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至1809年正式名稱為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1809年至1815年的正式名稱為法蘭西帝國(法語:Empire Français;拉丁語:Imperium Francicum),1809年之後,也稱為拿破崙法國,是法國在1804年5月18日建立的帝國政權。時間分為兩段:第一階段從《共和十二年憲法》(《1804年憲法》)宣布拿破崙·波拿巴為「法國人的皇帝」到1814年4月14日拿破崙·波拿巴第一次退位;第二階段從1815年3月20日拿破崙·波拿巴回到巴黎到1815年7月7日出現「1815年法國臨時政府」為止。法蘭西第一帝國取代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執政府,中間曾被第一次波旁復辟打斷,拿破崙·波拿巴在百日王朝又重新掌權,然而最終為反法同盟軍事佔領法國(巴黎條約)和第二次波旁復辟所取代。
1804年–1814年 1815年3月20日–1815年7月7日 | |||||||||||||||||||||||||||||||
'格言:'Liberté, Ordre Public 自由、公共秩序 | |||||||||||||||||||||||||||||||
國歌:《出征歌》[2] 法語:Chant du Départ 《讓我們確保帝國得到救贖》(非官方) 法語:Veillons au salut de l'Empire | |||||||||||||||||||||||||||||||
首都 | 巴黎 | ||||||||||||||||||||||||||||||
常用語言 | 官方語言: 法語 通用語言: 拉丁語 | ||||||||||||||||||||||||||||||
宗教 | 羅馬天主教(國教) 信義宗 歸正宗 猶太教(少數民族宗教) | ||||||||||||||||||||||||||||||
政府 | |||||||||||||||||||||||||||||||
皇帝 | |||||||||||||||||||||||||||||||
• 1804年–1814年/1815年 | 拿破崙一世 | ||||||||||||||||||||||||||||||
• 1815年 | 拿破崙二世[3] | ||||||||||||||||||||||||||||||
立法機構 | 國會 | ||||||||||||||||||||||||||||||
• 上議院 | 參議院 (直到1814年) 貴族院 (1815年4月22日起) | ||||||||||||||||||||||||||||||
• 下議院 | 立法團 (直到1814年6月4日) 眾議院 (1815年4月22日起) | ||||||||||||||||||||||||||||||
歷史時期 | 拿破崙時代 | ||||||||||||||||||||||||||||||
• 共和十二年憲法 | 1804年5月18日 | ||||||||||||||||||||||||||||||
• 拿破崙一世登基 | 1804年12月2日 | ||||||||||||||||||||||||||||||
• 提爾西特條約 | 1807年7月7日 | ||||||||||||||||||||||||||||||
• 入侵俄國 | 1812年6月24日 | ||||||||||||||||||||||||||||||
• 楓丹白露條約 | 1814年4月11日 | ||||||||||||||||||||||||||||||
• 百日王朝 | 1815年3月20日–7月7日 | ||||||||||||||||||||||||||||||
面積 | |||||||||||||||||||||||||||||||
1812年 | 2,100,000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812年 | 44,000,000 | ||||||||||||||||||||||||||||||
