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
1942年創建的福州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42年創建的福州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 | |
---|---|
校徽 | |
地址 |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湖東路43號 |
郵遞區號 | 350003 |
其它名稱 | Fuzhou No.3 Middle School |
類型 | 公立中學 |
創辦日期 | 1942年7月 |
校長 | 張年雄 |
副校長 | 杜開顏、楊永東、周雪英 |
黨委書記 | 連仁昌 |
職員人數 | 160人(2014年)[1] |
年級 | 3 |
學生人數 | 逾2000人(2014年)[1] |
語言 | 漢語普通話、英語 |
校園面積 | 27940平方米[2] |
校訓 | 勵志、篤學、力行 |
校刊 | 《三葉蟲》《Dawn》 《湖濱》《湖濱晨笛》 《陽光》 |
學生會長 | 陳琳璐(15~16學年)[3] |
社聯會 | 林澎(15~16學年)[3] |
體育 | 福州三中游泳隊 福州三中健美操隊 福州三中足球隊 福州三中田徑隊 |
電話號碼 | +86 (0)591 87559685 |
學校網址 | 官方網站 |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是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一所示範性高中[4],也是福建省一級達標高級中學[5]。簡稱福州三中。校訓為「勵志、篤學、力行」[6]。學校西面臨近西湖[7],南方通向三坊七巷[2]。前身是成立於1942年8月的福州市立初級中學[8],後幾經改易,1952年6月正式定為福州第三中學[4]。校園占地面積27940平方米,其中21世紀新建的教學辦公綜合樓總建築面積23580平方米[2]。至2014年,在校生逾2000人,教職工凡160人[1]。該校亦有體育節[9]、科藝節[9]、社團巡禮[2]等諸多學園文化活動,各類社團逾30個[2]。每月出版校刊《三葉蟲》[1]。中國科學院院士梁敬魁、王乃彥和林惠民曾在此就讀[5],2010年就任的校長邵東生亦是該校校友[10]。該校與初中部福州第十九中學屬於同一法人[11],在長樂濱海新區也擁有濱海校區[12]。
1942年8月,福州市立初級中學正式成立[8],在津門路[9]:145。曹瑞書時任校長。1944年10月,時值日軍侵華,福州第二次被占領,學校分散。一部分與「市商」合併為「市立聯中」,遷往林森縣穆源鄉。陳廉任校長。次年5月,榕城既光復,學校恢復建制。同年9月,學校遷回福州。[13]當時在鼓樓區古仙橋[9]:145。劉大業主持校政。1946年2月,劉大業奉令他調,改由陳蔭岑接任校長。[13]1947年8月,遷到西湖旁,此後未遷[9]:145。1948年始辦高中部,同時作為一所完全中學更名為「福州市立中學」。此六年間,學校一切從簡,校舍或借租或徵用,慢慢擴充。學生人數由180名增至700餘名,教職員達39人,班級數由3個增至13個。[13]
1949年8月,解放軍進入福州[14]。同年9月,軍代表進駐學校。次月清點,免去陳蔭岑校長之職。11月,福州市軍管會主任韋國清任命吳從征為正校長,林元喬為副校長。1951年,福建省教育廳為改造學校,統一領導,同意福州市人民政府的報告,將市立中學改名為福州市立第一中學,簡稱「市一中」,同時將私立中建初級中學併入市一中。吳從征猶任校長。1952年1月,市一中接收私立黃花崗初級中學。[13]同年,私立中學福華亦併入[8]。在該時期併入的學校還有樂群中學、中建中學[9]:145。6月,福州市統一調整校名,市一中正式定名為「福州第三中學」[4]。10月,中國共產黨福州第三中學支部成立,朱敏任校黨支部書記[13]。
