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降E大調第3號交響曲,作品20,是俄國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的音樂作品。創作於1929年夏季,同年10月完成,並於1930年1月21日由亞歷山大·高克率領列寧格勒管絃樂團及嘉佩樂學院合唱團(Academic Capella)作首演。1932年由斯托科夫斯基於美國作首演,惟剔除了合唱部份。
這是繼《第2號交響曲》後的另一首「實驗性」合唱作品,所採用的是基爾沙諾夫(Semyon Isaakovich Kirsanov)的歌頌勞動節(May Day)的詩篇,因此本曲亦有副題,稱為「勞動節」。
據作曲家自己說:「這首作品和第二交響曲在性格上完全不同。第二以鬥爭為主題,而第三則著重表現和平、建設及節日氣氛。」[1]
評論家和學者對這首交響曲的背景資料所知甚少,不過,當作曲家畢業後受僱於工人青年劇場時,他有考慮過在劇樂的基礎上是否能發展出新的寫作題裁或表達形式,因此《第二》和《第三》末段的合唱部份,不難看得出亦包涵了劇場的元素。同一時期,作曲家剛完成了他第一齣歌劇《鼻子》和默劇電影《新巴比倫》,亦正開始創作他的第一套芭蕾舞劇《黃金時代》。
本樂曲為單一樂章作品,當中可再細分為六個部份:
演奏時間約為25分鐘。
雖然形式上和《第2號交響曲》有很多相近之處:例如兩首都採用了單樂章形式、末段加入了合唱、內容以歌頌蘇聯新時代的美好等,但在音樂言語上,《第3號交響曲》的調性非常明顯,少了很多不協調的和聲;而聲部線條亦比《第2號交響曲》簡單,不使用過複雜的聲部對位(雖然仍有採用對位、卡農、動機轉化等寫作手法,但聲部數目明顯減少了)。而且,本曲亦採用了一些耳熟能詳的曲調,同時他亦強調在這作品中盡量避免把任何一個旋律重覆使用。[2]最後,演奏時間亦比《第2號交響曲》長近一半以上。
跟《第2》的情況相近,《第3》的演出後反應只屬一般。西方社會大都視本曲只淪為典型的宣傳工具;當時仍身處美國的普羅高菲夫亦加入批評行列。而在蘇聯國內,首演後再一次公演,已經是1960年代的事。而到目前為止,《第2》和《第3》的上演次數,遠遠還不及其他交響曲。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