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涅墨西斯星(英語:Nemesis,又譯復仇女神星),亦稱太陽伴星、黑暗伴星,是於1984年首次提出的[1]一顆為了解釋地球週期性大滅絕的原因而假設存在的一顆非常暗淡的棕矮星[2]或紅矮星[3],其近日點為一光年,遠日點則為三光年,距離太陽95,000天文單位(1.5光年),為假定中太陽的伴星。[2]現時尚未有證據證明其存在。
1984年,古生物學者大衛·勞普和Jack Sepkoski發表了一篇論文,宣稱他們利用不同形式的時間序列分析,發現了過去2.5億年內物種滅絕率存在統計上的週期性。[4]他們透過海洋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和原生動物的化石來研究滅絕強度,確定了該時間範圍內的12次大滅絕事件。大滅絕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為2600萬年。當時,識別出的滅絕事件中有兩個(白堊紀-第三紀和始新世-漸新世)與大撞擊事件的時間相吻合。儘管二人無法確定其假定的週期性的原因,但他們提出,滅絕事件可能和地球以外的因素有關。此後很快就有幾個天文學家團隊提出了提出解釋的機制。[5][6]
2010年,堪薩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梅洛特(Melott)與古生物學家班巴奇(Bambach)重新檢查了化石數據,包括了新改進的年代測定,並且除Raup和Sepkoski使用過的以外,另外使用了第二個獨立的資料庫。他們發現了一個信號,顯示5億年前至今,滅絕率以2700萬年為週期大幅上升,其統計顯著性遠高於舊作。他們還確定這種週期性與太陽伴星假說不一致:考慮到過去5億年中與太陽近距離相遇的恆星的影響,太陽伴星的軌道會發生變化,因此滅絕週期也應該隨之改變,而不是如此精確[7]。而從2600萬年到2700萬年的變化,是因為相比Raup和Sepkoski當時使用的時間尺度,新的地質時間尺度「拉伸」了3%。[8]
為解釋勞普和Sepkoski提出的大滅絕週期,同年,兩個天文學家團隊分別獨立地在同一期《自然》上發表了相似的假說,其中一個團隊是Daniel P. Whitmire和Albert A. Jackson IV,另一個是馬克·戴維斯、皮特·赫特和理察·A·穆勒。[5][6]這種假說認為,太陽可能有一個未發現的伴星,其橢圓軌道非常扁,會擾動奧特雲中的彗星, 令大量彗星造訪內太陽系,導致地球上撞擊事件更頻發。該假說被稱為「涅墨西斯」(Nemesis,即希臘神話中的復仇女神)或「死星」(Death Star)假說。
1980年代的計算顯示涅墨西斯星會因附近恆星和銀河系的引力,而有一條不規則的軌道。[8]
即使確實存在,涅墨西斯星的具體性質仍是不確定的。穆勒認為它最可能是一顆紅矮星,其視星等在7到12之間,[9]而Daniel P. Whitmire和Albert A. Jackson則認為它是棕矮星。[5]如果是紅矮星,它應該早已記錄於星表中,但只能通過測量其視差來確認;由於繞太陽運行,它將具有較低的正常運動,並且可能逃過較老的行星自行觀察,這種觀察發現了像9等巴納德星的恆星(1916年發現巴納德恆星的自行)[10]。穆勒預計調查到10等星時能發現涅墨西斯星。[11]
穆勒參考1100萬年前的最近一次大滅絕,基於一個假想的軌道,假定復仇女神的半長軸長約1.5光年(95,000天文單位)[9],並認為它位於(受Yarris支持,1987)長蛇座附近,該假想軌道由一些形成了符合穆勒假設規格的軌道弧的非典型長週期彗星的原始遠日點推導出來。理察・穆勒最近與涅墨西斯星理論有關的論文於2002年發表。[9]2002年,穆勒推測涅墨西斯星在4億年前被一顆經過的星球干擾,致使其軌道從圓形變成偏心率為0.7的橢圓。[11]
