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邦聯(西班牙語:Confederación Argentina)是一個1831年至1861年的今阿根廷諸省所組成的鬆散邦聯,不設國家元首。在對外關係上,由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長管理外交事宜。根據阿根廷國家憲法第35條,阿根廷邦聯是阿根廷共和國的官方名稱之一,與「阿根廷共和國」和「拉布拉他聯合省」一樣。[1]

Quick Facts 阿根廷邦聯Confederación Argentina, 首都 ...
阿根廷邦聯
Confederación Argentina
1831年—1861年
Thumb
國旗
Thumb
國徽
Thumb
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1831年-1852年)
巴拉那(1853年-1861年)
常用語言西班牙語
政府諸省組成的鬆散邦聯(1831-1853)
立憲的聯邦共和國 (1853-1861)
Leadership 
• 1835-1852
胡安·曼努埃爾·德·羅薩斯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長, 負責邦聯外交)
• 1852-1860
胡斯托·荷西·德·烏爾基薩
阿根廷總統
• 1860-1861
聖地牙哥·德爾基
阿根廷總統
歷史 
• 曼努埃爾·多雷戈西班牙語Manuel Dorrego省長被推翻並處決
1828年12月13日
• 聯邦條約西班牙語Pacto Federal (Argentina)
1831年1月4日
• 法國封鎖拉布拉他河英語French blockade of the Río de la Plata
1838年-1840年
• 英法封鎖拉布拉他河英語Anglo-French blockade of the Río de la Plata
1845年-1850年
1852年2月3日
• 塞佩達戰役英語Battle of Cepeda (1859)
1859年10月23日
• 帕文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Pavón
1861年9月17日
前身
繼承
拉布拉他聯合省
阿根廷共和國
布宜諾斯艾利斯邦
Close
Thumb
阿根廷邦聯的徽章之一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恩特雷里奧斯省聖塔菲省科連特斯省各省之間簽署聯邦條約西班牙語Pacto Federal (Argentina)於1831年1月4日,(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其他九個省份也加入該條約)被認為是過渡時期的起點,隨著胡安·曼努埃爾·德·羅薩斯於1835年回歸布宜諾斯艾利斯政府而完成。卡塞羅斯戰役之後,烏爾基薩邀請其他省份的省長在聖尼古拉斯舉行會議,並簽署了聖尼古拉斯協議西班牙語Acuerdo de San Nicolás,任命烏爾基薩為邦聯臨時主席,並在聖達菲市召開了制憲會議。

胡安·曼努埃爾·德·羅薩斯被推翻後,導致1852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國的成立。其餘省份於1853年5月1日制定阿根廷國家憲法。1861年的帕文戰役西班牙語Batalla de Pavón中與其發生衝突。最終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勝利而回歸邦聯。[2]

背景

Thumb
阿根廷邦聯國徽

阿根廷從1810年5月25日起,事實上的以拉布拉他聯合省的名義出現。[3]

1814年初,聯邦黨成立,次年這個群體以自由人民聯盟西班牙語Unión de los Pueblos Libres名義組成東方議會西班牙語Congreso de Oriente。即部分省份採取聯邦制政體,與一元黨的中央政府對抗,阿根廷內戰爆發。[4]

在1816年7月,中央政府管轄的省份加上由聯邦黨管轄的哥多華省,在圖庫曼議會正式宣布獨立西班牙語Independencia Argentina[5]當時,阿根廷軍隊西班牙語Ejército Argentino在多條戰線上同時面對西班牙帝國的軍隊,而聯邦軍則需要對抗葡萄牙-巴西入侵

1820年,在阿雷基托兵變西班牙語Motín de Arequito之後,導致國會中央政府西班牙語Director Supremo de las Provincias Unidas del Río de la Plata解散,每個省都實行自治。這種情況從1824年開始改變,新的大會西班牙語Congreso General de 1824召開。[6]次年巴西戰爭西班牙語Guerra del Brasil的爆發加速了由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總統領導的新中央政府的組建進程,但他與巴西帝國的談判以及他對單一制的支持,在首都和內陸省份引起了廣泛的不滿。

中央政府和國會再次解散,塔里哈省在阿根廷與巴西交戰時併入玻利維亞。而東岸省由於來自英國巴西帝國的壓力,作為烏拉圭東岸國西班牙語Estado Oriental del Uruguay獨立。1833年,馬爾維納斯群島被英國入侵。幾年來,爆發了新的內戰,此後聯邦黨成功控制了所有省的政府。[6]

對阿根廷國家的制度化出現了一系列嘗試,尤其是所有省份都遵守聯邦條約西班牙語Pacto Federal (Argentina),但最後未能建立共同的法律或一個中央政府。逐漸地,全國接受了「阿根廷邦聯」這個名稱,即認可自己是國家的一部分,但沒有共同的政治或法律機構。[7]

歷史

羅薩斯時代(1835年-1852年)

國名是從胡安·曼努埃爾·德·羅薩斯的第二任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長時期開始。他根據諸省的意願集結,負責邦聯的對外關係和戰爭問題。[8]

在1835年到1852年,諸省共同對外使用「阿根廷邦聯」。邦聯共14個省份,其有效控制的領土比現在要小得多。他們在幾乎所有方面形成了一個由不同獨立國家組成的相當鬆散的聯盟,除了羅薩斯能夠通過政治、經濟或軍事手段將他的意志強加於地方領導人的​​意志之外。這十四個省在阿根廷憲法被稱為統一政府「預先存在」的實體。[9]

