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婚之夜(德語:Polterabend)是德國一種常見的婚禮習俗,在新郎與新娘結婚前,人們會打破陶器與瓷器祝福他們新婚燕爾。這類習俗在德國又稱為告別單身派對德語Junggesellenabschied(Junggesellenabschied),在波蘭奧地利瑞士北歐國家如丹麥芬蘭等地也很流行,但在那大多指的是告別單身前的縱情狂歡,而盎格魯-薩克遜地區則是以「雄鹿派對英語Bachelor party」(Stag Party)或「母雞派對英語Bachelorette party」(Hen Night)為人熟知。[1]

帶來好運的碎片

歷史與意義

鬧婚之夜並無確切的歷史淵源,德語地區記載的文獻也不多,只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地區有較詳細的民俗學研究。[2]民俗學家安內特‧倫伯格(Annette Remberg)表示,鬧婚之夜在16世紀時便已存在,但根據16、17世紀歷史學家漢斯‧敦克(Hans Dunker)的說法,由於民間迷信的傳統根深蒂固,他本預期會有記載,但至少在當時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邦並無相關資料。[3]

鬧婚之夜最早的文獻紀錄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晚期,17世紀末時以「Polternacht 」之稱首次出現。[4]自19世紀以來,與鬧婚之夜傳統有關的笑話或遊戲已有多方面的紀載,[5]格林兄弟編纂的德語詞典中描述19世紀的鬧婚之夜是「以宴會、舞蹈與各式各樣的笑話來慶祝的婚禮前一晚」。[6]

鬧婚之夜中打破瓷器的習俗,根據推測來自民間詞源學德語volksetymologisch裡對於俗語「碎片帶來好運」(Scherben bringen Glück)的解釋。俗語裡的「碎片」(Scherbe德語Scherbe)源於陶器貿易,最初指的是所有陶製的容器,而非只有陶器碎片。[7]過去陶器作為儲存容器使用,擁有愈多填滿的陶器象徵擁有者愈富有、幸運,因此才會有「碎片帶來好運」一說。

從這類毀壞財物的禮俗中,社會學家彼得‧馮‧海森柏德語Peter von Haselberg(Peter von Haselberg)與海茲‧阿伯斯德語Heinz Abels(Heinz Abels)觀察到人類學炫耀性消費的現象,好比誇富宴(Potlatch),[8]於是將其視為一種贈禮儀式,而這樣的儀式如同其他無數文化一樣深植日耳曼傳統。

另外,毀壞舊物也可作為告別單身並步入婚姻生活的象徵。[9]19世紀初,阿希姆‧馮‧阿爾尼姆(Achim von Arnim)於小說《王冠的守護者德語Die Kronenwächter》(Die Kronenwächter)中寫道:「扔掉那些破舊的鍋罐,開始新的生活」(die alten Töpfe zerschmissen werden, um ein neues Leben anzufangen[10];對此醫史學家奧斯卡‧休爾德語Oskar Scheuer(Oskar Scheuer)則提出新婚之夜將會失去童貞的解釋,並指出該習俗與民間文化裡的貞潔測試德語Keuschheitsprobe(Keuschheitsprobe)有關。[11]

根據廣為流傳的說法,鬧婚之夜所製造的噪音擁有防禦力量,可以驅趕鬼怪遠離新郎與新娘,[12]意義與跨年夜的煙火噪音相似。此外,約翰‧海因里希‧沃斯德語Johann Heinrich Voß(Johann Heinrich Voß)在詩作《路易斯:牧歌三首之田園詩》(Luise: Ein ländliches Gedicht in drei Idyllen)中提到,牧師在婚禮前會鼓動喧鬧,「所有的聲音響起來吧!所有響亮的音樂!免得在新娘房裡!有夜妖或阿斯摩太冒犯她!」法律史學家卡爾‧弗勒里希(Karl Frölich)也推測這樣的習俗具有法律功能,透過噪音讓公眾知道有婚禮。[13]

鬧婚之夜造成的公共秩序疑慮在19世紀有所記載,當時首都布藍茲維頒布了街道警察令,其中第112條便明定:「舉辦鬧婚之夜時,禁止在街上摔鍋砸盆。」[14]

