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穿著Prada的惡魔 (電影)
2006年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穿著Prada的惡魔》(英語:The Devil Wears Prada)是一部2006年美國黑色幽默喜劇劇情片,改編自勞倫·維斯貝格爾2003年的同名小說。本片主演為梅莉·史翠普、安·海瑟薇、史丹利·圖奇、賽門·貝克、艾蜜莉·布朗以及阿德里安·格蘭尼。 本片由溫迪·費曼製片,大衛·法蘭科執導,並由20世紀福斯負責影片發行。梅莉·史翠普在片中的演技備受褒揚,並因此獲得諸多獎項提名,其中就包括創紀錄的第14次奧斯卡獎和金球獎最佳喜劇或音樂劇女主角提名。艾蜜莉·布朗也憑藉這自己在本片的優秀演出而獲得了影評人的肯定和不少獎項的提名,同時也接到了不少電影製片人的邀約。
Remove ads
本片在2006年6月30日在北美公映後,得到了美國影評人和觀眾的歡迎,並在當年暑期檔創造了讓人驚訝的高票房。在海外市場,梅莉·史翠普因為該片繼續了她在商業上的成功,但同時也招致了影評人的批評。在2006年10月份之後,該片的主要票房收入都來自海外市場。影片下片之後,在2006年12月所推出的DVD在北美市場成為當月首選。根據最終票房統計,《穿著Prada的惡魔》無論是在美國本土票房還是海外票房都位居2006年的前20名。其全球總票房超過3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北美以外的市場。
儘管本片的背景設定為美國的時尚行業,但是大部分時尚設計師或其他時尚名人都避免自己出鏡,擔心此舉會招致《時尚》美國版主編安娜·溫特的不滿,因為溫特女士被絕大多數人認為是片中米蘭達的原型。但是,設計師們卻允許他們所設計的服裝或配飾以租借的方式在電影中出鏡,因而使得本片成為影史上服裝造型價值最昂貴的電影。[3] 安娜·溫特最終克服了自己最初的懷疑,她表示她喜愛這部電影,特別是梅莉·史翠普的表演。[4]
Remove ads
劇情簡介
安迪·薩克斯是一位剛從西北大學畢業的有抱負的記者。儘管她對時裝業嗤之以鼻,但她還是找了一份米蘭達·普瑞斯特利初級私人助理的工作,米蘭達·普瑞斯特利是《伸展台》雜誌的主編,這是一份「數百萬女孩願意為之獻身」的工作。安迪打算暫時忍受米蘭達的過分要求和屈辱,希望一年內能在其他地方找到一份記者或作家的工作。
起初,安迪在工作上手足無措,與她八卦、時尚前衛的同事相處得不好,尤其是米蘭達的高級助理艾米麗·查爾頓。在一次試穿會議上,米蘭達在整個團隊面前斥責了她,之後她找到藝術總監奈傑爾,幫助她了解時尚界的訣竅。她開始穿得時髦,並努力適應米蘭達的所有奇思幻想,卻在她與男友奈特的關係中造成了問題。男友奈特對她總是聽從她的新老闆的使喚感到沮喪。
米蘭達注意到安迪的外表和對工作的投入發生了變化,並開始給她更多的責任和復雜的任務來處理。慢慢地,安迪變得更加迷人並熟知了《伸展台》哲學。她在工作上的表現逐漸勝過艾米麗。與此同時,艾米麗一心想著作為米蘭達的助手參加巴黎時裝週,這促使她嘗試極端的飲食,損害了她的健康。艾米麗身體不適,無法記住慈善活動賓客的重要細節,安迪出面挽救米蘭達,後來被要求在巴黎時裝週上代替艾米麗擔任米蘭達的助理。米蘭達讓安迪通知艾米麗不去巴黎,但當安迪給艾米麗打電話時,艾米麗被車撞了,最終被送進了醫院。安迪然後告訴正在康復的艾米麗這個消息,艾米麗非常生氣。當安迪把這個消息告訴奈特時,他很生氣她已經變成了她曾經嘲笑過的人,於是他們分手了。