1953年,福州三中被福建省教育廳定為重點中學[14]。其時辦學條件有很大改善。次年,原福州女子中學校舍劃歸三中。1959年,福州三中被選為福建省重點學校[8]。次年,學校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時任副校長林璧人代表學校上京,出席群英會。1962年,學校被福州市體委定為以游泳、籃球、田徑、體操為重點發展項目的重點學校。次年成為福建省首批「辦好的」14所省級重點校之一。自是年始,每年中學招生規定三中為首批錄取學校。至於經費、教師配備、班級規模、基建設備、人員編制等方面,三中亦得到相應重點校待遇。而在文革後的1978年,三中再次被確定福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的地位。[13]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課,校行政領導和共產黨、共青團組織癱瘓,工作組進駐學校。同年8月,三中成立紅衛兵組織,學生投入破四舊之運動,不少老師被抄家,一些教師與校領導被關入牛棚。1967年一月風暴後,校內武鬥。次年工宣隊進駐福州三中,成立校革命委員會,1969年,首批學生赴閩北插隊落戶。此後,乃複課鬧革命,舉辦學習班,「清理階級隊伍」。[13]
文革結束後,學校才恢復正常運轉[13]。至1986年,該校班級數達40個,學生近二千,教職工逾二百,1949年以來的畢業生達1.5萬。此時期三中高考成績亦在全省前列。[15]:462
1994年,福州三中被評為福建省一級達標中學。2003年被確定為首批福建省示範性高中。[5]
宋時福州曾有西園,即位於今福州三中之所在[16]。三中所在處又曾有春風樓[17]。至清代,此處則屬於環珠門外,建有皇華館[17][18]。
福州三中校園占地面積27940平方米。教學樓總建築面積23580平方米。其中,地上十三層面積17869平方米,該區域供學生學習,教師辦公。此外設有校史展覽室、錄播室、科技活動室、一體化圖書室等。地下一層面積5711平方米,作為地下停車庫,可容納六十餘部機動車及五百餘部非機動車。[2]教學區域內有普通教室42間[1]。除了普通教室,福州三中擁有理化生實驗室、微型計算機活動室、語言實驗室[19]。
該校圖書館建成於1986年3月,是中國大陸首家中學聲像圖書館[15]:462。館面積943.6平方米[21]。建設資金由華僑捐贈[13]。建館時藏書五萬冊,擁有錄影機配20吋彩色電視43套[15]:462。1990年代初,藏書6.7萬冊[9]:145。1993年起,該圖書館逐步建立電腦管理系統與館藏書目資料庫[22]。至1995年時,藏書八萬餘冊,閱覽席278個,管理人員七名,年購書經費2.5萬元人民幣[21]。21世紀初曾提供視頻點播服務[23]。建於21世紀初的獨立圖書館樓占地面積2353平方米。
三中曾於1957年在校內建有簡易靶場[24]。至1970年代,學校操場旁曾有水泥砌就之游泳池[25]。後建有體育館[19],內設25米[26]游泳池[19]、體操房、桌球室,其高層有多媒體教室。館占地面積4598平方米。操場敷有環形塑膠跑道,一圈300米,占地十五畝。[1]
1974年,校園內建立土地電觀測點[註 1]。1980年撤銷。[28]
該校無供學生寄宿用的宿舍樓,但家距學校遠者可寄宿教師宿舍區[29]。
1960年代起,福州三中展開教學改革試驗,稱為「超前拔尖,培養科技幼苗」,先後培養14名學生跳級升入大學[9]:145-146[30]:271。1970年代該校曾設有「文藝班」[31]。據1986年《福建經濟年鑑》之說法,注意培養「尖子」,「促使學生冒尖」,是其諸辦學特色之一[15]:462。2000年始,該校設立「理科實驗班」[5],從入學新生中選擇,集中培訓,測試選拔[32],以選出對理科學習有興趣、天賦、適合參加學科奧林匹克競賽者組成班級[5]。其目的在於,俾其學生在競賽取得成績,並在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試中具有優勢。為此,學校集中師資配備以適應其學生學習需求。[5]該校亦設有「創新班」,其定位為文理兼備,惟偏向理科。每屆創新班學生數約一百人。[33]市質檢成績優且中考分數列全市前位者,可免試編入理科實驗班或創新班。如果入學時未編入此二類班級,在高一、高二期間成績優秀者亦可申請進入。[32] 2005年,該中學與加拿大愛爾德格拉夫中學、加信教育集團合作開辦「愛迪生中加友好實驗班」。