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安國民小學,簡稱大安國小,建校於1929年,是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安區的公立國民小學,西南側與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及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相鄰。
校史
1929年(昭和4年),「大安公學校」成立,以所在地大安為名,當時校舍未完成,於是在富田町、龍安坡兩地各借民房招收學生兩班。1930年之後第一批校舍落成,並陸續遷移入內教學。1941年改名為「富田國民學校」,並於1945年(民國36年)再次以「大安」為名,改為「台北市大安國民學校」。
起初學區範圍過大,包含戰後成立的大安區東偏南部的大部分區域,所以必須劃設新校區,1946年開始隨著東門國小、幸安國小、龍安國小的改制[註 1],才將部分的學生改到適合的通學的學校上課,並在1967年改為今名「臺北市大安區大安國民小學」。
針對學生增加,除了收購新校地也開始進行校舍增建及改建工程,新建校舍和平樓於1966年竣工。並在其後陸續改建原有英式建築風格的紅磚圓弧拱門造型二樓瓦舍,直至1984年,校內的紅樓已經全數改為新型校舍。大安國小於1987年也開始針對學齡前兒童設立該區第一所公立幼稚園,以方便兒童後續升學。另外,全校1991年學生人數達到最高峰,總班級數達115班,但此後陸續就因為少子化問題逐年下降,現今總班級達43班。
由於大安國小之校地與和平高中、芳和實驗中學於臥龍街上相鄰,三校為強化合作以相互共享資源,2008年共同成立「臥龍學園」之學校聯盟,並以臥龍街上的常生植物台灣欒樹為聯盟代表,2008年至2017期間甚至每年共同舉辦聯合校慶,並在臥龍街上舉行封街園遊會。[1][2]
- 日治時期
任別 | 姓名 | 任職日期 | 離職日期 | 備註 |
---|---|---|---|---|
1 | 土特兵助 | 1929年 | 1937年 | 首任 |
2 | 井口靜夫 | 1937年 | 1939年 | |
3 | 南景行 | 1939年 | 1945年 |
- 台灣光復後
任別 | 姓名 | 任職日期 | 離職日期 | 備註 |
---|---|---|---|---|
4 | 陳炳禧 | 1945年 | 1958年 | 光復後首任 |
5 | 張榮昌 | 1958年 | 1962年 | |
6 | 張烏洋 | 1962年 | 1964年 | |
7 | 彭瑞卓 | 1964年 | 1969年 | |
8 | 王陳美女 | 1969年 | 1973年 | 前東園國小校長,全台第一位女校長[3] |
9 | 康健 | 1973年 | 1980年 | |
10 | 陳鶚 | 1980年 | 1986年 | 制定校歌及校訓 |
11 | 吳州柏 | 1986年 | 1992年 | |
12 | 林樹根 | 1992年 | 1995年 | |
13 | 黃傳欽 | 1995年 | 2002年 | |
14 | 張文宏 | 2002年 | 2010年 | |
15 | 邱錦興 | 2010年 | 2013年 | |
16 | 王景坤 | 2013年 | 2016年 | |
17 | 黃志成 | 2016年 | 2020年 | |
18 | 連世驊 | 2020年 | - | 現任 |
校內空間[4]
- 和平樓:1966年建成,樓高三層,因過於老舊而拆除
- 仁愛樓:1976年建成,樓高三層,以普通教室為主,並包括教務處。
- 信義樓:1978年建成,樓高四層,包括普通教室、附設幼稚園。
- 實踐樓:1982年建成,樓高五層,以普通教室為主,並包括輔導室。
- 忠孝樓: 1973年建成,樓高五層,校門穿堂,並包括校長室、學務處、總務處、合作社、圖書室、民俗文物館(校史室)
- 活動中心:1986年建成,樓高五層,並設有大禮堂。
- 游泳池:1987年建成,2008整修為溫水游泳池。
- 操場:包括200公尺跑道並設有司令台。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