在巴黎,安迪從米蘭達那裡得知她即將離婚。那天晚上晚些時候,奈傑爾告訴安迪,他已經接受了新晉設計師詹姆士·霍特的創意總監職位。安迪與一位迷人的年輕作家克里斯蒂安·湯普森共度一夜,湯普森告訴她米蘭達將被賈桂琳·福利特取代,成為《伸展台》的編輯。安迪對米蘭達感到難過,試圖警告她,但米蘭達將她趕走了。
在稍後的午餐會上,米蘭達宣布賈桂琳為霍特的新創意總監,安迪和奈傑爾驚呆了。後來在車上,米蘭達向安迪解釋說她已經知道要取代她並犧牲奈傑爾以保住自己的工作的陰謀。當安迪感到厭惡時,米蘭達指出,安迪來巴黎也是對艾米麗也做了同樣的事。到達目的地後,安迪離開米蘭達,將手機扔進協和廣場的噴泉,然後返回紐約。
一段時間後,安迪與奈特會面並道歉。奈特告訴安迪他在波士頓找到了一份副廚師長的新工作,他們和解了。同一天,安迪接受了紐約一家大型出版公司的面試並獲准工作。編輯講述了他如何打電話給《伸展台》要推薦信,米蘭達告訴他,雖然安迪是她作為助理時最令人失望的人之一,但他如果不雇用她就是個白痴。然後,安迪打電話給艾米麗,並與她和解,把她在巴黎獲得的禮服送給了她。下午路過《伸展台》辦公大樓時,安迪在米蘭達上車時與她進行了眼神交流。雖然安迪揮了揮手,但米蘭達沒有理會她。米蘭達坐上車後才露出了微笑。
Remove ads
演員
Remove ads
製作過程
推廣經歷
評論反響

《時尚》美國版主編安娜·溫特穿著普拉達出席了《穿著Prada的惡魔》紐約首映禮。她的好友芭芭拉·埃米爾(Barbara Amiel)說道,安娜認為這部電影不值得進影院觀看,買張DVD就夠了。[6] 但是根據安娜·溫特在DVD發售日接受芭芭拉·沃爾特斯(Barbara Walters)採訪時卻說,她認為這部電影「非常有趣」,並讚揚米蘭達「果斷」的性格,「任何使得時尚變得快樂、有趣和時尚的東西對於我們時尚產業都是有利的,我是百分百支持的。」[4] 史翠普評價安娜·溫特「在書中的表現比電影裡更令人不安」。 [7]
总结
视角
《穿著Prada的惡魔》從2006年6月在北美地區上映三個月後,導演大衛·法蘭科和原作者勞倫·維斯貝格爾獲得了他們的第一個獎項——鵝毛筆獎「《名利場》最佳小說改編類電影獎」。該獎項由《名利場》雜誌工作人員提名並頒獎,編輯皮特·巴特讚揚了兩個人的工作:
《穿著Prada的惡魔》是一部激情洋溢、完美質感的電影,這部電影以它的超高票房在某些行業引起了震動。它讓國人欣喜不已,就像維斯貝格爾的書,仍在幾個國家級暢銷書榜上表現強勁。[8]
《穿著Prada的惡魔》榮膺美國國家評論協會2006年度十佳影片之一。[9] 美國電影學會也給予了該片類似的獎勵。[10]
本片同時也得到了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的關注,併入圍了2006年度金球獎的提名。其中梅莉·史翠普因本片獲得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獎,而電影本身也獲得了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提名,同時艾蜜莉·布朗也獲得了最佳女配角提名。[11]
2007年1月4日,梅莉·史翠普被美國演員工會提名為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12] 四天後,史翠普因為《穿著Prada的惡魔》和《大家來我家》獲得了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女配角。[13] 2007年1月11日,編劇艾蓮·布洛什·麥肯納獲得美國編劇工會的美國編劇工會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14]
