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國公共電視台(泰語:องค์การกระจายเสียงและแพร่ภาพสาธารณะ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簡稱ส.ส.ท.;英語:Thai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簡稱Thai PBS或TPBS),是泰國的公共廣播機構,2008年根據相關法案成立,同年1月15日正式開播。其前身為私營電視台iTV及TITV[1]。旗下擁有ALTV4頻道,用於播放教育節目及紀錄片。
類型 | 公共廣播 |
---|---|
國家/地區 | 泰國 |
開播 | 2008年1月15日 |
可收視地區 | 泰國 |
口號 | ไทยพีบีเอส ทีวีที่คุณวางใจ(PBS,值得您信賴的電視台) Thailand's First Digital HD Broadcaster(泰國首個數字高畫質電視台) |
持有者 | 泰國總理府公共關係處 |
ALTV4 | |
網絡轉播 | www |
官方網站 | www |
泰國公共電視台是一家接受泰國政府資助而又獨立於政府的公共廣播機構。播送節目類型包括新聞、兒童節目、科學文教節目、戲劇、紀錄片、語言教學節目(包括泰國本地語言及英語),並有來自日本、中國等地的外國戲劇節目。其最高決策機構為「策略委員會」(即董事會),由來自不同領域的九位委員組成。TPBS還設有「閱聽人委員會」,由來自各個區域及公民團體的代表選舉產生。公共電視每年可取得1.5%的菸酒稅作為收入,但限制年度的收入不超過20億泰銖[2]。
Module:Format_link第141行Lua錯誤:attempt to index field 'target' (a nil value) 泰國公共電視台的前身為1995年創立的私營電視台iTV。開播初期,iTV經營者與政府簽訂契約,規定iTV股票必須公開上市,並設定新聞與娛樂節目比例為7:3,確保電視台獨立與品質。在契約的要求和保障下,iTV比其他電視台擁有更高的自主性,初期的營運成功地扮演了獨立、中立的媒體角色[2]。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泰國經濟遭受重創,iTV也未能倖免,被迫進行債務重組,他信(後來成為泰國總理)家族擁有的新集團成為電視台的大股東。他信時期的iTV,娛樂節目比重大幅增加,而且他信及其親信被指干預iTV的編輯政策及言論走向,將iTV變成他信的喉舌,並從中牟利[3][4]。
2006年9月,泰國爆發軍事政變,新上台的政府與電視台運營方由於電視執照費用問題發生爭執。2007年2月,總理辦公室發布命令,由於沒有收到該電視台交納的執照費連同罰款金額總計28億泰銖,iTV必須立即停止播放節目,由政府接管;同年3月7日,iTV停播。iTV停播後,由泰國政府接管,並將其更名為「泰國獨立電視台」(Thailand Independent Television,簡稱TITV)[5]。
將iTV收歸國有之後,泰國軍政府一方面苦於無法解決iTV的問題,另一方面面對民間人士要求成立公共媒體的呼聲。兩方呼應下,將TITV轉型為公共電視的方向,成為新的媒體改革的出路。一些支持設立公共電視的學者與民間團體積極與軍政府聯繫,其中包括了民間智庫「泰國發展研究機構」(Thail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TDRI)。TDRI在報告中提出了將既有電視台轉型為公共電視台的方案,這一方案最終被採納[2]。其後泰國國會通過了《泰國公共視聽法》(Thai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Act),這一法案在2008年1月15日正式生效,新的公共電視台也於當天正式開播[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