Thumb
卡塞羅斯戰役

不穩定的政治和戰爭

Thumb
1846年左右的邦聯和一些毗鄰國家的地圖。

在整個邦聯時期,聯合省實際上處於內戰中,這是由一元黨烏拉圭智利玻利維亞,為重新奪回權力進行的鬥爭。

1837年和1838年間,對秘魯-玻利維亞邦聯戰爭英語War between Argentina and Peru–Bolivian Confederation在北部邊界開展。實際上,這是一系列小規模的衝突。其中阿根廷軍隊大部分是由圖庫曼省省長亞歷杭德羅·埃雷迪亞西班牙語Alejandro Heredia阿根廷西北地區招募的民兵

同時,在烏拉圭東岸國西班牙語Estado Oriental del Uruguay發生了偉大戰爭西班牙語Guerra Grande,這場戰爭和阿根廷有巨大關聯。其中聯邦黨與白黨聯合反對紅黨。而一元黨與紅黨和外國勢力(特別是大不列顛法國巴西帝國政府,同時還有僱傭兵和義大利志願者,和其他歐洲國家)共同對抗。[10]

1845年,支持蒙特維多政府西班牙語Gobierno de la Defensa的法國和英國與阿根廷邦聯的小規模衝突,演變成大規模海軍入侵。由於聯邦軍隊的抵抗,這些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羅薩斯時代之後

卡塞羅斯戰役之後,烏爾基薩邀請其他省份的省長參加在聖尼古拉斯的會議,簽訂了聖尼古拉斯條約西班牙語Acuerdo de San Nicolás。這個條約將烏爾基薩命名為邦聯臨時主任並在聖塔菲市召開了制憲會議西班牙語Congreso Constituyente de Santa Fe[11]其中,每省都必須派兩名代表。但布宜諾斯艾利斯沒有接受。

聖尼古拉斯條約規定,憲法應建立一個聯邦制政體。[12]巴拉那河烏拉圭河可以自由航行。布宜諾斯艾利斯不簽署聖尼古拉斯條約並從邦聯中分離出來,於1854年制定了自己的憲法。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分離

Thumb
巴拉那市阿根廷邦聯廣場上的牌匾(位於距離市政府幾米的科連特斯街)。紀念巴拉那在1854年被指定為阿根廷首都。

由於羅薩斯在卡塞羅斯戰役中戰敗,國家的制度化開始了,但保留了「阿根廷邦聯」的名稱。1853年阿根廷憲法西班牙語Constitución Argentina de 1853頒布,組建了行政部門。[13]

但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拒絕加入新建立的政府,以布宜諾斯艾利斯國的名義分離。分離的原因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商業精英不接受憲法中建立的基於全境自由貿易、河流自由航行國民收入按比例分配的新經濟制度。[14]

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其他省份的經濟和政治狀況都非常不同。布宜諾斯艾利斯因為控制著海關,所以享受著日益繁榮的經濟。相反邦聯幾乎無法支付其官員的薪水,也缺乏足夠的資源來滿足開支。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建立由一元黨巴倫廷·阿爾西納西班牙語Valentín Alsina巴托洛梅·米特雷領導的政權,在憲法西班牙語Constitución argentina de 1853通過之前,將其代表從制憲會議西班牙語Congreso Constituyente de Santa Fe中撤出。同時,也拒絕參加國家當局的選舉,也拒絕承認他們的權威。[15]

1853年阿根廷憲法西班牙語Constitución argentina de 1853的頒布,確立了聯邦制政體,標誌著邦聯進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854年3月5日的選舉,選出了胡斯托·荷西·德·烏爾基薩將軍和薩爾瓦多·瑪麗亞·戴·卡里爾西班牙語Salvador María del Carril博士作為總統和副總統。他們與部長一起將政府轉移到阿根廷邦聯的臨時首都巴拉那

曾有3人當過邦聯總統:烏爾基薩將軍、聖地牙哥·德爾基博士和臨時的胡安·埃斯特班·佩德內拉將軍。

邦聯的結束

在1860年的憲法西班牙語Constitución Argentina de 1853改革西班牙語Reforma constitucional argentina de 1860之前,序言和條款中以「阿根廷邦聯」稱呼。在1860年憲法之後,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加入,名稱被改為「阿根廷國家」(西班牙語:Nación Argentina)。無論如何,阿根廷邦聯仍然是阿根廷憲法所承認的官方名稱之一。[16]

Thumb
帕文在1861年9月18日,阿根廷邦聯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爆發衝突,最終後者獲勝。
Thumb
巴托洛梅·米特雷,1862年10月12日至1868年10月12日擔任總統

然而,阿根廷史學通常以1861年德爾基佩德內拉政府的垮台作為阿根廷邦聯的結束。

帕文戰役是1861年9月18日聖塔菲以南的帕文河附近的一場戰鬥。布宜諾斯艾利斯在這場戰鬥打敗阿根廷邦聯,並實現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為全境的政治中心。在經歷了近一年權力真空後,前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長巴托洛梅·米特雷接任總統職位。

領土

阿根廷邦聯由聖塔菲省布宜諾斯艾利斯省(1853年至1860年間作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國獨立)、恩特雷里奧斯省科連特斯省圖庫曼省薩爾塔省胡胡伊省聖地牙哥-戴埃斯特羅省卡塔馬卡省哥多華省拉里奧哈省聖胡安省聖路易斯省門多薩省組成。

巴塔哥尼亞大部分、大查科地區拉彭巴省和其他省份的大部分地區由印地安人所控制。直到羅薩斯垮台前,羅薩斯政府不承認巴拉圭的獨立,但巴拉圭從未在事實上或在法律上成為邦聯的一部分。米西奧內斯省的領土在1820年被巴西破壞之後,仍然受到荒廢,其主權受到巴拉圭的質疑。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