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箔,又稱為金葉,是一種黃金製的裝飾技法,通過錘打黃金使其變為極為纖薄的薄片,再把金箔貼在想要裝飾的物品之上,已經裝飾金箔的物品甚至可以經營二次加工,成為其他物品的裝飾物。
將金箔貼在物體表面稱為「貼金」,只能通過用手工來完成,因為使用機械會導致大量的金箔浪費,此種製作技法在世界各國均能被找到,在地球上已經傳承了數百年。
金箔有不同的純度,常見的是22k金,含金量為91%,24k金為純金。也有銀色的金箔,含金量約為50%。
金有非常好的延展性,製作金箔時將金夾在烏金紙中間反覆捶打,可將厚度減少至120納米,相當幾百個金原子的直徑。1克黃金可以製成面積約0.5平方米的純金箔。傳統的金箔工藝,應用於貼金裝飾(如寺院佛像廟宇等),將箔如蟬翼的金箔,以手工貼上。
現代立體金箔工藝技法,是源自於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再加上純度99.999%的黃金原料,利用現代科技技術製作成薄如蟬翼的金箔片,以黃金的延展性,透過多道繁複工序:雕塑、塑形、剪裁、黏貼、拼貼等純手工製作。應用在各式工藝品中,如層次與紋理精細的立體金箔畫。
金箔可用於貼金裝飾物體,如雕像、畫框、首飾。
金箔也常用於裝飾食物。金箔本身無味,裝飾食物只是為了奢華。常用於裝飾甜點,如貼金巧克力。金箔亦可食用,小量金對人體沒太大影響,不過有某些國家,禁止將金箔使用食物上,而食用金箔,起源於中國秦漢時期,已有人食金箔。1983年世界衛生組職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正式將黃金列入添加劑範疇,編爲A表-第310號。
起初用其製作黃金名片、證書等小件金箔工藝品,由此開創了金箔平面創作工藝先河。
1995年在金箔工藝興趣研究者們的研發推動下,金箔畫開始興盛傳統金箔在藝術表現和應用上,因本身的特性有很多限制,使用薄膜科技與真空鍍膜的技術,製作出應變性更強,多樣化的新一代金箔技術。
金箔畫的研發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90年代末,台灣藝術家以金箔為主媒材創作,結合傳統工藝及藝術、紙雕工藝技法之研究,研發創作出立體金箔畫。
薄膜科技與真空鍍膜技術發展,迅速在西元2000年初期獲得推進,呈現在立體金箔框畫上的應用。
各式新型、新樣式專利的金箔框畫設計,蓬勃發展,應用在精緻禮品與家居裝飾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