貨幣 | 法國法郎 | ||||||||||||||||||||||||||||||
ISO 3166碼 | FR | ||||||||||||||||||||||||||||||
| |||||||||||||||||||||||||||||||
今屬於 | |||||||||||||||||||||||||||||||
註:本土面積860,000平方公里 |
法蘭西第一帝國不同於法國歷史上的其他政體:首先在於它的獨創性,它為法國開創了一種新穎的政治體制——帝國;其次是它一直處於交戰狀態,這一系列的戰爭被稱為拿破崙戰爭,從1805到1815年,它連續五次迎戰反法同盟。通過這些戰爭,拿破崙征服了除斯堪地那維亞和巴爾幹半島以外的歐洲大陸的大部分領土,並且在1812年達到了巔峰,此時,它的領土從馬德里一直綿延到莫斯科。在歐洲大陸,法國的領土最多達到86萬平方公里,包含135個省,像羅馬、漢堡、巴塞隆納、阿姆斯特丹、杜布羅夫尼克這些城市都成為法國的省會。
法蘭西第一帝國在歐洲大陸上的成就體現在一系列重大的軍事勝利上:烏爾姆戰役、奧斯特利茨戰役、耶拿戰役、弗里德蘭戰役、瓦格拉姆戰役等。所付出的代價就是人員的重大傷亡以及殖民計劃的瓦解:法國付出了80萬條生命;「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不復存在;出售了路易斯安那;在安地列斯群島最重要的殖民地馬丁尼克也被英國占領(英國一直是法國大革命的敵人,也是與法國爭奪海上霸權的主要敵人)。由於進攻不列顛群島反覆受挫(愛爾蘭登陸戰、特拉法加海戰),使得英國有能力資助一次又一次的反法同盟。俄法戰爭成為其重要轉折點,在這一戰略失敗之後,法國再也沒有能力組織龐大的軍隊——「大軍團」。
法蘭西第一帝國是波拿巴家族為其自身利益所建立的第一個法蘭西帝國。後來,1852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再次建立法蘭西帝國——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於1804年5月18日,這一年,《共和十二年憲法》(《1804年憲法》)宣布拿破崙·波拿巴為「法國人的皇帝」。隨後在1804年11月6日通過全民表決加以確認。
法蘭西第一帝國結束於1814年4月6日(4月2日,參議院宣布廢黜拿破崙,4月6日,拿破崙在楓丹白露退位,4月20日,拿破崙被流放、前往厄爾巴島)。隨後是波旁復辟時代,1815年3月20日到7月7日,經歷了短暫的百日王朝。
歷史
1799年,拿破崙·波拿巴被任命為首席執政官。拿破崙·波拿巴管理下的共和國重新變得繁榮起來,作為國家元首,他將自己視為共和國可以信賴的「天降英才」。1804年2月保皇黨人卡杜達爾策劃了一場陰謀,為避免君主制的復辟,1804年3月27日,參議院毫不猶豫地向拿破崙·波拿巴提出,把政府變為世襲的。
1804年5月18日,一份「參議院法令」將共和國政府交付給首席執政官,並授予他「法國人的皇帝」的頭銜。1804年11月6日,公布了全民表決的最終結果:357萬2千票同意,2572票反對,這份參議院的法令獲得了通過。於是《共和十二年憲法》(1804年憲法)建立了法蘭西帝國。這份參議院法令將共和國政府交付給一位世襲的皇帝,以及他的婚生後代、未婚時所生後代、收養的後代,但不包括婚外情所生後代,在沒有後代的情況下,還包括他的兄弟約瑟夫·波拿巴和路易·波拿巴的後代,但不包括呂西安·波拿巴和熱羅姆·波拿巴的後代(因為他們和社會地位低的人結婚)。
第一共和國並沒有馬上消失:它仍然在新政權的官方文件的編號上延續了一段時間;它還出現在皇帝加冕禮的宣誓中(1804年12月2日);它還存在於法律的官方表述上(直到1807年7月);以及普通人的各種民事文件上(直到1805年底);還有硬幣上(金法郎,直到1808年)。1807年8月19日的參議院法令撤銷了法案評議委員會,還修改了建立這個政體的《共和十二年憲法》。之前,頒布的各項法律的開頭段落都是:「拿破崙,源自上帝和共和國憲法的恩典,法國人的皇帝,從今世到永遠,得永福」。1807年之後,它的表述變成了:「拿破崙,源自上帝和憲法的恩典,法國人的皇帝,義大利國王和萊茵邦聯保護者,從今世到永遠,得永福」。法蘭西帝國成為了包含許多附庸國的歐洲大陸政治體系的中心,而且,僅僅是在一個人的統治之下,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拿破崙。
