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平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平省(越南語:Tỉnh Cao Bằng/省高平)是越南東北部的一個省,省蒞高平市。高平全省人口約53萬,面積約6700平方公里。自西向東分別與河江省、宣光省、北𣴓省、諒山省以及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鄰。
Remove ads
高平省的控制權曾幾經易手,當地自古為許多支雒越部落居住地,在李朝期間,越、宋以及當地的儂族部落曾圍繞高平的控制權展開過多次戰爭。隨後數百年裡,高平的統治權曾在越南與中國之間多次易手,直到1427年黎利驅逐明軍建立後黎朝為止,「高平」即得名於後黎朝。1527年,後黎朝權臣莫登庸廢黜黎恭皇,建立莫朝,自此以後直至1677年,高平一直處於莫氏的勢力範圍下。鄭主消滅莫氏後,高平重歸後黎統治。阮朝明命年間,朝廷改高平鎮為高平省。1885年以後,先後被法蘭西殖民帝國和大日本帝國占領,越南獨立同盟會則以此為根據地組織武裝力量對抗日、法,一直持續至1950年代。越南民主共和國時期,高平省一度於1975年與諒山省合併組建高諒省,但在1978年恢復原有建制。
Remove ads
歷史

高平是儂族和岱依族的世居地。越南學者認為,征服文郎國的甌雒國,其最初統治中心就位於高平省一帶。在李朝期間,高平、諒山一帶被稱作廣源州,該地區由儂族土司世襲統治,同時向李朝和宋朝稱臣,後儻猶州首領儂存福攻占廣源州,自立為「昭聖皇帝」,並於通瑞五年(1038年)農曆十二月進攻李氏朝廷,翌年(1039年,通瑞六年)年初,李朝君主李太宗親征廣源州,擒獲存福,帶到昇龍處死,但其妻阿儂、兒子儂智高卻在戰事中逃脫[1]:227-228。乾符有道三年(1041年),阿儂與儂智高奪回儻猶州,建「大曆國」,李氏朝廷出兵討平,擒儂智高回昇龍。李太宗憐憫其一家遭遇,便赦罪放回,並任命為廣源州長官[1]:230。崇興大寶四年(1052年),宋人討滅儂智高,李朝奪取廣源州[2]:289-294。
宋朝在神宗熙寧年間(1068年-1077年),對越南李朝採強硬態度,最終引發了宋越熙寧戰爭,太寧五年(1076年),宋將郭逵占領廣源州,宋廷將其改名順州,後來,李朝君主李仁宗向宋方要求停戰,並表示願意歸還所擄掠人眾[3]。1078年,宋廷將順州交還李朝,恢復廣源州之名,兩國重歸和好[4]。
在第四次北屬時期,高平地隸屬太原州及諒山州。宣德三年(1428年),越南民變領袖黎利驅逐明軍,建立後黎朝,高平地屬北平府,後改高平府[5]:49[6]。後黎朝洪德四年(1473年),寧朔承宣更名為太原承宣,高平府屬之[7]:2, 10。景統二年(1499年),黎廷成立高平鎮,脫離太原[5]:49。1592年,鄭主北伐攻破昇龍,莫朝節節敗退,高平遂成為莫朝後期所剩餘的勢力範圍[5]:40[8]。後來,清朝以莫氏支持吳三桂三藩之亂而褫奪其爵,高平遂歸後黎,並恢復高平鎮建制[5]:49[9]。阮朝明命年間,高平鎮改制為高平省,朝廷設置諒平巡撫一職統管高平、諒山庶務[10]。在中法戰爭期間,清軍曾與法軍在高平交戰,但最終戰敗[11]。
1885年,法國正式吞併越南,高平省成為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東京保護國的一部分[12]。在此期間,法國人在高平修築道路、開採礦產,並對當地一切的反抗活動採取鎮壓措施[13]。
1940年,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當時的印度支那共產黨領導人胡志明曾活躍於高平,招募志同道合之士,並在境內的北坡村(Pắc Bó)成立越南獨立同盟會,為日後奪取政權奠定基礎[14]:76-77[15],亦逐漸取得了對高平一帶的控制權,1945年6月,越盟在高平等省成立解放區[16]同年8月,日軍戰敗,胡志明領導的越盟隨即宣布脫離法國獨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但法國卻宣佈當地重歸其統治,越法雙方也因談判失敗而爆發戰爭,期間越、法兩軍曾在高平一帶爆發高北諒戰役[17]、邊界戰役等多次衝突,由於及時調整、改換主要進攻目標,越盟最終擊敗了法軍,成功占領了高平[18][19]。
