經豐廣、吉舒,過棒錘隧道抵達舒蘭站拉濱鐵路陶舒鐵路接軌。自吉林站經該線到哈爾濱站,較繞道拉濱線可縮短運程68公里,另外還分流了京哈線的貨運列車。

線路

龍舒線線路總長度168.5公里,其中正線84.9公里,站線68.3公里,段管線9.7公里,岔線4.3公里,特別用途線1.3公里;在正線中,50公斤/米鋼軌84.2公里,43公斤/米鋼軌0.7公里。有橋梁30座,涵渠106座;最小曲線半徑400米[1]

該線起初由龍潭山站引出,穿過吉林「三大化」(吉林電石廠、吉林染料廠、吉林肥料廠)至吉林北站,並設有原一部、化工廠兩個乘降所,以方便工廠原料、產品的運輸以及工廠職工通勤。1976年國家計委以 (76) 計字第10號《批覆吉林化公司建設乙烯等裝置設計任務書》,同意龍潭山至吉林北間鐵路幹線遷移至電石廠北側。從龍潭山站開始,沿長圖線左側並行至江北站,江北站出站後至吉林北站,全長為7.82公里。採用II級幹線標準,限制坡度為10‰,最小曲線半徑為500米。舊線路移交吉化公司鐵路運輸部,原有江北車站廢棄,在長圖線134公里193米處另建新車站,該站設正線和到發線各 2 條,有效長度為750 米,龍潭山至江北間改為複線。1977年7月,改線工程動工,至1981年8月竣工,10月5日通車,形成了今日的線位。[2]

歷史

1941年10月建成通車時稱吉蘭線,1958年重建時稱吉舒線,1971年後改稱龍舒線。龍舒線沿松花江中上游及其支流的沖積平原地帶北進再轉東北,地勢變平坦,吉林、舒蘭公路與鐵路並行。

築路

本線沿線的棒槌溝(今東富)、莫石(今吉舒)、煤窯(今豐廣)煤碳資源豐富,埋藏量約2.26億噸,原由中國人設公司開採,1936年為滿碳占有。

1938、1939年,日本在吉林江北修建人造石油廠,所需原料為舒蘭煤礦所產的褐煤,故修建吉蘭線以運煤。全線為私營鐵道,屬滿洲人造石油株式會社所有。

1939年1月21日,該會社委託滿鐵哈爾濱鐵道建設事務所,同年1月30日至2月26日進行實測,並從3條預定線路中選定經土明嶺隧道而達舒蘭站。

1939年3月,工程發包給日商,勞力多由河北、山東招雇,技工從滿鐵和朝鮮招雇。

1939年3月開工,1940年4月完工。

1940年1月由吉林鐵道株式會社兩個鋪軌班從龍潭山、舒蘭兩端向中間進行,人工操作,日進度800至1000米,1941年夏在缸窯接軌。全線通信、信號、給水、房建工程與鋪軌同時開工,1941年8月完工。全線共建橋梁42座、653.7米,有涵渠197座。土明嶺隧道施工中發生較大冒頂事故8次,壓死工人20餘名。

1941年10月31日全線工程結束,全線長85.971公里,設8站、4個信號場、2個旅客乘降所。總投資2456.6萬元,每公里造價28.6萬元。

1941年8月7日全線臨時運營,10月31日正式運營。

由於人造石油技術失敗,1944年舒蘭煤礦停采。同年日本關東軍擔心暴露軍事設施和防止蘇聯軍隊從該線進兵,便將吉蘭線中段的金珠至煤窯間33.761公鐵路修建里線路拆除,兩端由滿鐵收買,南段的龍潭山至金珠21.845公里線路交由吉林鐵道局接管,北段的煤窯至舒蘭30.364公里線路交由哈爾濱鐵道局接管[1]

1944年12月,日本關東軍將鐵路正線部分每米40公斤鋼軌換成24公斤鋼軌,將換下的鋼軌搶運到北滿修國防工事。滿鐵所經營的這段鐵路維持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

修復

1945年九三勝利後,國民黨軍隊不斷向東北增兵進占大中城市。東北民主聯軍撤出吉林市時將舒蘭至煤窯段30公里鐵路拆除,並炸毀大口欽大橋2孔;新吉林至金珠段13公里線路在解放戰爭中亦被破壞,吉蘭線僅殘存龍潭山至新吉林8.511公里線路。

1948年吉林市解放之後,先將龍潭山至新吉林線路整修通車,作為專用線使用。1957年6月,新吉林改為吉林北站正式運營。

1958年8月,為解決吉蘭線大量存煤外運,吉林鐵路管理局動工修復舒蘭至豐廣段線路。以路工為骨於,舒蘭縣動員青年民工2460人組成「吉舒線青年建設團「進行施工,1960年8月鋪軌通車,9月開辦臨時運營,1963年1月1日正式運營。

吉林北至豐廣段同時開工,因壓縮基建規模,1960年6月停工,吉舒線當時處於兩端通車,中間斷開狀態。1966年6月,吉林鐵路局成立修復吉舒線會戰指揮部。同年10月1日全線修復通車。

1967年1月1日起正式運營。吉林北至豐廣段由於在修復中降低了工程標準,通車不到5年又連續投資1863萬元進行大修和技術改造。

1958年至1979年,吉舒線基建與大修投資共2071萬元,按設計建築長度計算,每公里造價為38.1萬元。龍舒線在運營過程中還新建與擴建了棋盤站場,重建與增設了金珠、前窯站,治理路基塌方、滑坡病害,進行換軌大修與重點橋梁大修[1]

1948年3月,龍潭山至吉林北站修復通車。

1958年8月至1963年2月修復了舒蘭至豐廣段。

1966年7月吉林北站至豐廣段修復通車。

1966年11月全線通車。

運能運量

1966、1970年使用解放型蒸汽機車,牽引定數上行為2200噸、下行為1700噸,線路允許速度每小時75公里。截至1985年,龍舒線共發送旅客3243.4萬人、發送貨物8623.4萬噸。龍舒線上行方向貨物發送量以煤炭為主,下行方向以礦物性建築材料為主。

龍舒線通車後,吉林、舒蘭間貨流密度猛增,1985年增加到895,9萬噸。比1966年增長16倍.1995年線路允許速度每小時80公里,每晝夜最大通過能力23.7對,貨流密度為879.2萬噸。當年發送旅客88.8萬人,發送貨物553.9萬噸[1]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