隨後,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公布了他們的2006年度提名:女主角演員梅莉·史翠普、女配角演員艾蜜莉·布朗、電影服裝設計派翠西婭·菲爾德和編劇艾蓮·布洛什·麥肯納都獲得了提名;此外,化妝及髮型師妮姬·萊德曼(Nicki Ledermann)和安吉爾·迪安傑里斯(Angel de Angelis)也獲得了提名。[15]
2007年1月23日,梅莉·史翠普獲得了她的第14個奧斯卡獎提名,進而將她所保持的表演類最多提名次數記錄13次提升到14次。同時,派翠西婭·菲爾德也獲得了提名。[16] 雖然她們二人都沒有最終拿獎,但是在最後的宣讀獲獎人時,艾蜜莉·布朗和安·海瑟薇在舞台上通過一段有關本片的小表演讓觀眾笑逐顏開。她們兩人非常緊張地詢問誰給梅莉·史翠普買咖啡了,而史翠普則在台下裝出嚴厲的表情。[17]
Remove ads
電影改編
《穿著Prada的惡魔》電影的極大成功導致了一個美劇改編企劃,但最終流產。該改編企劃計劃《穿著Prada的惡魔》電視劇版於2007年到2008年播出季在美國福斯電視網播出。該電視劇原計劃由福斯電視工作室製作,並試圖打破傳統美劇長度或半小時或一小時的限制,以及改變美劇由單機位拍攝的習慣。但是該劇最終沒有完成試播集的拍攝,甚至連試播集的前期製作都沒有完成。[18]
隨著電影的熱映,勞倫·維斯貝格爾所創作的原著也重新受到讀者的關注。《穿著Prada的惡魔》的原著小說在2006年成為《今日美國》年度暢銷書榜第八名,[19] 同時也是當年美國圖書館第二受歡迎的借閱書籍。[20] 原著有聲書於2006年10月發行,並迅速成為多媒體小說暢銷榜第三。[21]
2015年,據報道,美國百老匯戲劇製片人凱文·麥科勒姆與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達成一向協議,麥科勒姆將在兩年內陸續從福斯的片庫挑選一部分作品改編成音樂劇。而其中他最感興趣的兩部電影就是《窈窕奶爸》和《穿著Prada的惡魔》。但麥科勒姆最終改編的第一部作品卻是德魯·巴里摩爾在1998年拍攝的電影《灰姑娘,很久很久以前》,[22] 劇場狂熱者們可能會對《穿著Prada的惡魔》音樂劇感興趣,「(《穿著Prada的惡魔》)並非一個可怕的原作,」影音俱樂部觀察道,推測將會由帕蒂·魯普恩或伯納黛特·皮特斯在舞台上為大家出演一個令人難忘的米蘭達。[23]
光碟發行
《穿著Prada的惡魔》的DVD於2006年12月12日在北美發行。除了影院上映的內容外,DVD還增加了如下內容:[24]
- 導演大衛·法蘭科、剪輯馬克·里沃爾西、服裝指導派翠西婭·菲爾德、編劇艾蓮·布洛什·麥肯納、製片人溫迪·費曼和攝影師弗諾里安·巴爾豪斯的評論音軌。
- 一段五分鐘的搞笑花絮,其中有個鏡頭是安·海瑟薇不得不穿高跟鞋時發生意外而失態。此外還有其他搞笑內容,例如某位劇組成員穿著運動服在時裝秀的伸展台上散布,以及梅莉·史翠普在巴黎早午餐場景中宣稱「我有一些裸照給你」。[25] 與大多數搞笑花絮不同,本DVD收錄的拍攝花絮並非連續的,而是經過蒙太奇剪輯的。素材大多來自後台照片和一些失誤鏡頭。
- 五個花絮:
- 《走向大銀幕》(Trip to the Big Screen):片長12分鐘,講述了電影製作前期的一些預備工作,討論小說改編成劇本中的一些改變,為和選擇大衛·法蘭科執導以及其他一些問題。
