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絲膜菌(學名:Cortinarius australiensis)是一種絲膜菌屬真菌,原產於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這種白色真菌在秋天生長,可以長得很大,菌蓋直徑可達30厘米。 其俗名為「skirt webcap」[2]

Quick Facts 澳洲絲膜菌, 科學分類 ...
澳洲絲膜菌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真菌界 Fungi
門: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綱: 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目: 傘菌目 Agaricales
科: 絲膜菌科 Cortinariaceae
屬: 絲膜菌屬 Cortinarius
種:
澳洲絲膜菌 C. australiensis
二名法
Cortinarius australiensis
(Cleland & Cheel) Horak, 1981
異名[1]
  • Rozites australiensis Cleland & Cheel, 1918
  • Locellina australiensis (Cleland & Cheel) Cleland, 1924
Close
Quick Facts Cortinarius australiensis ...
Close

種加名 australiensis 意為「澳大利亞的」。

分類

1918年,本種最早被約翰·伯頓·克萊蘭德(John Burton Cleland)和埃德溫·切爾(Edwin Cheel)描述為「Rozites australiensis「。[3]1924年克萊蘭德(Cleland)將其歸入現已被合併入絲膜菌屬的的Locellina屬中[4][5]。1981年,埃貢·霍拉克(Egon Horak)將該物種移至絲膜菌屬[6]

被歸於Phlegmacium亞屬的澳洲絲膜菌是布魯諾·加斯帕里尼(Bruno Gasparini)於2006年定義的」澳洲絲膜菌系「的模式種。 這是一系列相關的生長在南半球的真菌,其特徵是豐富的菌幕 ,中到大型的淺色子實體 ,以及橢圓形至杏仁狀的孢子。[7]

描述

Thumb
幼小子實體被菌幕覆蓋

該真菌的子實體具有凸形到扁平的菌蓋 ,直徑通常在5~7.5厘米之間[8], 儘管最大的標本可達30厘米[9]。子實體無明顯氣味[3]。菌蓋發白,帶褐色, 參差不齊的菌幕碎片常殘留在菌蓋邊緣。 菌柄肥大,長可達15厘米,寬可達3.7~6.2厘米,儘管通常要小得多。 菌蓋下的菌褶起初貼生,附著在菌柄上,呈淡秸稈色;隨著孢子成熟,菌褶的附著部位逐漸彎曲至幾乎離生,顏色加深為鏽色[8]。菌褶層最深可達1厘米[9]。與菌幕一樣,菌環通常會殘留在菌柄上,直至子實體成熟[8]。菌環經常被散落的孢子染成深棕色[9]。 孢子橢圓形至杏仁形,長10~13微米,寬5.4~6.9微米[8],遇氫氧化鉀可變黃褐色。澳洲西部標本的孢子稍大,平均尺寸11.1x5.9微米[9]

本種可食性未知,應避免食用 ,因為它的一些近緣種含有致命毒素。其幼小子實體形似卵形鵝膏菌[7]。本種亦易被誤認為是外觀相似的Cortinarius sublargus ,儘管後者通常較小,無明顯菌環,且通常僅在火燒地生長[2]

生長分布

該菌在新南威爾斯州以及南澳大利亞的Lofty Ranges山脈,KuitpoAshton均有記錄[10]。其在塔斯馬尼亞州濕潤的森林中亦有記錄,但少見[11]。該菌與桉樹形成菌根[12],四月到七月間,可見到大朵的子實體出現在桉樹林中[13]。本種是澳大利亞西南部Jarrah森林本地真菌中最大的,經常被本地哺乳動物食用[14]。其亦產於紐西蘭,與薄子木屬植物生長在一起[8]

另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