1804年5月25日,拿破崙簽署了一項政令,在永河畔拉羅什市建立了旺代省政府,這也是基於一項宏大的都市計畫項目。這項法案旨在消除旺代省的不穩定。
7月15日,第一次頒發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拿破崙一世在巴黎聖母院由教宗庇護七世加冕為皇帝。拿破崙實際上是經過教宗祝聖加冕的,因為加冕禮在於敷聖油,而教宗也的確這麼做了,像為其他的統治者一樣為拿破崙在身體上傳統的地方敷了聖油。因此,拿破崙自己將皇冠戴到頭上與加冕無關,因為皇冠只是一件象徵皇權的物品,跟十字聖球、佩劍沒什麼區別。
拿破崙不是一位對宗教有熱情的教徒,他沒有在加冕禮的彌撒上領聖體。或許還記得查理大帝的加冕禮,就像很久以前那樣,拿破崙自己將皇冠戴到了頭上。隨後,他給妻子約瑟芬戴上了皇冠。於是,約瑟芬成為皇后。這一場景被畫家雅克-路易·達維特那張著名的油畫《拿破崙的加冕禮》記錄下來。
帝國的加冕禮上充滿了各種符號。從共和國過渡到帝國,這需要創立帝國的紋章,以及一些新的象徵性的符號,為的是建立一種前所未有的傳統。拿破崙把自己看作是實現統一的人,他決定將代表著以前的法國的那些符號,以及代表著現在這個歐洲強權的符號都給結合起來。
蜜蜂被認為是映照了墨洛溫王朝,它在紋章和帝國披風上的布局讓人想起卡佩王朝的百合花。正義之手被使用在卡佩王朝的加冕儀式上,這一次,它用來表明帝國繼承了卡佩王朝的權力。在墨洛溫王朝、加洛林王朝、卡佩王朝之後,拿破崙希望證明自己是「法蘭克王國第四王朝」——波拿巴王朝——的開創者。加冕禮上使用的其他符號都帶有精神層面的寓意。因此,拿破崙用手握了一下查理大帝的十字聖球,並且戴了查理大帝的皇冠。他的佩劍和權杖據說也「出自於查理大帝」:事實上,它們在已經更名為法蘭西王國瓦盧瓦王朝和波旁王朝的加冕儀式中其實也使用了幾個世紀。
紋章上還放了鷹的圖案,這是參照了羅馬軍團的鷹,同時,鷹也是查理大帝的符號。帝國披風的紅色直接參照了羅馬帝國的紫色。這樣,拿破崙把自己打扮成了羅馬帝國和查理大帝的繼承者。
拿破崙一世在加冕儀式上的宣誓:
「我宣誓維護共和國領土的完整;遵守並確保教會協議和信仰自由;遵守並確保權利平等,政治自由和公民自由,維持已售教會財產的現狀;不提高任何稅賦,僅依照法律增加稅種;維護榮譽軍團;將法國人民的利益、幸福和榮譽視為管理法國的唯一準則。」
在人民的眼中,拿破崙成為這樣一位國家元首:他代表了一個民族和一位君主所達成的政治共識,而且,這位君主是「被上帝的恩典」所揀選和庇護的。然而,在國外,他被視為革命的繼承者,本質上是反對君主制的。這種模糊顯然成為新政權的弱點。
拿破崙·波拿巴是通過軍事上的勝利和聯盟使帝國成為歐洲強權的。帝國涵蓋了幾乎整個歐洲大陸。受到英國軍事上和財政上的支持,歐洲的君主們組織了一次又一次反法同盟,但都被拿破崙所粉碎。
1805年,受到英國的支持,俄羅斯帝國和奧地利帝國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面對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開始了第一次奧地利戰爭。拿破崙的七個軍穿過奧地利,越過萊茵河,迎戰了德國。拿破崙皇帝把他的敵人卡爾·馬克包圍在烏爾姆。10月19日,馬克投降。對拿破崙來說,這是一次輝煌的勝利,然而,他還要面對庫圖佐夫的俄羅斯軍隊和其他的奧地利軍隊。
得知烏爾姆失利的消息,奧地利大公卡爾被迫退回維也納。拿破崙的大軍團進入摩拉維亞,但這並不能阻止庫圖佐夫的軍隊同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和弗朗茨一世的軍隊在奧斯特利茨匯合。
為了取得勝利,拿破崙一世打算讓他的敵人誤以為自己的軍隊實力太差,好讓他們發起一場魯莽的進攻。於是, 他使了大量的詭計(稍一接觸就馬上撤退,請求另外兩位皇帝接受自己談判的請求,......)。就這樣,敵人以為拿破崙只有4萬人。庫圖佐夫沒有上當,可是,那些年輕的將軍們想在他們的皇帝面前表現一下,結果衝進了拿破崙的陷阱。