- 《紐約與時尚》(NYC and Fashion):真正的紐約時尚場景和電影中將如何實現它。
- 《派翠西婭的時尚幻想(Fashion Visionary Patricia Field):服裝指導派翠西婭·菲爾德個人資料紀錄片。
- 《抓住華倫天奴》(Getting Valentino):講述了如何說服華倫天奴設計師瓦倫蒂諾·加拉瓦尼出鏡的過程。
- 《開膛手的老闆》(Boss from Hell):一部講述關於類似米蘭達·普瑞斯特利這般難於應付、噩夢般老闆的故事。
- 15個被刪掉的鏡頭,導演大衛·法蘭科和剪輯馬克·里沃爾西在評論中提及。
- 電影預告片、原聲帶宣傳物及其他內容。
該DVD提供西班牙語和法語的隱藏字幕,擁有全螢幕和寬螢幕兩個版本。DVD的封面除了保留電影海報的紅色高跟鞋圖案之外,還增加了演員照片和「Hell on Heels」的標語。2007年2月5日,DVD在英國發行。
電影的藍光碟和DVD是同期發行,並保留了和DVD相同的花絮內容。但是藍光碟的短片內容卻被丟棄並替換成字幕彈出的瑣事軌道,它們可以單獨觀看或與評論音軌一同觀看。[26]
自2006年12月12日開始發行後,《穿著Prada的惡魔》的DVD或藍光碟迅速成為美國電影錄影帶租賃市場最受歡迎的作品。從發行之日起到當年年底,DVD和藍光碟的銷售總額突破2,650萬美元;直至次年3月底,其銷售成績從未跌出北美排行榜的前50名,且銷售總額已經翻了一番。[27] 在DVD發行之後的次周,其銷售量就空降至DVD銷量榜季軍。截止2007年年底,該片DVD和藍光碟銷量近560萬份,銷售總額達到9,440萬美元。[28]
在剪輯與導演的評論音軌里提及,被刪除的鏡頭有交代一些影片中相關人物的背景資訊。但是電影剪輯馬克·里沃爾西認為應該將故事情節集中在米蘭達和安迪的衝突上,因此往往沒有經過導演大衛·法蘭科的同意而刪除。
法蘭科一般會贊同里沃爾西的剪輯,但是有一個鏡頭除外。這個鏡頭是講述安迪前往卡爾文·克雷恩展廳,法蘭科認為這個情節展示了安迪的工作不僅僅只是為米蘭達的私事而奔波
續集
2013年,勞倫·維斯貝格爾完成了《穿著Prada的惡魔》的小說續集《穿著Prada的惡魔2:復仇》(Revenge Wears Prada)。但是《穿著Prada的惡魔2:復仇》電影版或者其他《穿著Prada的惡魔》的續集似乎並沒有提上製作日程,原因是《穿著Prada的惡魔》片中的兩位主角並不希望推出續集電影。梅莉·史翠普的電影是從來不拍攝續集的,據說她尤其沒有興趣拍攝這部電影的續集。雖然安·海瑟薇表示有興趣和同樣的人繼續合作,但是大家合作的東西必須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在接受《名利場》採訪的時候,海瑟薇說道:「(《穿著Prada的惡魔》)也許彈出了美妙的音符,但現在已經是曲終人散的時候了。
相關詞條
- 九月刊——2009年電影,一部講述《時尚》美國版主編安娜·溫特爾日常工作以及她與其他同事互動的紀錄片。
- 我愛糖衣路——2000年電影,關於一個在紐約時尚雜誌里工作的過勞和被虐的低職級女雇員的喜劇片。
- 與鯊同游——1994年電影,關於由凱文·史貝西主演的暴虐製作人和他助手的故事。
參考文獻
勞倫·維斯貝格爾. 时尚女魔头. 譯林出版社. 2007-02-01 [2017-01-11]. ISBN 9787544701501.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