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模型(英語:Waterfall Model),亦稱瀑布模式,是於1970年由溫斯頓·W·羅伊斯英語Winston W. Royce等人所發展之系統發展生命周期的模型。該模型將系統發展的過程,大致區分為四個階段:分析、設計、實作、測試,其並且明確的定義每一階段中的工作。當完成一個階段的工作以後,才會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工作。而依照該模型的系統發展的過程,即如同瀑布一般。經過改良的瀑布模型,在發現上一個階段的工作不夠完善時,尚可以回溯至上一個階段中。[1]

階段

Thumb
同瀑布模型的大規模的、不頻繁的發布頻率(通常以「季」或「年」為單位)相比,敏捷開發模型提升了發布頻率(通常以「天」或「周」為單位)

瀑布模型,沒有明確的規定系統開發的過程,應該劃分成多少個階段。當問題較小或是較單純時,其所劃分之階段,可能少至三個。例如:分析階段、設計階段、實施階段。若面對的問題較大或是較複雜時,其所劃分之階段,可能即需要再細分至十個。例如:在分析階段中,細分為可行性分析階段、需求分析階段、系統分析階段;在設計階段中,細分為概念性設計階段、細部設計階段;在實施階段中,細分為程式編輯與單元測試階段、整合測試階段、安裝與系統測試階段、教育訓練階段、操作與維護階段。[2]

優點與缺點

當運用瀑布模型來開發小型的系統或是較為簡單的系統時,在每一階段中所必需交付的檔案與任務,對於系統開發者而言,是較為明確的,並且是易於管理的。不過,該模型的缺點,是必須直到系統開發的最後階段,才會有成果出現,而使得系統開發的風險,比起其它系統發展生命周期模型而言,是較高的。另外,若是在分析階段中的工作,做得不夠明確與嚴謹,則在設計階段與實作階段中的工作,將難以實行。[3]

參考文獻

本條目部分或全部內容出自以GFDL授權發佈的《自由線上電腦詞典》(FOLDOC)。

註釋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