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遍認爲大篆在周宣王期間以系統化,並以垂直規則出現的瘦長字體描繪,成為籀文。戰國秦又有石鼓文,古代被當作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
小篆又稱秦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公元前221年),向全國頒布的官方文字,當時的丞相李斯奏請始皇帝統一全國的文字,始皇帝命他主持文字的統一工作,一方面廢除六國的古文以及區域用字,一方面以秦國通用的籀文(傳為周宣王太史籀所造,屬於大篆的一種)為基礎加以簡化,使之成為秦朝的官方文字,並且漢唐沿用了幾百年,至漢朝時期,民間普遍盛行隸書。至此,小篆不再具有法定地位。
李斯曾編寫《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小篆為秦代通用的標準字體,選「漢·許慎《說文解字·敘》」[1],大約3300個小篆漢字認可名單的非現存作品。它們的形式較不長方形和更加似方形。第一本字典,《說文解字》(公元100年—121年),在540部首之下顯示9353小篆字體,是許慎在漢代的畢生事業。
三國時期,曹魏正始二年(241),以古文、小篆、隸書三種字體刻立三體石經。孫吳天璽元年(276),以篆書分別刻立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
後世小篆另有演化出的鐵線篆。字體形式變化不大,但用筆圓活,字劃細硬似鐵、筆劃從頭至尾粗細一致,形似如線。主要是由秦代《嶧山刻石》等李斯手書的碑刻中演化出來。唐代李陽冰猶善此種書法。即後世稱唐代李陽冰的篆書為「鐵線篆」。代表作品為《三墳記》。
踏入現代,隨著電腦出現而對傳統書法藝術帶來衝擊,電腦字庫開始收錄一些小篆的書體,學術類北師大說文小篆和商業類以書法家張永明書寫、方正集團開發的小篆體[2]及漢儀公司開發的篆書[3][4]系列為代表。
六朝道教傳說,天界所用文字及道經都是篆書,仙真或有道之士把篆書轉寫成隸書,使道經流傳世間。如東晉《太上靈寶五符序》說該經本是「科斗古書,字不可解」;東晉《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則稱天書本是「雲篆」或「祕篆文」。靈寶經上常記載了天書上的「雲篆」與經轉寫的隸字。[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