該校向省教育單位報送的材料聲稱,設班目的是為提高學生外語、思辨、行為、領導四能力,培養有中國基礎教育功底與國際視野、未來發展潛力者。[34]高一上學期,其授業以中國大陸普通高中課程為主,同時有外教教授英語。高一下學期,學生自主選擇,以分出高考班、出國班。其學籍在福州三中。[5]2017年年底,錢學森誕辰紀念日將在福州市舉行,屆時福州三中申辦錢學森班,由理科實驗班和創新班中選拔最優秀的學生組成。[35] 目前,福州三中實行自主招生制度,112名被錄取者與中考前56名編入三個實驗班。 福州三中軍訓時強制要求學生必須剪運動頭,且動用了派出所等強制力,考生注意避雷。
至於師資方面,1959年成為省級重點校後,學校認為骨幹教師甚少,乃令全部骨幹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子」,要求「定人、定任務、定年限」,在教學實踐中傳授經驗。數年後不僅師資力量增強,亦為其同市部分兄弟學校培訓了一百餘位教師。[30]:273該校也派出教師至教學相對薄弱的學校兼課,如在2004年曾派出11名高級教師,建立「一對一」師徒關係[36][37]。
在1989年,三中教職工凡256人,128人專任教師,7人為特級教師,41人為高級教師。當年教學班37個,凡1766名學生在校。[9]:145
2010年代前期,福州三中的學生多來自福州屏東中學、福州第十九中學、福州第十八中學、福州勵志中學、福州華倫中學諸初級中學[38]。
福州三中曾在1958年試行理科兩年制[13]。1974年至1980年六年間,福三中參與教育部《中學數學實驗教材》初高中全過程試驗[39]。1980年代初,該校成為閩省中學語文教改試驗基地[40]:2。在1981年,該校試用自編語文課本[40]:3[41],而初中數學科試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新編初中數學教材[39]。
在文化課以外,該校自1956年開始嘗試將綜合技術教育列入課程[13]。1970年代初期有農業課[25]。1980年代,該校要求,凡自此畢業者,必須會編寫電腦程式[15]:462。至1990年已在不同年級增設了計算機、英文打字、植物栽培、家用電器、技工、照相等必修課或選修課,同時加強勞動技術教育[8]。據1990年《教育大辭典》,該校在課堂教學之外,一度積極開展課外活動[8]。至道德教育上,學校借開放日、家訪等手段,強化「家庭教育」。亦借班級板報與每周一次的晨會等管道進行時事政治教育。[42]
校內有團委學生會。2003年時,該會公開下屬部門有九:宣傳部、外聯部、文娛部、電腦信息部、新聞部、體育部、生活部、校刊《三葉蟲》編輯部、校廣播站[43][44]。學生會每年皆進行幹部競選。該校亦有以年段為單位的家長委員會。[42]
1980年代,福州三中曾有40餘個興趣小組,如湖濱文社、數學愛好者協會、航模、艦模、無線電、電子計算機、武術隊、合唱團等[19]。至2013年,校內共計有三十三個學生社團,其中包括:湖濱文社、天文社、模擬聯合國社、無戒動漫社、話劇社、英語角、籃球社、羽毛球社、街舞社、魔術社、雅言社、LIVING VOICE樂隊、Tick-tock樂隊、Loading樂隊、純木空間吉他社、棋社、魔方社、推理社、現代視覺研究會、PASSERS-BY DV社、超現實事物探究社。學生社團由學生管理,有固定活動時間與場地。[2]2008年學生會社團部負責人嚴瑋璇曾稱「學校幾乎每年都有新的學生社團產生」[42]。此後,社團仍在發展,至2016年,數量上已達三十九個。[45]
21世紀初,福州三中曾兩度自有網絡學生論壇「聊天廣場」[46]。
中學內有長期舉辦的校園活動。1990年代曾有「校園吉尼斯大獎賽」[47]。體育節於1987年創立[9]:146,每年皆有舉辦[42]。2002年時,即第15屆體育節,曾設在12月31日[43]。高一年段比賽項目為竹竿舞、21人跳繩;高二年段項目為健美操、10人11足;高三則為拔河,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賽。此外可挑戰校園吉尼斯紀錄,參加高一高二籃球對抗賽。[48]自2005年始,每年該校都舉辦社團巡禮[2],校外學生亦可參加[48]。 該校亦有班班有歌聲、環保服裝設計大賽[48]、校園科學藝術文化節等活動[1]。科學節、藝術節始辦於1987年,年年未絕[9]:146。每年在校的最後一日,晚間各班學生留校聚餐、聯歡[48]。年終聚餐是該校延續數十年的傳統。《海峽都市報》稱,這是往屆學生「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項目。[49]部分社團成員、學生會幹部、學校領導會在此期間參與「巡樓」活動,為各班同學送新年祝福,並抽獎[50]。巡樓學生中有角色扮演者[48]。