1805年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儘管處於兵力數量上的劣勢,拿破崙一世和他的7萬3千名士兵使奧俄聯軍遭受了一場屈辱的敗仗。他的戰術被認為是成功的軍事傑作。
12月26日,奧地利簽署了普雷斯堡和約。這樣,法國可以隨心所欲地重組德意志:拿破崙一世建立了萊茵邦聯,這就事實上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最後,奧地利需要支付四千萬盾賠款,這是它國民收入的七分之一。
普魯士不接受法國的霸權通過萊茵邦聯延伸到自己的固有邊界。在俄羅斯和英國的推動下,1806年8月9日,腓特烈·威廉三世發布動員令,準備對法國開戰。
1806年10月,普魯士、英國、俄羅斯帝國、薩克森選侯國和瑞典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
於是拿破崙不得不準備一場新的戰爭。他把自己的軍隊集中在萊茵河上,9月25日,他向薩克森發起了進攻,兵力大約16萬人(出發時的兵力,戰鬥期間有所增加)。第一次交戰發生在薩爾費爾德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普魯士的路易·費迪南親王陣亡。
法國軍隊的進展十分迅速,這讓他們有能力消滅普魯士的25萬軍隊。事實也的確如此,拿破崙和達武元帥在1806年10月14日的耶拿戰役和奧埃爾斯特戰役中擊潰了普魯士的軍隊。在這一天中,普魯士軍隊損失了大約4萬3千人和全部的炮兵。這些失敗使普魯士人陷入混亂。於是我們看到,10月29日,500名法國輕騎兵在拉薩爾將軍的指揮下,獨自占領了堅固的什切青,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普魯士軍隊不復存在。
10月27日,拿破崙在隊伍前列帶領他的「大軍團」進入柏林。從向普魯士發起進攻,到進入柏林,拿破崙總共只用了十九天。
1806年11月21日,拿破崙一世下令對英國進行大陸封鎖。
在戰勝了普魯士人之後,拿破崙決定在俄羅斯軍隊到來之前入侵普魯士所占領的波蘭。
最近一次瓜分波蘭發生在11年前,這時,在所有的城市,在所有的戰役中,拿破崙的士兵作為解放者受到了歡迎。尤其是他們中間還有以前的東布羅夫斯基義大利波蘭軍團士兵。波蘭各省對普魯士和俄羅斯占領者的起義為拿破崙提供了3萬人。
在華沙前,俄羅斯人退縮了,他們拒絕開戰。繆拉占領了波蘭首都的外圍普拉格。12月19日,拿破崙抵達華沙。拿破崙不可避免要在波蘭過冬,於是,他在華沙度過了1807年的整個1月。在這裡他遇到了瑪麗·瓦萊夫斯卡。實際上,法國軍隊需要休整,他們沒法馬上迎戰俄羅斯軍隊。於是,法軍合攏到維斯瓦河的冬季宿營地等待國內的增援。幸運的是,在波蘭人的記憶中,從來沒有過這麼溫暖的冬天。對法國人來說,在這個季節裡,這裡的溫度要比巴黎溫和。
1807年1月底,俄羅斯將軍本尼格森發起進攻,這使得拿破崙不得不在2月8日投入了那場激烈的、舉棋不定的埃勞戰役。儘管雙方都損失慘重,但俄羅斯主動後撤。
法國軍隊於是反攻。6月10日,在海爾斯堡戰役中,繆拉的騎兵以一場不可思議的衝鋒迫使本尼格森的軍隊再次後撤。法國人主動追擊,終於在6月14日的弗里德蘭戰役中取得了一場決定性的勝利。對這場戰役的構想,從兵力的運用到戰場形勢的判斷,都可以與奧斯特利茨戰役相媲美,堪稱典範。毫無疑問,弗里德蘭戰役標誌著法國軍隊取得了勝利。
7月7日,兩國元首在提爾西特簽署了以所在城市命名的《提爾西特條約》。俄羅斯成為法蘭西帝國的盟國,割讓科托爾和伊奧尼亞群島的地中海領土,並且加入對英國的大陸封鎖。對普魯士王國來說,這是一場災難:它割讓易北河以西的領土,用於建立威斯伐倫王國,拿破崙皇帝的弟弟熱羅姆將成為這個新國家的國王。它必須割讓在波蘭占領的土地,用來建立華沙公國,而且,必須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拿破崙皇帝從沒有獲得如此大的權力。
從1807年底開始,法國對伊比利亞半島事務的介入(入侵葡萄牙迫使其實施大陸封鎖,干涉西班牙王朝的危機)引發了西班牙戰爭。這是一場持續了六年多的衝突,並將嚴重地削弱法蘭西帝國。
