ㄎㄨㄣ,又稱為辮髪辮子頭,是古代東胡及其後代民族的髮式,是東胡系諸民族區別於匈奴系諸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古代漢族男孩也常見此髮式。

20世紀初美國唐人街華人的長辮子

其特徵是將頭頂部分的頭髮全部或部分剃除,只在兩鬢或前額部分留少量餘髮作裝飾,根據性別、民族、歷史時期及個人成長階段不同,髡髮有多種髮式。

鮮卑

史書記載最初的「髡髮」流行於鮮卑別部柔然先祖木骨閭之後,而同時期拓跋鮮卑流行「索髮」。

契丹族

契丹人建國後保留了髡髮習俗。[1]

Thumb
《出獵圖》中的契丹人

蒙古

元代蒙古族男子的髮型稱「婆焦」,又稱『不狼兒』 ,只在額前和腦後留下三綹頭髮,額前的剪齊貼額頭,兩旁的綰成兩髻或結辮懸垂到肩上。

女真與滿洲

金朝入侵中原後曾下令部分居民剃髮,清朝有剃髮易服,清代與金代髮型類似,區別在於金朝為兩根辮子。[2]

其他

美國原住民、普魯士、神聖羅馬帝國、英國和西班牙士兵都留過辮子。

日本在江戸時代以前流行月代的成年男性髮型,將由前額側開始至頭頂部的頭髮全部剃光,使頭皮露出呈半月形。

Thumb
越南傳統年畫,幼兒的髮式與中國古代類似

另外,阮惠擊敗後黎朝後,後黎朝的大臣和昭統帝逃離越南,前往清朝避難,地位較低的後黎朝大臣則被派往四川浙江耕種清政府土地並加入綠營,他們穿上了清朝的服裝,並留著清朝男人的辮子,實際上已成為清朝的歸化國民,還有一些後黎朝大臣前往新疆迪化[3][4][5][6]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