1975年,高平省一度撤銷並與諒山省合併為高諒省[20],1978年,高諒省撤銷,重新分設為高平省與諒山省[21][22]:317。
1979年中越戰爭期間,高平省曾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該省不少縣市也受到炮擊[23]:345-346。在此階段,中越兩國關係緊張,兩國軍隊時常在高平邊境開火,造成平民死傷,當地的邊貿也一度停止,直到1980年代中後期才逐漸恢復正常[24]:574, 613-614。
Remove ads
地理
高平省位於越南國境北隅,總面積6700,4平方公里[25]:89。西接河江省、自西南至東南分別與宣光省、北𣴓省、諒山省相接[22]:3,東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26]:35及崇左市相連[23]:365,邊界線長約300公里[27]。高平省位在高平—先安深斷層上,多山地丘陵,褶皺山系[28]、喀斯特地貌廣泛發育,盆地僅分布在一些河流流域[29]。
高平省整體上屬熱帶季風氣候[30],而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高平屬於典型的副熱帶濕潤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年均溫為21.7攝氏度,其中保樂縣等西隅縣市年均溫略高於全省平均值[31]:118。高平省5月至9月為雨季,10月至翌年4月為旱季,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至1,800毫米之間,其中降雨量較大的原平縣年雨量達1,761.4毫米,而降雨量較小的保樂縣年雨量為1,232.6毫米[31]:445。
Remove ads
高平省境內的水域以天然河流和人工湖泊為主,西隅河流多為紅河水系,東隅則以珠江水系為主。東隅主要的河流為平江,其上源名為平孟河,發源於中國廣西的平孟鎮,於平孟關流入高平省[26]:74-75,該河流自西北向東南流經高平市在內的高平省各縣市,於該省廣和縣馱隆市鎮流出越南,復入中國境內,稱為水口河[32]:147,水口河最終與平而河在廣西龍州縣龍州鎮西南隅的洗馬灘匯集為左江[23]:107。左江在高平省的主要支流還有歸春河,該省知名的旅遊景點板約瀑布就位在此河河畔[32]:153[33]。高平省西隅主要的河流有吟江,在廣西名為百都河,為紅河支流瀘江的左岸支流[26]:74-75[34]。
高平省位在高平—諒山錳鋁帶上,礦產資源豐富[35]:63,其中原平出產鐵礦[36]:37,靜宿出產錫礦、鎢礦及鈣鈾雲母[36]:39-40[37],而廣和縣、重慶縣等地則出產錳礦[36]:37。除此之外,處於南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帶的高平還分布著廣袤的森林[38]:13-14。水力資源也較為豐富[38]:15。
人口

2019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高平省共有137,802戶[39]:344,常住人口530,341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9.2人,從性別上來看,男性人口為265,620人,女性人口為264,721人。從分布上來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23,407人,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406,934人[39]:11。
