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乐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簫又稱洞簫、簫管,是中國古老的吹管樂器,特徵為單管、豎吹、開管、邊稜音發聲[1]。「簫」字在唐代以前本指排簫,唐宋以來,由於單管豎吹的簫日漸流行,便稱編管簫爲排簫,以示區別[2]。至於「洞簫」之名,則來自於簫管底端之開孔[3]。 其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
漢代以前,無論是橫吹還是豎吹的管樂器,都可稱為笛[4],從馬融《長笛賦》可知,豎吹之笛原有四孔,皆在前側,而後西漢京房多加一背孔,此型制已與今傳之洞簫基本上一致[5]。漢代王褒曾作《洞簫賦》,然而文中有「參差」一詞,故應是指排簫[6]。
笛曲的最早記錄見於晉書[7], 但只說「三弄」卻並未記錄曲名,此曲之譜已不存在,僅存有據此改編而來的古琴曲梅花三弄[8]。
唐代,開始以「笛」專稱橫吹之笛,至於豎吹之簫,則因其長度為一尺八寸,稱之為「尺八」[9],並傳到日本成為「古尺八」[10]。而「簫」在唐代以前則是用來稱排簫[11]。
元代,宴樂之器已有五孔簫的記載,也將簫與排簫做了區別[12]。簫在之後的宮廷禮樂都有廣泛的應用[13]。
明代,單管直吹的「簫」、多管的「排簫」、橫吹的「笛」有了更明顯的區別[14]。現存最早的獨立譜見於《文林聚寳萬卷星羅》,為工尺譜。清代有任兆麟的《簫譜》一書[15]。
到二十世紀,彭祉卿於《今虞琴刊》發表〈新制雅簫圖說〉,發明8孔雅簫,又名琴簫,便於與琴音合奏,現在的八孔簫是據此發展得來,強調其十二平均律便於樂器合奏。
[16]管體較粗而短之簫,為傳統古洞簫,或稱「南簫」[17]。以南管洞簫為代表,桂竹、孟宗竹、石竹製成,前五孔、後一孔,十目九節,吹口為V字形。音色渾厚深沉,吹奏時雙臂抬成鳳凰展翅之勢。
[16]管體較細而長之簫。如琴簫,又稱「北簫」,是中國北方後來發展出的簫種[18]。由彭祉卿發展出來的琴簫體型比較細小,故音量較少。管身較長,沒有竹根頭,有簫蓋,多以紫竹製作。傳統洞簫是一體成形。琴簫出現後,有於吹口與按孔之間加上金屬套環,把簫管一分為二,便可以像單簧管、木笛那樣調整音準。而三節簫的出現,據前香港中樂團樂師陳樹桂憶述,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有香港粵曲樂師向廣州的樂器廠特別訂製一些簫,除了要在吹口與按孔之間加上金屬套環外,還要在第一按孔下再加上金屬套環,得以分為三節,便於攜帶。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