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隆剃刀(Hanlon's razor)是一句哲學剃刀格言:
“ | 能解釋為愚蠢的,就不要解釋為惡意[1]。 | ” |
漢隆剃刀可以作為經驗法則,用於排除一個現象的可能解釋選項。
起源
1990年,黑客字典收錄了漢隆剃刀,將其注釋為「墨菲定律版的奧卡姆剃刀」[2],漢隆剃刀自此聞名[1][3][4]。同年,黑客字典的編者又在該詞條內註明該格言的起源資料缺失,且另有一句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的格言表達了相似的意思[1][5]。1996年,黑客字典的同名詞條再次更新,註明羅伯特·海萊因在1941年發表的小說《帝國的邏輯》中也有一句類似的格言:
“ | 你把愚蠢所導致的許多情況,都歸咎於邪惡[1]。 | ” |
黑客字典的編者推測漢隆(Hanlon)可能是海萊因(Heinlein)的訛傳[6]。
2001年,昆汀·斯塔福德·弗雷澤在博客上發表了兩篇文章,引述了來自約瑟夫·E·比格勒(Joseph E. Bigler)的郵件,闡述了漢隆的剃刀的起源[7][8]。文中寫道,《墨菲定律》(Murphy's Law, and Other Reasons Why Things Go WRONG!)一書的作者亞瑟·布洛赫曾向公眾徵集自創「定律」的投稿,而漢隆的剃刀正是約瑟夫的好友,來自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的羅伯特·J·漢隆(Robert J. Hanlon)的作品,被收錄在《墨菲定律第二冊》(Murphy's Law Book Two: More Reasons Why Things Go Wrong!)中[9]。
類似格言
“ | 誤解與成見,往往會在世界上鑄成比詭詐與惡意更多的過錯。至少可以肯定,後兩者要罕見一些[10]。 | ” |
英國前首席新聞秘書伯納德·英厄姆爵士同樣說過一段類似的話:
“ | 許多記者沉醉在政府陰謀論中。我可以擔保,如果他們支持的是「政府搞砸論」,報導就會更準確一些[11]。 | ” |
參見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