在一篇2017年的論文中,Sarah Sadavoy和Steven Stahler主張太陽在形成之初很可能是雙星系統的一部分,這使他們認為「很久以前,涅墨西斯可能是存在的」。[12][13]這顆恆星可能在數十億年前從雙星系統中分離出去了,這使之無法用於解釋最近的大滅絕週期。針對該研究,道格拉斯·凡柯對《商業內幕》表示:「如果太陽真的在早期是雙星系統的一部分,那它早期的雙胞胎應該有個親切的名字,例如Companion,而不是聳人聽聞的Nemesis。」[14]
海王星外天體塞德娜有著一條十分長且極為橢圓的軌道[2],近日點為76 AU,而遠日點則為975 AU。[4]其軌道週期長約十萬年。其發現者,行星天文學教授米高·E·布朗在《Discover》雜誌中指出「塞德娜不應該存在」,並解釋其近日點不足以讓太陽影響它,但遠日點又不足以讓其他恆星影響它。[15]因此,布朗認為另一個未知的高質量天體正在影響塞德娜的軌道。[2]這句話最終引起了第九行星的假設。
布朗指出,塞德娜更可能是在數十億年前被另一顆非太陽伴星的恆星掠過太陽系時被拉出其原有軌道。[15]於2004年,布朗透過分析塞德娜的軌道數據和電腦模擬非太陽伴星經過的情景,進一步確認了這個主張。[16]
不過,也有人認為塞德娜運行軌道極大的偏心率可能暗示了涅墨西斯的存在,而這顆矮行星可能在太陽和涅墨西斯之間左右為難。[8]
在此之前,天文學家們曾嘗試尋找涅墨西斯星。於1986年,加州大學洛伊施納天文台嘗試尋找涅墨西斯星,但以失敗告終。[17]於1980年代,紅外線天文衛星亦無法找到涅墨西斯星。在1997年至2001年期間進行的巡天調查2微米全天巡天嘗試尋找涅墨西斯星,亦終告失敗。[2][18]
如果涅墨西斯星是棕矮星,那麼在2009年開始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簡稱WISE)計劃中,則觀測衛星可能輕易就找到它的蹤跡。[19][20]透過使用更新,更強的紅外線望遠鏡技術,天文學家已經能夠偵測溫度低至150 K,距離太陽系10光年遠的棕矮星[19],但天文學家使用這些技術,仍然找不到涅墨西斯星。[21][22]
截至2012年,天文學家發現了逾1,800顆棕矮星,惟沒有任何一顆是位於太陽系內。[23]儘管如此,太陽系附近仍然存在許多棕矮星。[24]
但如果涅墨西斯星是紅矮星,那麼它應該早已被記錄在星表中,即為已知。但是因為這顆星假設是圍繞著太陽運行的,所以它的自行運動會很小。因此,傳統的自行運動調查方法將無法用來尋找這顆星。[10]唯有用量度視差的方法,才可以發現這顆星(如有的話)。[11]
於2011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高級科學家大衛·莫里森指出,現在並無任何有力證據證明涅墨西斯星的存在。[21][25][26]
2011年,科蘭·拜勒-瓊斯研究地球上的隕石坑,發現所謂隕石撞地球的週期性只是偽像,打擊了涅墨西斯星說的正確性。[27]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則指出近期研究顯示大滅絕並非有週期性的,因此涅墨西斯星在解釋週期性大滅絕時,已失去存在價值了。[28]
另一方面,有研究顯示,恆星掠過對海王星外天體軌道的影響的可能性比較涅墨西斯星高。[16]而馬泰塞和惠特曼也指出,週期性大滅絕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太陽存在伴星,並提出可能是因為太陽系在銀河系平面上下擺動,並會攝動內奧特雲。[20]其影響與伴星存在的假設相似,但其上下擺動週期仍有待觀測。[2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