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楓丹白露條約》(1807)允許法國在伊比利亞半島進行干預以控制葡萄牙:1807年11月27日,葡萄牙國王若昂六世和他的朝臣在英國艦隊的幫助下流亡巴西。幾個月後,前往葡萄牙的法國軍隊正控制著許多西班牙城市,就在1808年5月2日馬德里起義之後,拿破崙在貝雲使卡洛斯四世退位,並且,卡洛斯四世放棄了他兒子費爾南多七世以及費爾南多七世的兄弟們的王位繼承權。《貝雲條約》(1808)允許拿破崙將他的哥哥約瑟夫·波拿巴扶上西班牙王位。然而,對這個國家的控制卻十分困難。一方面是由於西班牙人民的起義,尤其是游擊戰;另一方面是由於英國的干涉,它驅逐葡萄牙的法國軍隊(1808年8月30日的《辛特拉協定》)。法國軍隊再也沒有能夠征服葡萄牙。
1812年,在其巔峰時期,法蘭西帝國包含130個省,超過4千4百萬國民。在盟國的協助下,它有能力動用60萬軍隊對抗俄羅斯。它在德意志、義大利、西班牙和華沙公國維持廣泛的軍事存在。普魯士和奧地利是它的盟國。另外,伊利里亞行省直接受帝國的管轄,雖然並沒有獲得傳統意義上省的地位(1811年廢棄了殖民地設省計劃),同時,加泰隆尼亞在1812年1月脫離西班牙王國,直接被拿破崙皇帝的權力所統治。
1808年2月,繆拉接管了駐紮在西班牙的法國軍隊,以支援對葡萄牙的入侵。馬德里人民十分關切被拿破崙召喚到貝雲的西班牙王室,5月2日,他們對法國軍隊奮起反抗(Dos de mayo:五月二日起義,西班牙語)。於是,在5月2日到3日的那天夜裡,繆拉進行了一次殘酷的鎮壓。從1809年到1810年,西班牙游擊隊的鬥爭是猶豫不定的。從1811年到1812年,法國在西班牙的失敗倍增,同時,大陸封鎖政策和《提爾西特條約》增加了法蘭西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經濟敵對,兩國之間的外交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1812年6月24日,法國和俄羅斯之間日益緊張的局勢導致拿破崙和他的「大軍團」入侵俄羅斯領土,這支「大軍團」由二十個國家民族的士兵所組成。俄法戰爭對法蘭西帝國來說是災難性的。俄羅斯人使用了焦土政策,他們毀壞自己的糧食和家園,以防止敵方士兵獲得食物或居所。「大軍團」幾乎全軍覆沒(出發的時候是60萬人,回來的時候只剩下大約3萬士兵還能戰鬥),而此時,以前的盟友普魯士和奧地利,分別在1813年2月和8月重新成為敵人。
1813年,跟第六次反法同盟的戰爭導致帝國軍隊被驅逐出德意志(10月19日的萊比錫戰役),只剩下幾個據點。1814年,從1月到3月間,爆發了「法國戰爭」,反法同盟入侵了法國。拿破崙在1814年4月6日退位,隨後,奧地利人、普魯士人和俄羅斯人占領了法國。
評價
至少在開始的時候,法蘭西帝國把自己表現為執政府和共和國的繼承者。軍隊的勝利向被占領的國家傳播了革命的經驗。法國軍隊所到之處,封建領主們的司法權和薪俸都被廢除。除了波蘭,貴族階層的特權都被消滅。拿破崙法典被引入到許多國家,尤其是荷蘭、德意志和義大利,使每一個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建立了陪審團制度並使離婚合法化。
法蘭西帝國也是新貴族的熔爐。拿破崙借著重新劃分歐洲版圖的機會,讓他的家庭和親戚得到了歐洲許多國家的王位,還仿效舊制度給他的主要合作者們授予了貴族頭銜。
大事年表
- 1804年5月18日:宣布拿破崙·波拿巴為「法國人的皇帝」
- 1804年5月24日:確立永河畔拉羅什的擴建計劃
- 1804年7月15日:第一次頒發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 1804年12月2日:教宗庇護七世為拿破崙加冕
- 1805年12月2日:奧斯特利茨戰役
- 1806年10月14日:耶拿戰役和奧埃爾斯特戰役
- 1806年12月21日:確立「大陸封鎖」政策
- 1807年2月8日:埃勞戰役
- 1807年6月14日:弗里德蘭戰役
- 1807年7月7日:同俄羅斯簽署《提爾西特條約》,歸於和平
- 1808年5月2日:西班牙戰爭開始
