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法國印象派畫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爾弗雷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年10月30日—1899年1月29日),法國印象派創始人之一,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英國人家庭,之後恢復英國國籍,惟大部分時光在法國渡過。西斯萊主要創作風景畫,風格受到印象派同道和柯羅的影響,主要作品有《楓丹白露河邊》、《魯弗申的雪》、《馬爾利港的洪水》、《洪水泛濫中的小舟》等。他的畫作在生前並不被人看重,死後才獲得好評。[1]
1839年10月30日,西斯萊出生於巴黎。他的父親威廉·西斯萊和母親菲利西亞·賽爾是表兄妹,原籍英國,祖上從事過走私貿易。夫婦倆都是生意人,1830年代為管理倉庫而移居法國巴黎。父親雖然一開始反對西斯萊從事藝術,但後來還是給了他很大支持。1860年,西斯萊得到瑞士畫家格萊爾的的無私指導,結交莫奈、雷諾瓦、巴齊耶等著名畫家。早期受到巴比松畫派影響。1866年他的畫作入選了沙龍,然而次年又同莫奈等人簽署了抵制學院派的請願書。
1860年代中,西斯萊與模特烏傑尼·萊克塞克成為情人,誕下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的父親很憤怒,終止了資金支持。1870年的普法戰爭讓他的父親破產,巴黎圍城後西斯萊為逃難失去了財產和畫作。戰後定居於巴黎西郊,這時的西斯萊在藝術上已走向成熟。之後去了一趟英國,1874年定居於馬爾利,參加了藝術家匿名協會的首屆展覽會。1870年代後期屢屢搬家,1879年父親去世。
1880年,西斯萊定居莫萊,遠離了印象派的朋友們。1897年又赴英國一次,並最終同烏傑尼結婚。1898年妻子因舌癌去世,自己也遭受病魔的糾纏。1899年1月,西斯萊將孩子託付給好友莫奈後,因喉癌逝世。他留下的作品讓莫奈拍賣,拍賣額達14萬5千法郎,在評論界也得到了生前從未得到過的讚譽。[2]
《楓丹白露森林邊》(1866)是西斯萊早期作品的代表,受到庫爾貝影響,風格尚未脫離現實主義的框架。到了1870年代,西斯萊才迎來自己的黃金時期。《阿爾讓特依小廣場》(1872)表現農村風景,畫面結構穩定,具有沉靜的詩意,受到柯羅影響,但用色更加大膽。《馬爾利港》(1873)系列具有濃重的抒情性,筆調柔和而富有詩意。1874年赴英國時期,他畫了一些泰晤士河風景,《莫利賽的賽船會》(1874)是其中代表,條狀的色帶凸顯了畫面的動感。西斯萊的雪景畫也很有特色,強調微妙的色彩轉折,禮讚大自然的純潔,代表作有《魯弗申的雪》(1875)、《冬天的魯弗申》(1975)等。[3]
洪水題材對西斯萊也有很大吸引力,《馬爾利港的洪水》(1876)、《洪水泛濫中的小舟》(1976)是其中代表,在他的筆下,水汽瀰漫的景觀具有了一種神話般的意境。1880年代後,西斯萊生活上陷入貧困,作品也水平不一。《聖馬梅的農家院》(1884)、《聖馬梅的造船廠》(1885)以恣肆的色彩描繪普通景物,手法自由奔放。然而進入1890年代以後,他日益的束縛自己,盲目追求質感,繪畫的水準不復如前。[4]
西斯萊受到巴比松畫派的影響,用色明亮,景物清晰。他喜歡用橘紅色來描繪陽光普照的景色,連雪景畫和洪水題材的畫作也充滿暖意,以色彩的交響融化了悲劇成分。1880年代以後的畫作則主要受莫奈的影響。[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