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禎祥(1910年2月10日—1987年3月24日),男,福建廈門人,病毒學家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名譽所長。黃禎祥是中國病毒學奠基人之一,首創病毒體外培養法技術,為現代病毒學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1][2][3][4]

Quick Facts 黃禎祥, 英文名 ...
黃禎祥
英文名Chen-Hsiang Huang
性別
出生(1910-02-10)1910年2月10日
 大清福建省廈門
逝世1987年3月24日(1987歲—03—24)(77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籍貫福建廈門
教育程度燕京大學
北平協和醫學院
研究領域病毒學
頭銜中國科學院院士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葉恭紹
Close

生平

1910年2月10日,黃禎祥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一個信仰基督教的醫生家庭。黃禎祥的祖父黃和成、伯父黃植庭都是歸正宗所屬牧師,父親黃衍義、叔父黃大辟則都是醫生。黃禎祥4歲入讀廈門鼓浪嶼幼稚園,6歲進入歸正宗教會開辦的廈門養元小學。1922年,黃禎祥小學畢業,考入同屬歸正宗教會的漳州尋源書院,與曾呈奎是同班同學。[2]

1926年,黃禎祥考進福建協和大學,在此學習了1年。1927年8月,黃禎祥轉入燕京大學生物系醫預科學習。1929年,黃禎祥完成預科學業,進入北平協和醫學院學習。1934年,黃禎祥從北平協和醫學院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並留在協和做內科醫生和助教。1935年10月,黃禎祥和葉恭紹結婚。1941年至1942年,黃禎祥被協和醫院選派至美國普林斯頓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進修。1942至1943年,黃禎祥任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內科及微生物科講師。1943年12月,黃禎祥回國。[1][2]

1944年,黃禎祥任重慶國民政府中央衛生實驗院醫理室主任。1947年,黃禎祥回到北平,擔任中央衛生實驗院北平分院院長。1949年,北平解放,黃禎祥選擇留在大陸。1956年,衛生部合併組建中國醫學科學院,黃禎祥任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系主任。後來該系改編為病毒學研究所,黃禎祥繼續在該所任職,曾任研究員、名譽所長等職。1980年,黃禎祥成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1985年,黃禎祥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3月24日,黃禎祥因白血病北京辭世。[1][2][4]

成就

黃禎祥是中國病毒學奠基人之一,1943年在美國《實驗醫學雜誌》發表了「馬腦炎病毒西方毒株在組織培養中滴定和中和作用的進一步研究」一文[5],首創病毒體外培養法技術,為現代病毒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1][2][6]

黃禎祥對流行性乙型腦炎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曾帶領病毒系的科研人員進行病毒分離、實驗診斷方法的建立、乙型腦炎傳播媒介昆蟲生態學、乙型腦炎病毒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基本弄清了中國乙型腦炎的流行規律、傳播途徑及特點。黃禎祥1949年在中國首先開始了乙型腦炎疫苗的研製工作。經過多年研究,黃禎祥和研究團隊最終研製出乙型腦炎疫苗,並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8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2][6]

黃禎祥還對麻疹疫苗研製,病毒免疫治療腫瘤等研究作出過突出貢獻。[1][2][6]

著作

黃禎祥著有《常見病毒病實驗技術》、《病毒性肝炎研究進展》、《醫學病毒學總論》、《醫學病毒學基礎及實驗技術》等。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