- 1809年12月15日:拿破崙一世和約瑟芬·德·博阿爾內離婚
- 1810年4月2日:拿破崙和奧地利的瑪麗·路易莎結婚
- 1811年3月20日:皇位繼承人拿破崙二世出生
- 1812年6月24日至12月30日:俄法戰爭
- 1813年10月16日至10月19日:萊比錫戰役
- 1814年1月至3月:法國戰爭(包括漢斯戰役);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占領法國
- 1814年4月6日:拿破崙第一次退位
- 1814年5月30日:第一次巴黎和約
- 1815年3月20日至6月22日:百日王朝
- 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
- 1815年6月22日:拿破崙第二次退位
- 1815年12月20日:第二次巴黎和約
政治
在法蘭西帝國時期,每一個部長直接為拿破崙一世工作:所有的權力都在他手中[4]。他們被簡化為沒有主動性、僅僅負責執行的代理人。他們的工作在於監督法律的實施[5]。
為了協助部長,還要成立由最高行政法院成員所領導的部門——總局,不過,總局是有大量工作的,它幾乎是獨立於部長的。於是,1804年成立了郵政總局,1805年成立了林業總局,1806年成立了軍事查核和徵兵總局,1808年成立了軍糧總局,1810年成立了礦業總局,再加上執政府時期成立的總局[5]。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稱帝的時候,法國擁有106個省。它不僅包括舊制度下的行省所劃的八十三個省和教宗國原來在法國的飛地維奈桑伯爵領地,還有法國大革命戰爭所占領的比利時和盧森堡分成的九個省,萊茵河左岸分成的四個省,合併薩伏依公國、尼斯郡和日內瓦共和國後分成的三個省,原屬於薩丁尼亞王國的皮埃蒙特分成的六個省。
地方機構建立於一個新的原則之上:治理是一個人的事,大家進行協商。從此以後,所有的權力代理人都歸拿破崙任命,同時,建立了金字塔式的結構:省,區,鎮。在省的最高層,省長進行領導,在省議會討論的協助下,省長做出最終的決定。至於區:區長聽命於省長和區議會。區長把省長的命令傳達給鎮長和鎮議會。地方政府完全掌握在省長手中,他們由拿破崙任命和罷免,後來在聖赫倫那島的時候,拿破崙把他們稱為「小腳皇帝」。所有一切都建立在省長之上,他的優劣是根據那個省民眾的看法、道路狀況和徵兵率來判斷的。
伊利里亞行省是根據1809年10月14日合併幾處領土的法令而設立的,這幾處領土成分複雜:包括1806年占領的達爾馬提亞,大部分克羅埃西亞,卡尼奧拉,西克恩頓和一部分提洛[6]。這次吞併的目的在於削弱奧地利,阻止英國進入的里雅斯特,從而向英國商人關閉整個亞得里亞海東岸,並且擁有一個反對沙皇的斯拉夫政府[7]。
這一地區被劃分為十個行省,後來,1811年被劃分為七個行省。每個省被一位行政長官管理,行政長官擁有跟省長一樣的權力。這些行省同樣被劃分為地區,地區的領導人相當於區長。伊利里亞行省的最高領導人是總督,還有一位總財政官協助總督工作[6]。
政府在這裡實施了法國大革命的經驗,但是大部分都沒有被民眾所接受。賦稅面前的平等令民眾難以接受,因為他們習慣了奧地利統治下的例外納稅。1811年4月15日實施了徵兵制。徵兵在克羅埃西亞引起了騷亂。他們逃往奧地利或者克瓦內爾灣的島上。為了躲避隨後的徵兵,島上的居民和他們的家庭又再次逃跑[7]。宗教也造成了緊張的局勢,而且又被當地神職人員進一步加劇,因為他們不支持廢除什一稅[8]。
儘管法蘭西化被特別地引入到教育中,當局尊重並且學習當地語言[8]。當局特別希望用教育來同化人民。根據1810年7月4日的決議,每一個社區必須有一所男子小學,每一個縣必須有一所女子小學。當局準備建立幾所純法語高中,但是計劃中的七所只建好了兩所(在萊巴赫和杜布羅夫尼克)。一所高等學校建立在萊巴赫。大量的伊利里亞人被送往法國的大學校[9]。
制度成果
1801年,拿破崙和教宗庇護七世簽署了《1801年教務專約》。1804年3月21日,頒布了《法國民法典》。1806年,成立了勞工法院。1808年,拿破崙成立了公立大學。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