安德莉亞‧格拉夫(Andrea Graf)指出, 自從 1980 年末開始,鬧婚之夜的形式逐漸式微。一方面因為第二天新婚夫婦的後院總是堆滿一堆垃圾,另一方面被來自英 美地區的告別單身派對取代—他們稱之為「後現代式的成年禮」。[15]民俗學岡瑟‧希爾施費爾德德語Gunther Hirschfelder(Gunther Hirschfelder) 認為這樣新式的儀式太過於多元化,不能將之定義為單純的文化傳入,並解釋人們對其當地社群的參與度減少,婚姻對人生歷程的重要性下降以及日常文化發展趨向於「藝文性活動」(Eventkultur)。[16]

習俗的構成元素

鬧婚之夜通常會在新娘或是其父母家舉辦,新婚夫婦只會宣布日期,不會邀請任何人。他們認為這對於那些沒有被邀請去婚禮的人是個一起狂歡的機會,因此他們也會負責提供美食佳餚。鬧婚之夜的傳統菜餚是母雞湯,因為母雞被視為生育的象徵,更早期母雞也會作為禮物送給新婚夫婦,這被推測可能與「母雞派對英語Bachelorette party」(Hen Night)的名稱由來有關係。

習俗的核心內容是把瓷器丟碎,但是土陶、花盆或是跟瓷有關係的器具,像是瓷磚、洗臉台和馬桶也是受歡迎的丟碎物品,金屬物如鐵罐、皇冠瓶蓋和罐頭蓋子 也很常見。另一方面,玻璃品甚至鏡子是不允許攜帶的,因為玻璃象徵好運,破碎的鏡子會帶來七年的霉運。新婚夫婦必須一起清掃碎片堆,這代表從現在開始齊心協力完成事情,與婚禮後要一起鋸一塊木頭的涵義相似。

在午夜燒毀新郎的褲子作為鬧婚之夜的結尾,在德國北部尤為流行,人們會將灰燼和蒸餾酒瓶(通常使用柯恩酒德語Kornbrand)埋在一起, 一年後夫妻聯合把酒瓶挖出來喝掉它。另外新娘的鞋子會被釘在樹上,背後含意是防止新娘逃跑,在某些地區新娘的胸罩也會被燒掉。[17][18]

傳統上鬧婚之夜會在教堂舉行婚禮或是去公證結婚的前一晚舉行。如果在婚禮前一晚舉行的話,那麼新婚夫婦可以在午夜前離開,避免他們隔天宿醉並保持清醒。近年來,在婚禮前幾周舉行鬧婚之夜也越來越普遍。[19]

類似的習俗

德國其他地區也有與鬧婚之夜相似的習俗,例如 「Hielich德語Hielich」,是一種在德國貝吉舍斯蘭艾菲爾地區盛行的乞討習俗,人們在婚禮前會在鬧婚之夜上鳴槍慶祝並喝酒[20];「Letsch德語Letsch」在萊茵蘭地區也很常見[15];而「Kranzbinden德語Kranzbinden」則是在布萊梅地區與之相對應的習俗。

法國的「Charivari德語Charivari」只限於再婚者才能舉辦,是一起大聲歡鬧尋樂子的傳統,眾所周知的例子有在1393 年舉辦的「Bal des Ardents德語Bal des Ardents」 化裝舞會。

在穆斯林文化中,婚禮前的夜晚被稱之為 「指甲花之夜德語Henna-Nacht」(Henna-Nacht)。

參考文獻

  • Annette Remberg: Wandel des Hochzeitsbrauchtums im 20. Jahrhundert dargestellt am Beispiel einer Mittelstadt. Eine volkskundlich-soziologische Untersuchung (= Beiträge zur Volkskultur in Nordwestdeutschland. Band 90). Waxmann, Münster 1995, ISBN 3-89325-361-0, Kapitel C: Polterabend, S. 113–125 (Vorscha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olterabend, m. In: Jacob Grimm, Wilhelm Grimm (Hrsg.): Deutsches Wörterbuch. Band 13: N, O, P, Q – (VII). S. Hirzel, Leipzig 1889 (woerterbuchnetz.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資料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