高平省的人口構成以岱依族、儂族、瑤族、山澤族、赫蒙族為主,主體民族京族則有27,170人[39]:64-65。越南語作為國家官方語言在省內各領域廣泛使用,但少數民族語言岱依語、苗語、瑤語等也有較多的母語人口,其中該省和安縣的岱依—儂語方言也曾被越南學者視為該國儂語的標準音點,後因其語音系統不夠普遍而被諒山省長定縣的方言代替[40]。高平省還開設了相應的民族語言廣播及電視節目[41]。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高平省下轄1市9縣,省蒞高平市。
- 高平市(Thành phố Cao Bằng)
- 保樂縣(Huyện Bảo Lạc)
- 保林縣(Huyện Bảo Lâm)
- 下琅縣(Huyện Hạ Lang)
- 河廣縣(Huyện Hà Quảng)
- 和安縣(Huyện Hoà An)
- 原平縣(Huyện Nguyên Bình)
- 廣和縣(Huyện Quảng hòa)
- 石安縣(Huyện Thạch An)
- 重慶縣(Huyện Trùng Khánh)
1948年1月25日,北越政府將各戰區合併為聯區,戰區抗戰委員會改組為聯區抗戰兼行政委員會。第一戰區和第十二戰區合併為第一聯區,設立第一聯區抗戰兼行政委員會[42],高平省劃歸第一聯區管轄。1949年11月4日,第一聯區和第十聯區合併為越北聯區,設立越北聯區抗戰行政委員會[43]。高平省隨之劃歸越北聯區管轄。1956年7月1日,越北聯區改組為越北自治區[44]。高平省劃歸越北自治區管轄。
1958年3月20日,鎮邊縣更名為茶嶺縣。1963年3月14日,靜宿市鎮成立,為高平省直轄市鎮[45]。1966年4月7日,河廣縣析置通農縣[46]。1967年3月8日,廣淵縣和復和縣合併為廣和縣。1969年9月15日,下琅縣併入廣和縣和重慶縣。
1975年12月27日,越北自治區撤銷[47],高平省與諒山省合併為高諒省,1978年12月29日,高平省自高諒省析出,北太省銀山縣和𢄂野縣劃歸高平省管轄[48]。1981年,越南部長會議決定靜宿市鎮整體併入原平縣[49]。1996年11月6日,越南國會決議撤銷北太省,恢復太原省和北𣴓省,𠀧𣷭縣和銀山縣自高平省劃歸北𣴓省[50]。
2020年1月10日,通農縣併入河廣縣[51]。同年月11日,廣淵縣和復和縣合併為廣和縣,茶嶺縣併入重慶縣[52]。2025年,越南省份合併後,高平省將廢除縣,改為省社二級制,同時,該省的社坊市鎮將改制3個坊、53個社[53]。
Remove ads
經濟
高平省較貧窮,農林業、採礦業及進出口貿易是當地的重要經濟來源。2022年,高平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為5.04%,同比2021年增長了8.2%[54]。在農林業領域,高平地勢複雜,坡度較大,大面積的農田較少,以旱作種植為主,稻米產地多分布於梯田上[55][56]。截至2021年,該省有水牛10.61萬頭、黃牛10.52萬頭、豬只26.1萬頭,家禽297.4萬隻[25]:560-566。當年,高平有稻田292平方公里,共收穫稻米13.37萬噸,每公頃平均產量為45.7公擔[25]:522-526。除了糧食作物之外,高平省還出產茶葉[57]、栗子[58]、菸草及黃豆等農產品[38]:14。
高平省工業基礎較薄弱,其傳統的工業部門有手工業、採礦業。靜宿市鎮的錫礦在20世紀初就已得到了開發[59],在20世紀50年代,因從事錫礦相關產業收入較高,在靜宿從事採礦業的人口一度增加,1990年代,當地錫礦年產量400至500噸[36]:39,現已趨於枯竭[60]。農產品及礦產加工業已經成為高平主要的工業部門之一[61]。
Remove ads
文化
越南主要的媒體越南國家電視台、越南之聲廣播電台等均可在高平省接收[62],越南通訊社等國營媒體也在高平設有代表機構[63]。因為鄰近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當地還可以接收到廣西對外廣播電台的訊號[64]。越共高平省委、高平省人民委員會還擁有高平廣播電視台[62]、《高平報》等媒體,以報道高平省的地方新聞。
友好城市
高平省保樂縣與中國廣西那坡縣,河廣縣、重慶縣與廣西靖西市,廣和縣[65]與廣西龍州縣,下琅縣與廣西大新縣互為友好城市[66]。這些縣市均位於中越邊境線上。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