固定活動之外,該校亦有不定期的文藝活動。如1985年9月,為慶祝中國大陸第一個教師節,學生排練文藝節目,弦歌舞蹈慶祝之[51]。而該校學生的體育運動,包括籃球、體操等。《福州市志》評價,1953年競技體操運動在福州開展較普遍,而包括福三中在內的一批學校水平較高。其三年後,福州市體委建立業餘訓練網,組織包括三中在內一些學校的體操愛好者,每周訓練二到三次,寒暑假集中訓練。1950年代末,該市向國家級和省級組織輸送了一批體操運動員。[52]1957年始,三中曾在校內設立簡易靶場,開展射擊活動。後因文革暫停。1973年2月曾恢復。[24]科學技術方面,《福州市志》記載,航空模型活動於1950年在該校內的三所學校率先開展並迅速推廣[53]。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該校開設業餘電台[53]。
至於學生志願活動內容,社區服務是其一[42]。譬如2016年暑假,該校學生在鼓樓區鼓西街道達明社區開展夏令營活動[54]。
福州三中校園內發行校刊《三葉蟲》[1]。該刊1993年創辦。每月一期,每份一元人民幣,放在教學樓指定位置,無人售賣。[48]刊物編輯部曾公開隸屬於校團委學生會[44],如其2001至2002學年工作計劃指出,要促進校刊工作的開展,「充分藉助這個宣傳陣地用優秀的作品鼓舞全校學生」[55]。心理教研室亦在校內刊行心理健康刊物《陽光》,至2014年已辦六十餘期[56]。此外也曾刊刻過《陽光高考專刊》[57]。
福州三中校訓為「勵志、篤學、力行」[6],設立的學風為「勤奮、嚴謹、求實、進取」,教風為「嚴肅、嚴格、嚴謹」[15]:462。
該校1950年版校歌由朱維莊作詞,王耀亭譜曲。二人悉皆該校教師。歌詞如下:[58]
“ | 我們有鬥爭的精神……我們福三中的同學千千萬 | ” |
後來使用的校歌為:[6]
“ | 湖畔榕蔭叢 巍峨福三中……這裡是生命的新起點 我們翱翔海闊天空(海闊天空) | ” |
該校徽由蘇東方設計,具備意涵。三個「中」字所排成的三重疊三角形,形似三座山,喻指第三中學,且三山亦為福州別稱。三山聳立,又有「無限風光在險峰」之意,以激勵學生不斷攀登科學文化高峰。 三個「中」字所圍成圖案的中間三角形,意指創辦時的福州市立初級中學。周圍三個「中」字表示先後歸併的三所私立中學——中建、黃花崗、福華,體現學校沿革。三個「中」字朝向三方,喻鄧小平所言教育的三個面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亦象徵學校「三為」辦學原則——德育為首、教學為首、育人為本。三個「中」字的中間豎筆,連接成拉丁字母「Y」形。「Y」是育字拼音字頭,體現學校「育人」屬性。「Y」又形似幼芽,象徵中學如園地,人們從事基礎教育,以培育幼苗。三個重疊三角形又形似挺拔向上的三棵樹,意指「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襯底的白藍兩色象徵純潔與希望。[59]
走出福州三中黌門的諸生,投身眾多領域。據1985年《福建畫報》,當時曾就讀該校者身份包括工人、工程師、農藝師、經理、記者、軍人等[51]。在理工方面,有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家梁敬魁、核物理學家王乃彥、計算機科學家林惠民博士。[5]此外有理論物理學家吳忠超,曾為史蒂芬·霍金學生[5],並任其著作《時間簡史》簡體中文版譯者[60]。畢業於此校的計算機科學家許榕生曾推動中美網際網路之間的連接[61],後又擔任中國反黑客部隊之首領[62]。藝術方面的校友,有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郭祖榮[63]。教育領域中,2010年就任福州三中校長的邵東生曾是該校學生[10]。至於從軍者,有中將陳希滔及吳樹照、蔣寶祺、聶慶榮、張毅軍四位少將[5]。
