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針草

菊科鬼针草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鬼针草

鬼針草學名Bidens pilosa),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亞熱帶熱帶氣候地區,原產於美洲北美洲南美洲),地理分布歐亞大陸非洲澳洲太平洋島群等處[1]。全草株可作為中藥使用,藥用植物。因其可改變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而成為一種入侵物種[2][3]

快速預覽 鬼針草, 科學分類 ...
鬼針草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類植物 Asterids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屬: 鬼針屬 Bidens
種:
鬼針草 B. pilosa
二名法
Bidens pilosa
L., 1753
變種
  • 白花鬼針 B. p. var. pilosa
  • 小白花鬼針 B. p. var. minor
  • 大花咸豐草 B. p. var. radiata
關閉

異名

鬼針草一名始見於《本草拾遺》,異名有鬼釵草(《本草拾遺》)、三葉鬼針三葉鬼針草鬼黃花山東老鴉草婆婆針鬼骨針叉婆子鬼蒺藜粘身草鋼叉針等,客家語稱為蝦公夾

形態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約40~85公分,莖直立,四棱形,無毛,上部分支可略帶細毛。中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羽狀脈,深裂,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頭狀花序,有梗,總苞杯狀,中央管狀花黃色,邊緣白色或淡黃舌狀花依不同變種有不同情況:鬼針草有或沒有舌狀花,咸豐草有較小的舌狀花,而大花咸豐草則有超過 5 mm 較大的舌狀花[4][5]瘦果長線形,頂端冠毛芒狀,3~4枚。花期8~9月,果期9~11月。

藥用

藥理

鬼針草的乙醇浸液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抑菌作用,花、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性味

《本草拾遺》:味苦,平,無毒。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主治瘧疾痢疾、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