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大振幅脈動變星Blue large-amplitude pulsatorBLAP)疑似一種類型的脈動變星。它們非常罕見,光學重力透鏡實驗在調查10億顆恆星之後,只有14顆屬於這一類型。

發現

藍大振幅脈動變星是來自華沙大學的一組天文學家發現的,並於2017年6月發表在《Nature Astronomy》這本期刊上。當2013年在搜尋週期短於1小時的變星期間,檢測到一顆週期為28.26分的變星,儘管它的週期較短,且振幅異常的大,但仍暫時分類為盾牌座δ型變星 [1][2]

在光學重力透鏡實驗期間,檢測了10億顆銀河系的恆星,發現13顆具有類似特性的變星:週期在23-29分鐘,近紅外的振幅在10.19-0.36星等;顏色極藍,暗示表面溫度大約在30,000K左右,並且比主序星[2]

特徵

此一類型恆星的特點是在半小時左右(20-40分鐘),平均的亮度變化可以達到數十% [3]。對觀測結果的詳細分析,證實藍大振幅脈動變星的溫度約為30,000K,變異的原因是脈動。結構模型類似於巨星的模型 -96%的質量集中在只有整顆恆星半徑20%的核心中。其餘的質量在一個稍微皺褶,以快速脈動的包層,因此有大振幅的光度變化[4]

目前,這樣的理論指解釋了藍大振幅脈動變星是如何建造,它們的亮度是如何變化,而關於恆星的形成只有假設。其中一種假設是這些恆星在演化的某個階段,肯定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質量,以及像現在這樣的熱。科學家認為,這樣的配置不能由一顆孤獨的恆星演化而來。例如,一種可能就是一顆恆星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掠過。然後,黑洞剝奪了這顆恆星的外層,但正如科學家所暗示的,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另一種較可能的假設是這種天體可以在兩顆低質量恆星合併後形成[4]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