福州三中在1983年被定為福州市對外交流窗口單位[9]:146,是共和國時期福建省最早對外開放的「窗口學校」。21世紀初葉,該校開設「愛迪生中加友好實驗班」,該校亦成為「福建省漢語推廣基地學校」。[1]在福州與長崎結為友好城市後的1983年8月,該校與長崎女子商業高等學校結為友好學校[64][65]:106,開展文化教育交流[15]:463。如1993年8月,長崎市曾派出「長崎少年大使訪中團」訪華,在福州三中展開交流會[66][65]:106。在1984年,三中也與英國的有關學校互派訪問教師[9]:146。21世紀,該校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伊利諾伊大學、英國華威大學保持協作關係[1]。
福州三中曾經在該城北峰設有分校[67]。分校建於1970年代初[14]。教室由干打壘的黃泥牆撐起。分校亦建有食堂。1970年代初,學生每學年都要赴北峰分校勞動學習兩星期至三個月。在校大部份時間里,學生需要下田上山。[25]當時全市有二十四所市區中學到北峰創辦分校[14]。
金山校區建成於2004年[68]。次年5月國際招商月期間正式掛牌成立的福州國際學校,其中學部門掛靠該校區辦學[69]。是年,日本那霸市少兒交流團來訪[70]。
慶城校區即福州第十九中學,成立於1949年。最初作為小學,名為福州軍烈屬子弟學校,後來辦過高中。[35]1998年福州市初中招生改革,該校僅辦初中。同年,包括福三中在內的福州老八所一類校[註 2]實行了初高中分離辦學,取消了小升初考試,以對口升學。進入21世紀後,福州市教育局多次收到市人大代表或市政協委員關於優質高中復辦初中的建議或提案,他們聲稱初高中獨立在學生和教師培養方面存在延續性的問題。據媒體《東南快報》稱,2007年福州一中恢復初中部後,「社會各界建議優質高中恢復初中部的呼聲越來越高」。2011年底,市教育局始探索在一些地理位置相近或歷史淵源相關的獨立高中和獨立初中間開展「緊密型協作」辦學。次年春,三中、十九中兩校的座談皆贊同「緊密型協作」關係,乃簽訂協作辦學協議。在十九中召開的教職工代表大會上,有老教師及曾就讀焉的學生以戀舊情結反對並校,校方遂在合併方案中提出保留原校牌。[72]2013年福州市政府第二十二次常務會議原則上同意二校合辦,保留十九中校牌,設三年過渡期[72],直到2016年8月過渡結束[11]。並校產生新的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福州三中。新福三中作為完全中學,實行一校兩區——即此前的三中成為合併後的西湖校區,此前的十九中成為合併後的慶城校區,即初中部[11]。2014年9月起,雙方互派教師,涉及英語、政治等學科[73]。2017年9月27日,福州十九中正式加掛「福州三中初中部」校牌。[74]
濱海校區坐落於長樂市濱海新城,在原來的文武砂初級中學基礎上擴建而成,性質上屬於與原校聯辦者。原校校園面積計54畝,校舍面積6800平方米。[12]2017年4月,分校項目建議書獲批[75]。校區擬在同年11月動工建設,新建綜合樓、運動場跑道及其他附屬設施[12]。
校辦工廠即福州電教設備廠成立於1956年[15]:462。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校辦工廠成為國家教委指定的投影儀定點廠,其產品出口到東南亞。在1978年11月18日至12月1日召開的[76]全國幻燈教學匯報大會上,福州三中教學投影「二次函數圖象」獲優秀獎,TYU-1型投影器亦同時獲獎。[13]工廠亦生產潛水電泵,與科研單位掛鉤。福州市計委每年對其下達三十台的生產任務,而工廠每年實際出售二百台。此外生產人造彩色寶石、寶石軸承、彩色鑽石戒面。這些產品曾經國家科委鑑定,達到彼時國內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彩色鑽石戒面達到世界同類產品之先進水平。[77]1985年,工廠產值計120多萬元人民幣[15]:46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